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消費“隨禮”已經為當前農民的新負擔

隨著農村稅費改革的推進和深化,我國農民負擔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部分地方已基本實現零稅負,但另一種源於農民群體的“內部”負擔—人情禮往負擔卻在不斷攀升。目前人情禮往禮金支出在農戶年支出中佔有相當高的比重,在我國部分地區已經成為農民名副其實的負擔。

人情消費“隨禮”已經為當前農民的新負擔

一份抽樣調查資料表明,當前農村人情消費呈現出隨禮頻率高,單次禮金絕對數量高,禮金支出佔年收入比重高,即所謂“三高”現象。現實情況表明,農村人情禮往的禮金消費已影響到農民的正常生活和生產,成為農民名副其實的負擔。

人情消費“隨禮”已經為當前農民的新負擔

人情禮往原本是社會群體內互助互濟的一種形式,是值得傳承的千年傳統。但是,在當前農村,人情卻轉變成農民難以承受的經濟負擔,且愈演愈烈,甚至影響農村經濟的發展。

人情消費“隨禮”已經為當前農民的新負擔

人情禮往之初,是為幫助單個家庭應對娶妻生子、安葬親人等大事,各家捐獻出物資、人力的一種互助互濟行為。但是,人情禮往逐漸由原本一種自願的支出行為變成一種負擔和無奈,催生出若干人情往來的誤區進一步加重人情負擔,使人情禮往負擔甚至重於農村稅費負擔,卻是亟待矯正的問題。

人情消費“隨禮”已經為當前農民的新負擔

隨著禮金攀升,人情味也不可避免出現淡化的傾向。這反映出禮金送得多、收得多並不代表得到更多的情誼。因此,須改變人情禮往維繫人際關係的觀念,倡導淳樸的人際風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