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有知識,沒文化?

什麼是有知識,沒文化?

記得前些年,多次發生高校校長在接待來客的時候讀錯字、寫錯字的情況,於是一些人紛紛感慨大陸這些校長是有知識沒文化。最近,又看到有些人感慨我們的大學生嚴重脫離實際,真是一群有知識沒文化的人。還有人稱一些知識水平很高,而能力不高的人,有知識沒文化。如此之類,讓人覺得彷彿最近這些年被用得最氾濫的幾句話,恐怕就有這句“有知識沒文化”。

什麼是有知識,沒文化?

那麼,什麼是文化呢?不同的學者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梁啟超稱:“文化者,人類心能所開釋出之有價值的共業也。”

梁漱溟稱:“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蔡元培稱:“文化是人生髮展的狀況。”

胡適稱:“文化是一種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

劉家和稱:“文化是人類社會對愚昧的否定過程。”

費孝通稱:“文化是社會創造出來使人類可以共同生活來滿足個別需要的手段。”

趙吉惠稱:“所謂文化,是指和自然對立的人文化。”

朱恆夫稱:“文化是一個民族或一個區域的群體在其歷史的發展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所選取的有利於民族或群體生存、繁盛的物質與精神生活方式。”

不是我在這裡賣弄,的確是可以說,有多少個研究文化的學者就有多少個關於文化的定義。

什麼是有知識,沒文化?

其實呢,今天大家口中的文化,更多的是一個外來詞彙,由英語“culture”和德語“Kultur”翻譯而來。有一位叫何平的學者研究指出,“有可能是明治時期的日本人首先使用這兩個中國字來翻譯英語和德語中這兩個詞”。他還說:“20世紀初葉, 意指藝術或文明的智力方面狀況的現代意義上的文化概念開始廣泛地見諸於報刊雜誌中。”

沒有辦法,我們今天很多習以為常的詞語,都是經過日本的轉手而從西方翻譯過來的,比如自由、科學、社會學等等。

那麼在我們的傳統語境中,“文化”是什麼呢?我要告訴你,在我們的古漢語中,“文化”是兩個詞,分別是“文”和“化”。東漢時期我們河南出過一個大學者叫許慎,他的《說文解字》是中國最早的字典。在《說文解字》之中,許慎說“文”字的含義是“錯畫也”,也即交錯的筆畫。而“化”字的意思則是,“教行也”。當代學者朱芳圃在《殷周文字釋叢》中說“化”字“像人一正一倒之形”。那麼,文和化兩個字放在一起,就是用文明把倒了的人改正過來,也就是用文明來進行教化。

什麼是有知識,沒文化?

在漢語之中,“化”字最多的含義就是“變”。比如,雪從固態變成水叫融化,食物被經過了人們腸胃叫消化,野外的石頭被風吹成了粉末狀叫風化,雞蛋變成小雞叫孵化,蟲蛹變成蝴蝶叫羽化……英語chemistry之所以被翻譯成化學,也是因為研究變化是這門學科的重要內容之一。

拐回頭來,我們再看,什麼是文化呢?用我們漢語中本來的含義來解釋,文化就是一個人變得文明瞭。那麼什麼是有知識沒文化呢?不管這個人所學的專業是什麼,關鍵是這個人是否文明瞭。一個文明瞭的人,就是有文化的人。相反,一個不文明的人,知識再多也沒有文化。

一個人有知識,只是掌握了一些技能或知道了一些別人不知道的事情,這本身並沒有什麼可值得炫耀的。關鍵是,你的所學是否使得你本人發生了什麼變化。尤其是,是否使得你朝著文明的方向變化。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人,知識掌握的很多,可是本人絲毫沒有一點文明的跡象。比如一些高科技的犯罪,他所掌握的知識,恰恰是他實施犯罪的手段。這樣的人,當然是有知識沒文化。

什麼是有知識,沒文化?

一說到高科技犯罪,大家可能會覺得,有知識沒文化,更多說的是一些理工科的人。事實上,有沒有文化,並不必然與專業有關。我們經常可以遇到一些人文知識分子,雖然他也在讀著聖賢之書,雖然他也在討論著人文,可能還經常能在許多高級別刊物上發表論文,可是我們看看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絲毫看不出他所讀的書對他本人有什麼變化。這樣的人,也是有知識沒文化。

有一段時間,曾經流行一句話:知識越多越反動。後來這句話遭到人們普遍的唾棄,都把這句話當成那個瘋狂時代的罪證之一。大家冷靜地想一想,就會發現,知識越多,並不一定就越不反動。知識的多少,與是否反動之間,並無必然聯繫。同樣,知識的多少,與是否“文化”也沒有必然的聯繫。是否有文化的標誌,就是看你是否有讓人尊敬的文明的言行舉止,而非其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