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萬恆《家鄉的“墩墩山”》

【作者簡介】畢萬恆,男,1961年5月生人,中共黨員,高中文化程度。小學一級教師,現就職於甘肅環縣虎洞鎮中心小學。

我家鄉的“墩墩山”是指今甘肅省環縣虎洞鎮半個城村小古城的一座面山。因山頂上有一土墩墩(古時烽火臺)而得名。

據原寶雞文理學院歷史系教授彭曦先生考證,半個城屬戰國秦長城內側,是古代抵禦北方外族入侵的重要塞障。西北通往西夏區鳳凰城(今銀川市),東南過往西漢移馬嶺(今慶陽),正南方越過野狐溝直上控鎮蕭關,襟帶秦嶺(今董志塬)。慶陽衛西路置烽火臺57個,其中環縣境內52個,就有半個城墩的記載。《慶陽府志》中也有半個城墩的記載。

戰國秦長城半個城段亦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2006年5月25日公佈,甘肅省人民政府2015年7月25日立碑。(碑立在廟臺前臺畔)


畢萬恆《家鄉的“墩墩山”》


半個城墩東靠文吊咀沈家山墩,西靠蘆草溝墩,每十華里一墩。很多歷史資料記載,墩墩常駐守軍5名,旗銃、盔甲、火藥、焰硝等,器械俱全。遇到敵情發生,則白天施煙,夜間點火,臺臺互傳信息,墩墩計算里程。城內準備好滾木雷石……做好防禦工作。又因半個城地處三面臨溝,一面靠山,易守難攻。歷朝歷代均屬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半個城墩如同一座信號塔屹立在這座軍事要地面前,全神貫注地注視著東西南北中,時時準備為城內傳遞信息。可見這座山上的烽火臺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非同一般。

隨著歲月的流逝和時代的發展變化,家鄉的墩墩山在新中國誕生後又有了新的作用和使命:站在孤墩突起的烽火臺上,放眼望去,山戀起伏,溝壑縱橫;“月亮山”(墩墩山右側鄰山)上的的白楊樹沖天而立,形成獨特的景色;蜿蜒盤流的兩溝河水匯在一處向東駛去,直入環江;沿河兩岸的平臺大山巍然屹立;縣城西山的文昌閣隱約可見,山下古城一覽無餘,給人一種親臨其境後流連忘返的感覺。它成了過往行人觀賞小古城四周之景的制高點。


畢萬恆《家鄉的“墩墩山”》


墩墩山上並沒有奇花異草,也沒有松柏垂柳。不過,楊樹、杏樹倒也不少。隨著城鄉發展差距的不斷變化,它雖然被人們慢慢淡忘,但它還是無私地守護著這座遍體鱗傷的古城,它為它站好崗,任憑狂風漫天、大雨傾盆和嚴寒酷暑的折磨。不管自然條件多麼的惡劣,它的這塊熱土本色,它忠心不二的性格,都和原來一樣,我自巋然不動,橫臥談笑之中,默默地為父老鄉親們奉獻著自己的一切能量,點綴著半個城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更重要的還是見證著風雲變幻的歷史!

墩墩山最為壯觀的還是它用自己的軀體支撐著彎曲盤旋的一條鄉村公路,此路猶如一條長蛇,時而左旋,時而右轉,曲折綿延,繞山信步,經過十次的左、右大盤旋,最終穿越于山頂。看到此景,你自然會聯想到1934年聶耳創作的民間管絃樂曲——《金蛇狂舞》,是那麼熱情洋溢,又是那麼精神飽滿,訴說著墩墩山的生機活力。金蛇如同墩墩山放射出來的閃電,照亮了半個城的新農村,指明瞭村民前進的方向。近年來,這座山支撐著這條路,這條路承載著各種各樣的車輛向全國各地輸送著各級各類的建設者:有走上講臺為人師表的、有走上手術檯救死扶傷的、有飄洋過海給外國人演唱環縣道情皮影的、有登上舞臺奪得黃金冠軍的、還有南去北往的許多個體戶……總之,都形式不同的解決了溫飽問題,還爭先恐後的向小康邁進。

再說山頂塬上的中成年老百姓,他們長年汗流浹背地辛苦在莊稼地裡,毫無怨言。農閒時間特別有精神,也非常活躍,更是有才有藝。時常飯後聚在一起坐在熱炕頭或圍坐在火爐旁邊,吹的吹、拉的拉、彈的彈、打的打,唱幾段新時期內容的老道情來歌頌黨恩,釋放自己一天來疲勞的心情。也有時表演鼓樂大聯奏、合奏、獨奏:一曲《山丹丹開花紅豔豔》,響徹四方,飄蕩原野,共同展現著半個城人的豪爽情懷。有一次,日近黃昏,當夜幕來臨之際,我親耳聽見不知是哪位師傅以悲哀悽涼為主旋律的吹奏著《哭長城》:有時上厲音“5”如細聲喊叫;有時指顫音八分休止符“7”像哽咽、如泣似訴;有時連吐音呼天搶地、像嚎啕大哭。彷彿在我眼前出現了民間傳說的一幕:孟姜女千里尋夫送寒衣,來到長城腳下,方知夫亡,痛不欲生。想夫心切,失聲痛哭,聲如雷、淚如雨。哭至三天,晴天霹靂,地動山搖,一聲巨響,震耳欲聾。突然城牆嘩啦啦倒塌八百里。這時,土霧騰空,黃塵滾滾。眾人驚得目瞪口呆,嚇得監督築城的蒙恬直打哆嗦,不知所措……樂曲高潮過後,突然畫面更換,“商音對話”把我又帶到一個波濤洶湧、驚心動魄的海景。只見土霧中的孟姜女抱著丈夫的屍骨相互對說著什麼走向大海的漩渦之中……雖然是個誇大其詞的傳說,充分說明了封建社會統治者,強行徵役,造成家破人亡的殘酷事實是屢見不鮮的,也是有史可查的。令人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畢萬恆《家鄉的“墩墩山”》


山下退耕還草地也極其豐美茂密,經常有大紅野雞在草叢裡伸出頭來目不轉睛地觀賞山中“金蛇狂舞”和往返車輛,側耳傾聽著護城河灣迴盪起山頭上長長的嗩吶聲……改革開放四十年,家鄉的山在變、人在變,唯獨黨恩依舊!

故鄉的山啊!你雖然不過於打扮自己,但你這種樸實的自然美和忠厚的高尚品德,半個城的子子孫孫永遠都不會忘記你,永遠都要向您看齊並保證做到禁毒戒賭,永遠讓您綠色長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