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春茶大規模開採 品質普遍好於往年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俗話說“明前茶,貴如金”,清明節前採製的茶葉受蟲害侵擾較少,因而芽葉細嫩,口感香而味醇,是茶中佳品。但也由於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導致發芽數量有限,生長速度較慢,能夠達到採摘標準的產量很少。因此,明前茶才顯得更加“物以稀為貴”。

目前,明前茶已經採摘上市,記者瞭解到,今年春茶價格有所提高。不過,市場上春茶真假難辨的現象依然存在。

伴隨著氣溫的升高,江蘇張家港市鳳凰山茶場許多早熟品種的茶樹已經吐露新芽,散發著誘人的清香。一壟壟茶樹泛著春的新綠,一個個牙尖蒼翠欲滴。茶農們搶抓晴好天氣採摘新芽。在茶園裡,三十多名採茶工人穿梭在綠意盎然的茶園中。

採茶工人蘇阿姨:我今天早上採了兩斤多,採的時候要一芽一葉,明前茶的要求是一芽一葉,所以要按這個標準採。

因為前期準備充分,所以今年茶場的春茶產量和質量均比去年好。

張家港鳳凰山茶場負責人陳保英:前期的雨水比較多,到現在陽光比較充足,溫度也上去了,所以我們今年的茶葉質量要比往年好,出芽率比往年也提升了兩成左右。

採摘的“新綠”要經過攤晾、殺青、揉捻、走水、炒茶、烘乾等工序才能上市。都說“春茶一早值千金”,今年外地碧螺春、西湖龍井等新茶上市的價格普遍上漲,而江蘇本地新茶價格基本與去年持平。

張家港鳳凰山茶場負責人陳保英:今年的明前茶產量應該在350斤,這個季節的茶葉,物以稀為貴,每斤1800元,與往年持平。

最近一段時間,貴州省湄潭縣抄樂鎮群豐村的4000多畝茶園冒出萬千芽頭。茶農們一大早就來到茶園裡,忙著採摘今年的第一批春茶。

茶農王國美:今年的茶品質要好一點。

茶農鄧直中告訴記者,今年春茶的品質好,每天他能採5—6斤茶青,近段時間幫別人採茶也能掙不少錢。

茶農鄧直中:多的話一天要採200元,少的話一天170—180元。

下午五點,茶農們趕到附近的茶青市場進行交易。記者走進群豐村的茶葉市場,只見前來交易的茶農絡繹不絕。大家騎著摩托、揹著竹簍、拎著大袋小袋的茶青到市場和茶葉收購商討價還價。

茶農吳朝良來到市場,仔細詢問了幾家茶葉經銷商後,瞭解到當天的市場均價在86元/斤左右,最終他以87元/斤的價格賣了20斤茶青。

茶農吳朝良:今天喊了5個人,摘有20斤茶,賣了1738元,這個價格可以,滿意。

茶農劉川成說,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春茶不僅茶葉品質較佳,價格也高了5元/斤左右。

茶農劉川成:我家有11畝茶,今年氣候有點冷,茶發的飽滿,質量好,我們都喊工人採。以前也只能賣20000多塊,今年賣下來,根據行情估計,比往年好,差不多能賣40000多塊。

記者瞭解到,今年明前春茶的價格,各地、各品類普遍上漲10%左右。有經銷商反映,品質好點的明前茶,一斤漲了30—80元,普通茶葉一斤漲了10元左右。但是春茶整體銷售並沒有受到影響。以貴州湄潭為例,茶葉收購商陳永材告訴記者,群豐村的茶青交易市場日均交易量在2000斤左右,等到茶園大面積開採後,日均交易量將會達到5000斤以上。

茶葉收購商陳永材:這個茶葉的色香味是相當好的,沒有打農藥,施有機肥,品質上提高了,賣起來也好賣。

不過,當前市場內也有一些以次充好的茶葉冒充春茶。記者瞭解到,消費者可以通過外表、芽頭、口感三個方面來進行甄別。外表看,要白毫少,形狀稍彎或扁而不結;芽頭要非常緊實;口感香而味醇,苦味少。如果對此不太懂,可選擇信賴的品牌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