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筆記】衛靈公十五(20)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論語筆記】衛靈公十五(20)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註釋】⑴疾:憂患,擔心。⑵稱:相稱。

【譯文】孔子說:“君子最擔心的事情是一直到死,都沒有具備與君子這名聲相稱的德性。”

【簡評】很多人將這段話理解為孔子也是個追求名聲的人,比如楊伯峻在《論語譯註》中就將“稱”解析為“稱述”,因此“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也就理解成了“到死而名聲不被人家稱述,君子引以為恨。”《日知錄》卷七上也有這樣的話:疾名之不稱,則必求其實矣,君子豈有務名之心哉?是以《乾》初九之傳曰:“不易乎世,不成乎名。”古人求沒世之名,今人求當世之名。吾自幼及老,見人所以求當世之名者,無非為利也。名之所在,則利歸之,故求之惟恐不及也。苟不求利,亦何慕名?楊氏伯峻之解,重在生前之名為人稱頌,顧氏炎武之解,重在身後之名。

也有人兩者並重的,認為有才有德的君子,生前怕沒有人稱頌,死後怕沒有人讚揚,因此,做為君子,就應該“立德”、“立功”、“立言”。證據就是孔子說過的“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說一個人到了四十、五十歲,還沒有獲得聲望名聲,也就不值得敬畏了。可引用者忘了這句話前邊還有一句:“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這是針對“後生可畏”而言的,一個人到了四十五歲還沒有修煉成與年齡相應的道德修養,在年輕人面,確實是沒有什麼資本而言的。

《論語》中,約有九十來段語錄中提到“君子”這個概念。這些“君子”的概念,除少部分是對掌權的人的稱呼和對別人的評價之外,大部分講的是君子如何進益修身、自我控制。在說到君子的“名聲”時,講的都是君子要耐得住寂寞,不要去爭什麼名聲,關鍵之處,君子要“名符其實”,而不是去追求別人稱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第一》)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為政第二》)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里仁第四》)

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雍也第六》)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衛靈公十五》)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季氏十六》)

實際上,君子們確實很有名聲,孔子以聖人名,屈原以愛國名,至於以後的仁人志士們,名垂青史的就太多太多了。但我相信,受人稱頌、“名垂青史”本身並不是他們追求的目的。他們堅守信仰,恪守道義,為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至於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理想的實現、人生的和諧、社會的進步、民眾的幸福,這才是他們所追求的。借用道家的一句話來評價君子們之所以獲得崇高聲譽的原因吧:唯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信夫!


注1:本文作者,張永強,退休教師。曾任職於綿陽師範學院文史學院。本文在此發佈,已獲原作者授權。

注2:原作者撰寫本文,旨在讓從來都沒有讀過《論語》的人都能有一定的理解。

注3:如果可以,點個關注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