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優丫漫:如何讓娃愉快地“長記性”,又不傷他自尊!

以前孩子經常做錯事,家長缺乏耐心,脾氣大隨時發,以至於讓孩子久經沙場而“常罵不驚,常打不怕”。

“不打不成器”早已在多數家長的觀念里根深蒂固,“孩子是我的,我想怎麼管就怎麼管”。

南京優丫漫:如何讓娃愉快地“長記性”,又不傷他自尊!

作為一個脾氣急的媽媽,是做不到合理懲罰,這需要慢慢的去找到懲罰的重要原則:不能在生氣的狀態下懲罰孩子。冷靜幾分鐘、給自己一個緩衝期,是懲罰卻不傷孩子自尊的首要前提。

孩子犯錯是難免的,看到問題了,先彆著急,先告誡自己等一等,再等一等。我們可以給自己一個冷靜的時限,冷靜下來以後再說懲罰這件事情。這個策略很簡單但很有效,說不定等幾分鐘以後,你會發現有些事情根本不是孩子的問題。

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也一直堅持,教育應狠一點,懲罰孩子也是一種教育。

最重要的是:科學的懲戒方式,重在言傳身教、心領神會。

皺眉頭,並搖頭

孩子最害怕的,就是家長生氣時的模樣。家長可以利用好這點,在孩子犯錯的過程中,叫喊出他的名字,做出較為生氣的樣子。

皺眉頭搖晃1—2回腦袋,通過暗示傳遞給孩子:你不可以這樣做。孩子看到後,一般都會停下來。

口頭警告,事不過三

此方法適用於過於自我為中心的孩子,事不過三能讓他認識到事情的嚴重後果。

態度嚴厲的警告聲會讓人內心設置一個以3開頭的倒數鍵,家長說出:“這已經第二次了!”使孩子提醒自己下一次我該注意什麼,如何改正,因此而規避誤區。

南京優丫漫:如何讓娃愉快地“長記性”,又不傷他自尊!

短時冷靜法

有時,家長也可以用表情和行動明確表示對孩子行為的反對以及適度的生氣狀態,讓孩子學會反思。

很多孩子就喜歡和家長對著幹,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會表現出我很生氣、不想和你交流。

給彼此一段冷靜的時間,然後平等溝通體會對方的立場和感受。

孩子很容易被觸怒,這時候往往不願意聽從家長的要求。氣頭上的時候,雙方都回避一段時間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能緩和緊張氣氛,也能讓雙方都冷靜下來。等到大家情緒過去之後,再平等溝通,達成共識。

南京優丫漫:如何讓娃愉快地“長記性”,又不傷他自尊!

契約執行法

孩子的生活最好由他自己來規劃,家長可以輔助引導他完成,破壞規劃的懲罰則可以由孩子自己來決定,在不斷執行中孩子會越來越自覺。

南京優丫漫:如何讓娃愉快地“長記性”,又不傷他自尊!

在家長的協助下,親自規劃生活,確定懲罰措施,並依此執行。

孩子的問題,家長最好的應對策略是防微杜漸。從小問題管起,從小注意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等孩子變成了“熊孩子”,再去採取各種嚴厲的懲罰就晚了。

懲罰不是應對問題行為的唯一策略,我們最需要讓孩子知道的是基本的規則,自己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如果真的遇到問題,要和孩子共同面對,靈活補救。翻舊賬、亂打一耙、拿別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較,這些都是懲罰的“雷區”,千萬不能越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