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郭襄誤終身?張三丰果真痴戀郭襄一生嗎?

新版《倚天》情節內容上極為貼合原著,不禁又勾起觀眾對金庸先生的射鵰三部曲的回憶。當我們看《神鵰俠侶》的時候。天真無邪、俊俏可愛的郭襄給每個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都很關心最後郭襄會情歸何處。金庸在《神鵰俠侶》末尾也刻意留下懸念,提示大家“關於郭襄、張君寶、覺遠的事蹟在《倚天屠龍記》會繼續講述”。我們拿起了《倚天屠龍記》,看完第一章,金庸先生果然誠不欺我。郭襄不但成為為一定實力的小女俠,還和張君寶來了段驚心動魄的“少林奇遇記”。但是到了第二章,講到郭襄尋找楊過尋找到四十歲,然後大徹大悟,出家為尼。粉絲們心碎了,難道金庸真的不為這個可愛的女角色勾勒一段感情嗎?

一見郭襄誤終身?張三丰果真痴戀郭襄一生嗎?

雖然郭襄在《倚天屠龍記》裡第二章後就消失了,但《倚天》中另一位深受喜愛的人物卻一直掛念著郭襄。這個人就是張三丰,也就是小說最初與郭襄一同出生入死的張君寶。各版本的電視劇裡都呈現了張三丰對郭襄的尊重,那麼除了尊重之外,張三丰對郭襄到底有沒有男女之情呢?

首先,張三丰從身世上看,父母是誰原著未提起到,有據可查的身世是少林俗家弟子,自幼跟覺遠在少林寺藏經閣學佛法。後來出走少林,在武當山練覺遠傳授的部分九陽真經時又通讀了道家典藏。最後領悟以柔克剛的至理。可以看出張三丰和郭襄四十歲時才把生活重心轉移到事業上不同,他自打和郭襄分別之後就潛心修道練武,沒有什麼兒女情長的閒暇。說一生痴戀武學還站得住腳,一生痴戀一人於張三丰的人生經歷上看是不可能發生的。

其次,從郭襄張三丰二人兩次邂逅情節來看。他們初遇是在華山,郭襄見張三丰頭上流血主動拿自己的手帕為他包紮,然後郭襄因思念楊過而哭了起來。張三丰對郭襄的初印象,金庸明確寫了包紮傷口時是“好生感激”,流淚時是“不知她為什麼傷心”,所以,初次邂逅張三丰對郭襄是沒有一見鍾情的,不過當時郭襄十六歲,張三丰十二歲,沒有也不奇怪。

一見郭襄誤終身?張三丰果真痴戀郭襄一生嗎?

但三年後少室山重逢時,郭襄二十歲,張三丰十六歲,在少室山亂鬥中,張三丰對郭襄尊敬有加卻沒幾句直接對話。離別時,郭襄送張三丰一對鐵羅漢,本來是安排張三丰去郭靖的襄陽。張三丰如果真心戀郭襄,去襄陽是最佳選擇。然而走到半途,不願寄人籬下的他決定去武當發展。說白了,還是為了事業。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金庸在新修版的時候,把一段最有可能表現出張三丰對郭襄情感的一個段落刪掉了。這段原文講的是張無忌繼任峨眉掌門之後,發現了郭襄的遺書。遺書轉交給張三丰後,張三丰對郭襄的回憶翻湧,彷彿回到了百年前的初遇。如果這段情節仍然存在,小編認為張三丰確實對郭襄有男女之愛。但因為張無忌繼任峨眉本身不和邏輯,金庸所幸連帶刪掉,也就沒有“豐襄之戀”的佐證了。

一見郭襄誤終身?張三丰果真痴戀郭襄一生嗎?

而小編認為,張三丰對郭襄無論是人品還是武藝上都是極為尊重和欽佩的,但男女之情確實還不足以印證。而張三丰本就是為習武修仙而生,兒女情長多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