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印度當今的軍力

3月27日,印度成功的發射並摧毀了還地軌道上的一顆衛星,成為世界上第四個具備反衛星能力的國家,在這之前,僅有美、俄、中三國取得這樣的成就。 這一技術突破,不僅在世界上掀起風浪,更讓世界再次將關注點聚焦於印度,人們不禁發問:當今的印度軍事實力究竟如何?

談到印度,最先想起的就是2017年的中印洞朗地區對峙,這場鬧劇,歸根到底就是印度當時國內經濟政治問題很大,莫迪需要通過轉移矛盾來緩解危機。中國政府則展示了強硬的一面,一方面通過外交談判,另一方面通過兩個集團軍的軍演和強大的後勤保障來應對緊急情況,當時的情況已經到了後勤保障車綿延數十公里,作戰人員下發防彈衣這種地步。當然最後印度迫於壓力,撤回了越境人員和裝備。 對於印度而言,他的底氣在於自己號稱世界最強大的山地部隊,共計10個師,15萬人,眾所周知,印度與中國邊界有眾多山脈,因此它也擁有8萬人的後勤人員,實力確實強悍。山地打擊部隊隸屬於陸軍,印度陸軍擁有世界上第二大的常備軍和最大的後備部隊,擁有148萬現役和200萬的預備役部隊,被認為是世界範圍內最職業化、最忠誠的陸戰部隊之一。

淺談印度當今的軍力

就陸軍實力而言,在印度三軍中是最強大的,在世界上也是強大的戰力。 但現代戰爭的陸地作戰基本是在擁有制空權之後。對於印度而言,空軍是個軟肋,印度目前所擁有的戰機為1400架,作戰飛機為700架,其中三代機數量接近400架,在世界上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處境,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印度軍機經常出事,這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印度軍隊的軍事素質並不過關,第二,印度軍隊的後勤保障和維護技術有欠缺之處,第三,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印度並沒有完整的國防工業體系,大部分軍費用來向外國採購裝備,極少數用於自我研發,這就導致印度的裝備不具有持續性,零件需要拆東牆補西牆,同時導致資金運用不充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空軍的發展。

淺談印度當今的軍力

在這個新的海洋時代,海軍的地位也已經超過陸軍,印度的海軍艦隊看似龐大,但是大多不是買來的就是租來的,自身的造船技術,尤其是軍艦這種特殊船舶的技術工業早被架空,據統計,水面大型作戰艦艇僅為27艘,水下作戰艦艇為15艘,這些數量與中國相比均只有1/3,在質量方面差距就更大了,現役軍艦故障不斷,印度自造的艦艇都在不斷延遲下水,並且在高端技術上嚴重依賴西方世界。

淺談印度當今的軍力

此外,印度還是除了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外,少數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核武器對於中小國家來說是有非常強大的威懾力的,印度的核武器水平總體不高,大部分還是鈈彈,與聯合國五常比起來,著實是小巫見大巫。眾所周知,核武器的威懾力大小和主要運輸工具-洲際導彈有著莫大的關係,印度最先進的洲際彈道導彈為烈火-5,將其放到世界導彈大國中來比較,8000公里的射程與中美俄15000公里以上的射程還有很大差距,並且針對攔截物的規避能力也相對落後,機動能力也相對不足,值得一提的是,印度至今未研發出真正意義上的水下洲際導彈,也就是說,印度的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並未形成。

現代戰爭中電子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印度的電子戰水平不高,處於起步階段,首批26輛電子戰車已經交付,整體作戰能力相當於西方國家80年代的水平,與之相比,我國的電子戰水平較高,達到美國80年代水平,在一些方面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並且我軍發展速度在世界上都是遙遙領先的,因此印度的電子戰水平對世界幾大國不具過大的威脅。

淺談印度當今的軍力

未來世界各國的爭霸還會延伸到太空中,在航天技術上,印度也是世界上技術能力相對較強的國家,這有兩個原因,第一,印度與西方國家關係良好,因此可以學習先進技術;第二,印度的航天領域的撥款比中國都要高,在一定意義上有助於航天技術的快速發展。在航天大國中,印度載人航天技術相對較弱,但印度已經實現了火星探測,這是個不小的成就,近期也成為了世界上第四個擁有反衛星武器的國家,這都是印度在發展中的成就。

總而言之,印度軍力雖然不是十分強大並且與我國差距還是很大,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中國能用短短几十年重新迅速崛起,這是一個奇蹟。但是誰又能保證這個奇蹟不會在別國出現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