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兩山”路 推開致富門 開化全域旅遊讓群眾看到實效得到實惠

走好“两山”路 推开致富门 开化全域旅游让群众看到实效得到实惠

“小長假期間,每天的遊客都近萬人次,幾個停車場都是滿滿的!”4月7日,筆者在開化縣音坑鄉下淤村看到,旅遊大巴一輛接著一輛,從杭州返鄉開農家樂的葉小平興奮地說:“來不及換桌子,客人吃得滿意,玩的開心,自己就特別有幹勁!”據瞭解,清明小長假期間,開化各地遊客爆棚,三天共接待遊客 17.53萬 人次,同比增長5.1%,旅遊收入共1256.6萬元,同比增長14.75% 。

無獨有偶,小長假前一天,衢州共摘得全省“2018浙江旅遊總評榜”中七項大獎,其中開化就獲得了四項,分別是“年度旅遊發展十佳縣(市、區)、根宮佛國文化旅遊區被評為年度文旅融合示範景區、徐谷青獲評年度新銳旅遊人物和旅遊平臺建設‘旅遊+’創新獎。其中“十佳旅遊發展縣”已不是第一次獲得此殊榮,早在2014年,開化就榮登全省十佳縣之一。

走好“两山”路 推开致富门 开化全域旅游让群众看到实效得到实惠

“我們沒有名山大川,但我們一直努力在全域旅遊上下功夫,讓全縣處處是花園、處處是景點。”開化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黨委委員汪佳介紹,近年來,開化縣搶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機遇,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按照“全域景區化、景區公園化、經濟生態化”的發展思路,將文化旅遊業作為縣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進行培育,全力推進“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全力推行龍頭帶動、典型示範、全面開花的“1+X”全域旅遊發展模式,實現戰略規劃“一張圖”、資源配置“一本賬”、治理服務“一張網”和工作安排“一盤棋”,推動旅遊產業由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轉變,實現全域佈局、全面融合、全民參與、全新發展。

從最源頭的裡秧田、龍門到芹江畔的花牽谷、金星村,從親水嬉戲的金溪桃韻到漫山金花的七彩長虹,從有著千年歷史傳承的古村霞山到紅高梁小鎮大溪邊……短短几年時間,全縣共創建1家5A、2家4A、9家3A國家級景區以及省A級景區村130餘個,讓一代代開化人守護出的青山綠水,真正插上旅遊的翅膀幻化成了“金山銀山”,看到實效得到了實惠。齊溪鎮龍門村10年前是個名不經傳的小山村,近來年在村兩委一幫人的帶領下,破解了村裡缺資金、缺人才、缺項目的瓶勁,通過村裡開辦旅遊公司+農戶參與入股+外來資本注入+管理團隊入駐的模式極大地提升了鄉村振興的短板,較好地駛入良性發展快車道。2018年龍門村農民人均年收入2.18萬元,村集體收入103萬元。

“全域旅遊是生態之路的強大引摯,是大花園建設的重要抓手。”開化縣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金樹明說,特別是自啟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創建以來,開化全縣上下緊緊圍繞“處處是風景、時時可旅遊、人人都參與、人人都受益”的全域旅遊發展目標,建設提升全域旅遊大數據中心、全域旅遊導覽系統、通景公路、自駕遊基地等項目,不斷完善提升旅遊基礎配套設施和綜合服務水平,推動旅遊與農業、文化、科技等其他產業的相互融合,培育“旅遊+”、“ +旅遊”特色休閒旅遊業態,滿足廣大遊客多元化、多層次的旅遊產品需求。“每年油菜花期間,就是我們農家樂生意最好的季節,每天都忙到晚上十點左右。”全域創建成功國家4A級景區的七彩長虹景區成為全縣鄉村旅遊的領跑者之一,位於這個臺回山的豔豔農家樂業主夏素英說,油菜花這一個月家裡就有12萬元收入,比以前在城裡打工輕鬆多了。

“開化是個好地方!每次來開化都有大變化!”呂德郎曾在開化工作過多年,退休後在杭州生活,每年都會組織一批朋友來他工作過的地方走走看看。他說,開化選擇了一條正確的“生態之路”,現在不僅空氣好、水好,吃的玩的也是城裡人稀罕的,開化美食在杭州就十分讓市民喜愛。在“旅遊+”和“+旅遊”的雙重作用下,開化的“兩山”轉化通道依然初現曙光。隨著全域旅遊建設的不斷深入推進,“花之旅、水之旅、茶之旅、紅色之旅、攝影之旅、美食之旅”等多條美麗鄉村特色線路深受長三角地區旅行社歡迎,全縣旅遊人次、旅遊收入連續 16 年保持兩位數增長。過去一年這個縣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9%、9.8%,已經連續多年保持高位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