淚灑黑海,蘇俄航母搖籃的敗落

國產航母的一舉一動都格外受到軍事愛好者的牽掛,目前,我國的第二艘航空母艦,也是第一艘完全自主製造的航母已完成第四次海試,第三艘航母也在加緊建造。而第一艘航母遼寧號已初步具備作戰能力。

大家都知道,遼寧號的前身是烏克蘭的瓦良格號,那麼瓦良格號是在哪裡建造的呢?答案是烏克蘭的尼古拉耶夫船廠,事實上,前蘇聯的所有航母,都出自於該造船廠。

尼古拉耶夫船廠又稱為黑海造船廠,是前蘇聯時期第五大造船廠和唯一的航母總裝廠。尼古拉耶夫造船廠創建於時代的1897年,是一個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老廠,佔地面積近200萬平方米。建廠近百年來,共生產包括重型航空母艦在內的各類船隻1000餘艘,包括,,,等,最大可生產載重量為1.5萬噸的貨輪。

淚灑黑海,蘇俄航母搖籃的敗落

從1960年開始建造蘇聯第一代航母"莫斯科"號起,尼古拉耶夫造船廠便逐漸積累了豐富的生產,工藝,技術和管理經驗,造船裝備得到了很大改善。其中,船臺的投入使用最引人注目,它是當時歐洲最先進的綜合性船臺系統,大型有1臺,還有2臺高架,各自高15米,起重量各為900噸。當時的航母建造節奏已比較均衡,平均每3年有1艘航母上船臺,每3年有1艘航母下水。在正常情況下,工廠每3年可以交付1艘航母。這些航母的交付使用,使蘇聯海軍的實力得到壯大。

淚灑黑海,蘇俄航母搖籃的敗落

鼎盛時期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擁有職工有2.5萬多人,佔地302公頃(包括42公頃的水面面積),舾裝碼頭總長2675米,公路總長29公里,鐵路總長49公里,起重機總計2100臺。作為配套設施,船廠還有2個幼兒園有, 1個工人俱樂部和2個文化宮。工廠每年平均交付的住房就有500~600套,僅1988年就交付使用了2.6萬平方米的住房。

淚灑黑海,蘇俄航母搖籃的敗落

然而,這一切在蘇聯解體後急劇消亡。俄羅斯的經濟捉襟見肘,並且與烏克蘭的關係越來越緊張。而烏克蘭的經濟形式較之俄羅斯更為嚴峻,根本無法維繫所繼承下來軍事裝備以及原有的軍工產業。以軍用艦艇生產為主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由於無法獲得軍方的訂單,生產線被閒置,大批優秀的技術人員和富有經驗的生產工人被迫另謀出路。

淚灑黑海,蘇俄航母搖籃的敗落

原先建造的基輔號、明斯克號、瓦良格號等航母一艘一艘被當做廢鋼以極低的價格出賣,眼看著自己親手建造起來的戰艦被拖往異國他鄉,不少造船廠的老人們都潸然淚下,一方面是送別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也是對曾經的輝煌無限的留戀。

淚灑黑海,蘇俄航母搖籃的敗落

更為可惜的是,2015年,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進行了資產重組,但該廠停產多年,長期拖欠工人工資,雖然部分硬件還在,但技術與生產人員流失嚴重,儘管烏克蘭政府也在想盡辦法扶持,也無力迴天,由法院宣佈進入破產清算程序。

可嘆這個蘇俄航母的的搖籃,締造的蘇聯紅海軍輝煌的造船廠,如今已不復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