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自動化趨勢成型,機器人成重要助力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受人口老齡化趨勢和勞動成本增長影響,我國用工壓力日益增大,在此背景下,國內工業自動化升級需求開始迎來大量釋放。

目前,我國已基本實現工業機械化,但距離工業自動化還存在一定差距。自動化要求我們在工業生產中廣泛採用自動控制、自動調整裝置,來代替人工操縱機器進行生產,在這一點上我國還處於半自動向全自動的過渡階段,發展尚未完全成熟。

不過,隨著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的持續升溫,國家、企業等主體的高度重視,以及工業自動化趨勢的逐漸成型,未來的發展前景也在日趨明朗。

自2015年《中國製造2025》行動綱領頒佈以來,國家方面就在大力支持工業自動化發展,希望通過工業機器人實現換人需求,解決生產成本和人手問題,進而推動我國製造業發展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從依賴資本驅動向依靠創新驅動轉換升級。

同時在行業企業方面,越來越多的製造廠商認識到了工業自動化升級的重要性。一方面用工成本、管理成本和生產成本的不斷提升,催促著企業模式和生產結構的快速轉型;另一方面,通過國外企業建設的智能工廠、智慧車間,我國企業也看到了工業自動化的巨大價值。

然而,相比於國家和企業方面的認知調整,新型智能科技的出現更是為工業自動化的實現提供了強勁動力。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智能技術的應用,有效完成了對傳統人工的替代;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的普及,也大大增強了行業信息化、數字化的發展。眾多技術疊加在一起,促進了工業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發展的穩步成型。

其中,機器人與工業自動化的相輔相成作用最為明顯。我國工業自動化需求的爆發促進了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與此同時,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逐漸成熟,也反過來推動了工業自動化的加速實現。

據瞭解,現在全球所有制造業的自動化需求中,有三分之一來自我國,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21%。需求影響力的不斷擴大,推動了我國工業機器人的飛速發展,從2013年開始,我國逐漸成長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吸引了眾多機器人企業來華建廠,市場化發展逐漸成熟。

同時,為了滿足工業自動化發展需求,我國政府也發佈了眾多支持機器人發展的政策和戰略計劃,企業研發方面也不斷增強技術實力,相關專利數量大幅提升,人才培養體系逐漸完善,行業標準建設日趨成熟,機器人的各項研發、生產和應用工作都得到如火如荼的開展。

相關數據顯示,近三年來我國工業機器人持續保持著產銷兩旺的良好局面。2017年產量達到13萬臺,同比增長68.1%;相關增材製造行業規模也由2015年的55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100億元,行業整體發展異常迅猛。

旺盛的發展需求、廣闊的國內市場、利好的政府政策以及不斷提升的技術水平,為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帶來良好機遇。由此帶來的利好消息是,自2012年開始,我國工業自動化行業也逐步呈現較大幅度增長,在4年時間內,行業總產值上升超過580億元,達到近2300億元。專家預測,2018年國內工業自動化行業總產值或將進一步提升到4000億元。

不過,事物必須兩面來看待,發展有喜亦有憂。我國工業自動化發展由於在核心技術、創新能力、關鍵材料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相比國外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在高端市場,國產自動化產品的競爭力還有待繼續提高。

此外,國內各個省份的工業自動化產業發展以及自動化水平也不盡相同,總產值佔全國比值不均衡。同時節能環保、綠色發展理念的逐漸提出,也給自動化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和限制。

未來,針對這些問題的解決,可能還需要從最主要的工業機器人發展著手。我國需要發揮政府、企業和市場三方面的共同作用,實現產業研用政的深度融合。企業要加強自主創新和關鍵技術的掌握,提升國際競爭力;市場要完善行業規範和體系,避免惡意競爭和行業混亂;政府則要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和專精企業,指引行業朝高端化方向發展。

總而言之,唯有巧抓機遇,直面挑戰,我國的工業機器人才能迎來突破發展,才能以此助推我國工業自動化的早日實現,才能以中國速度走出行業發展的光明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