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熊貓愛把寶寶叼在嘴裡?熊貓寶寶不會受傷嗎?

為何大熊貓愛把寶寶叼在嘴裡?熊貓寶寶不會受傷嗎?

大熊貓,是一種珍稀動物,更是我國的國寶。如今,它被圈養在大熊貓基地,有專業的飼養員照顧著。我國的科研人員,更是對熊貓的繁衍生存,做出了各種努力工作。眾所周知,飼養員負責熊貓的生活起居,每天都餵養小竹子和盆盆奶。不少人感到好奇,那麼大熊貓媽媽又是如何帶孩子的呢?

為何大熊貓愛把寶寶叼在嘴裡?熊貓寶寶不會受傷嗎?

據悉,大熊貓媽媽坐著的時候,喜歡把孩子抱在懷中,在行走時則直接叼住孩子的後頸皮。它的這種做法跟貓媽媽的一樣的,大概是方便自己的行為。但是,把孩子叼在嘴裡不會傷到它們嗎?為何大熊貓愛把寶寶叼在嘴裡?熊貓寶寶不會受傷嗎?

為何大熊貓愛把寶寶叼在嘴裡?熊貓寶寶不會受傷嗎?

其實,熊貓媽媽是有分寸的,不會傷害到自己的孩子。它們深知這不是食物,而是自己的小寶寶,所以照顧的也是細心周到。而且熊貓的皮毛很好,牙齒更不是刀一般的鋒利,不至於一口咬下去就傷到皮膚。所以,就算它們把孩子叼在嘴裡,也不用擔心安全問題。

有專家告訴我們,熊貓的脖子內有一根神經,在受到外部刺激時能夠傳遞信號。當神經向大鬧傳遞鎮定信號後,身體則會立馬做出心跳減速等反應。所以,當熊貓媽媽在叼寶寶時,寶寶只會感到安心並不會害怕。

為何大熊貓愛把寶寶叼在嘴裡?熊貓寶寶不會受傷嗎?

這個動作還是熊貓媽媽的終極武器,如果小寶寶調皮搗蛋不聽勸,媽媽們就會迅速的叼起它們。不過有很多脾氣不好的媽媽,甚至會“啪”的就是一掌,讓小熊貓趕緊安靜下來,不然聽著多鬧心啊。其實,不僅僅是大熊貓有這種舉動,動物界很多動物都是如此。比如獅子、老虎這些貓科動物,也喜歡這樣移動自己的孩子。

畢竟孩子還太小,很多時候移動速度跟不上母親,遇到危險時只能夠選擇叼後頸皮這一招。科學家對這一現象,稱之為“夾子催眠”,只會在動物的幼年時期能夠見到。有些成年動物,也會有這種條件反射,甚至會繼續的延續下去。

為何大熊貓愛把寶寶叼在嘴裡?熊貓寶寶不會受傷嗎?

這種行為猶如一種信號,在我們人類的身上也有體現。比如小寶寶苦惱時,把她抱起來晃晃就會安靜。那是因為他們的神經,接收到了一種訊息,感受到了安全感,相信媽媽會將自己帶到安全的區域。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