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演的是個啥呀?

流浪地球演的是個啥呀?

吳京繼《戰狼》後又一力作,主要講的是人類在2500年的時候,由於太陽的急劇擴大,地球面臨被吞併的危險,此時人類社會技術已經發展得相當高級,於是就建造了許多巨型推進器,用來將地球推出太陽系,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腦洞大開的想法……

為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地球和人類從此踏上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這一宏偉計劃的進程中,無數人挺身而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

流浪地球演的是個啥呀?

不過,也有網友看過影片後表示表示不太理解,問《流浪地球》演的是個啥啊?

一句總結《流浪地球》的賣點在於“劉慈欣小說改編、吳京加盟的首部國產科幻災難大片” 科幻小說在中國是小眾,但電影絕不是,一旦成功,其意義並不亞於《戰狼2》和《紅海》對戰爭類型片的開拓。

我們再說說劉慈欣,劉慈欣的商業價值早在十多年前就被國內科幻圈所發掘並認同,在2004年上映的《天下無賊》算是票房大賣了,最終定格:1.2億,而科幻電影更是一片空白,小說是2000年寫的,用劉慈欣的話說如果當時能想到這個幾萬字的中篇能拍一部國產科幻大片,那才是最“科幻”的事情。

流浪地球演的是個啥呀?

我們再來看一個真實的“流浪地球”和“寶貝回家”的故事:

目前地球上比較公認的最古老的岩石是來自加拿大西北地區的苔原,其年齡大約為39.2億年。但是一項新的研究發現,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已經存在了41億年,更關鍵的是,它並不是在地球上被發現,而是出現在月球上!這項研究成果被髮表在了《地球與行星科學快報》上。

約在40億年前,一顆小行星或彗星撞擊了只有5.4億歲的年輕地球,大量岩石碎片被拋入太空。由於當時的地月距離比現在近得多——大概只有現在的三分之一,所以岩石碎片更容易“落戶”月球。

流浪地球演的是個啥呀?

時間大約又過去了一億年,月球遭受和地球同款的撞擊,導致來自地球的碎片被埋入月球的地下。一晃幾十億年又過去了,在2600萬年前,這些岩石碎片再次重返月球表面,並留在了由於撞擊形成的環形山內。

大約在40多年前,“阿波羅14號”登陸月球並帶回一些岩石的樣本返回地球。科學家敏銳地發現了其中的異樣:一塊質量大約2克的石英、長石和鋯石,一起嵌在一塊叫做“大貝加”(Big Bertha)的大塊岩石中。

流浪地球演的是個啥呀?

研究人員對岩石樣本進行詳細分析。由於鋯石含有鈾,而鈾的半衰期可以進行精確的年代測定。測定結果顯示這塊岩石擁有40億到41億年曆史,在地下20公里處形成。根據它的化學構成,科學家們分析出它必須處於“異常氧化的岩漿環境”中才能形成。如果是在月球上,就意味著它必須是在月表以下30至70公里處才能形成,從這麼深的地方再爬到月球表面,有點不可思議,相比之下,在地球上形成的可能性則更高。

於是一塊來自地球的岩石,在宇宙中流浪一圈後,再次回到了地球上,聽起來是多麼不可思議!網友表示,大概這就是真的“流浪地球”和“寶貝回家”的故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