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滾:17年守望山裡娃,“全能教師”養成記感動無數人

“你把十八彎的山路走成了‘通天的大道’,你閃光的汗水澆出山花更豔更俏……”歌詞裡的這位山村教師,雖然收入微薄,但卻資助超過300名學生,並年復一年地用一根扁擔將學生的課本挑進大山。他就是紮根深山十七載的河南鎮平縣黑虎廟小學老師張玉滾。

張宇滾任教的黑虎廟小學,也曾是他的母校。這座位置偏僻的山村信息閉塞,生活條件艱苦,很多年輕老師都不願到這裡任教。2001年,21歲的張玉滾從師範學校畢業。當他出現在黑虎廟小學的門口時,整個山村都沸騰了。為了不讓這裡的孩子們失學,張玉滾義無反顧地選擇留守於此,成了一名每月僅拿30元補助,年底再分100斤糧食的民辦教師。

拿起老校長留下的一根扁擔,張玉滾不僅是課堂上的老師,更是整座小學和孩子們的守護者。

每年開學,他都會帶著這根扁擔,徒步翻山十幾個小時,到縣城為孩子們挑書本、教具和柴米油鹽。後來,通往黑虎廟村的公路修好了,但張玉滾依舊每年為孩子們的教材奔波著,省吃儉用的他,在這條山路上騎壞了三輛摩托車。

十幾年的艱辛磨練,練就了張玉滾過硬的技能:手執教鞭能上課,掂起勺子能做飯,拿起針線能縫紉,打開藥箱能治病。由於學校條件艱苦,師資力量不足,張玉滾恨不得將自己打造成“全能型”教師,語文、數學、英語、品德、科學樣樣“精通”。為了讓山裡的孩子也能說一口純正的英語,張玉滾自己掏腰包買來錄音機和磁帶,自己先跟著一遍一遍學,然後再一遍遍教給孩子們。

2018年初,張玉滾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的至高榮譽。“給學生一瓢水,老師要有一桶水。”這是張玉滾的口頭禪,忙碌的工作之餘,他已經自學完成大專課程,又緊接著開始自學本科課程。大山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但張玉滾卻始終難以挪開他的腳步。“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關注大山裡的孩子,而我更願意做一輪明月,守望這片希望之花,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

張玉滾:17年守望山裡娃,“全能教師”養成記感動無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