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因素中,85%決定於情商,而實力等因素僅佔15%

相信你在生活中,一定也遇到過這樣的人:

同樣是探討問題,他的邏輯道理也許不是最嚴密的,但總能成功得到支持;

同樣是結交朋友,他總能和很厲害的人做朋友,在關鍵時刻有人站出來提供幫助;

同樣身處職場,他的實力也許不是最強的,但是升職加薪的速度是最快的?

明明大家處在相同的環境中,得到的資源和進步的速度卻相差巨大。

有統計資料表明: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因素中,85%決定於人際關係,而知識、技術、經驗等因素僅佔15%。

/ 01 /

去年的烏鎮互聯網大會會後的一場飯局,為什麼能在各大新聞網站刷屏佔領頭條?

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因素中,85%決定於情商,而實力等因素僅佔15%

一個人混跡於何類飯局,幾乎便可以洞悉這個人的興趣、愛情、財富、身份、地位。

——飯局千古事,得失寸唇知。

飯局是能夠觀察別人的最佳場所。

李嘉誠喜歡從選座位識人;

格力集團的董明珠很在乎吃相;

王石注意飯局上的人吃什麼;

馬雲喜歡看人在飯桌上喝酒的表現;

……

美國的《成功心理學》,把“成功”、“如何成功”進行了詳細、有科學理論依據和實驗統計數據的分析,提出“想要成功,要講心理學而不是成功學”的概念。

一個人想要取得事業和生活上的“成功”,需要準備的心理學知識和體驗甚至比具體技能更重要。

你需要了解身邊的人是誰,他們想要什麼,更需要了解自己是誰,你自己想要什麼。

/ 02 /

隨著《奇葩說》節目的爆紅,蔡康永和高曉松成為了鎮壓奇葩說收視率的兩座大山。

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因素中,85%決定於情商,而實力等因素僅佔15%

高曉松知識淵博,學富五車,開得起玩笑,也張口就能來各種歷史典故,通過節目吸粉無數。

蔡康永則更多地是站在觀察者的角度,他習慣於在辯論的時候兼顧所有人情緒,他總能不慍不火地說出直戳觀眾的痛點和淚點的一番話。

在最後統計勝率時,蔡康永隊的勝率略勝高曉松隊一籌。

也許有人會問,蔡康永到底贏在了哪裡?聽聽這個故事:

早年間,恰逢成龍完成新電影作品的拍攝,蔡康永曾在節目中採訪過成龍。

當時的成龍已經紅遍大江南北,所有人都聚焦于成龍巨大的成功。而蔡康永問了他一個問題:“拍電影累不累呀?”

沒有刻意恭維,也沒有八卦情感生活,一個看簡單的問題,讓常年以硬漢形象為觀眾所熟知的成龍,在節目中哭了整整十五分鐘。

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因素中,85%決定於情商,而實力等因素僅佔15%

/ 03 /

我們常常在感情裡抱怨對方不懂自己,留下了各種遺憾。

我們在家庭中無法理解孩子,讓孩子與自己越走越遠形同陌路。

而那些總能在家庭關係、人際關係中掌握主動權的人,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高源老師說:

他們的優勢在於,能夠正確認識自己,懂得如何看透他人。

他們懂得自己,懂得身邊的朋友同事、愛人孩子。他們知道對方想要什麼,因此,也能夠清晰地知道應該如何面對他們,快速找到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