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悍刀行中徐鳳年的生平經歷?

雪中悍刀行中徐鳳年的生平經歷?

徐鳳年,字天狼。生卒年不詳,祖籍遼東錦州,離陽武厲涼王徐驍長子,祥符元年世襲北涼王,性武勇淳厚。祥符元年冬北莽陳兵百萬壓北境,涼王親率北涼軍禦敵,祥符三年秋於關外拒北城以三十萬大破莽軍,攻佔北莽南朝,立不世邊功。

涼王少時喪母,性乖張跋扈,橫行北涼,其惡名不遜其父威名,不喜禮法,輕聖人之道。然天資聰穎,師承春秋名士李義山,習為王之道。善書法,善奕棋,猶善品鑑,其父好名珍古器,數藏王府,涼王年少,常於珍品名作印“贗品”二字。時人聞之,斥罵小兒無恥,而後亦傳為佳話,凡蓋印“贗品”之物,皆為傳世名作。

涼王出身武門,武厲涼王妃吳素素有劍仙之名,承自吳家劍冢,天賦異稟。弱冠之年,涼王始習武,時人嗤笑,皆以之紈絝。此後三年苦學武藝,師李淳罡,鄧太阿一等江湖豪俠。期間獨身遊歷北莽,以一己之力斬北院大王徐淮南,提兵山主第五貉,震驚北莽。

雍洪六年,涼王入京面聖觀皇子封禮,後楚曹長卿攜後楚女帝姜姒御劍連闖十八門以揚威。涼王以十二飛劍破女帝飛劍,朝臣皆驚,乃信涼王闖莽之舉。在京期間,國子監學官以其跋扈,於御道責兩任涼王之過,涼王怒破御道數十丈,且立誓必率北涼軍抵禦北莽為離陽百姓而守國門。

離京歸涼,涼王親治北涼,任陵州將軍,勵精圖治。且知人善用,罷鍾洪武。任用褚祿山,袁左宗,徐北枳,陳錫亮,顧大祖,鬱鸞刀。助軍治吏治改興,北涼氣象煥然一新。

祥符元年武厲涼王薨,涼王世襲,立流州,建新城,大興書院。時文人學士,多赴北涼。於王府清涼山立石碑三十萬,且刻徐鳳年之名,以證北涼死戰之心。

而後挑戰武帝城主王仙芝並斬之,獨赴西域大戰北莽軍神拓拔菩薩,天下人皆以其武為天下第一,亦或與鄧太阿,曹長卿,拓拔菩薩為四大宗師。

祥符元年冬涼莽戰起,後楚興兵作亂,北莽乘虛而攻北境,北涼軍三十萬鐵騎縱軍力無敵亦難戰百萬莽軍。涼王親率幽州萬騎,於兩遼繞行,斬東線數萬莽軍,於葫蘆口引敵深入,一萬大雪龍騎伏兵而出,大破北莽柔然鐵騎,立數里京觀,此乃涼王沙場首戰。

祥符二年,莽軍四路壓境,中線已破重鎮虎頭城,直指涼州,存亡之際,涼州分兵大雪龍騎軍,胭脂軍,渭熊軍於東線幽州葫蘆口,陵州軍援西線流州,大破北莽三十五萬,莽軍中線主帥董卓撤軍,北涼鐵騎震動天下。

祥符三年,新城建成,涼王名拒北城。且發兵勤王,南下平楚亂。秋,莽軍分兵流州,懷陽關,主攻拒北城。徐龍象,寇江淮,謝西陲,曹嵬,率流州眾軍破黃宋濮軍,領兵北上,於莽軍攻拒北城之隙佔北莽南朝。拒北城外,涼王身先士卒,重創北莽軍神,率江湖十八宗師及北涼將士,力保拒北城不失。祥符三年秋末,北涼大勝,涼王以此立不世邊功,威名不輸其父。戰後,涼王不知所蹤,生死不詳。

陽嘉元年,帝撤北涼藩制,原北涼王府改制北涼經略使府,諡封涼王徐鳳年武桓。

ps:文筆不好,就勉強寫成這樣,因為考慮到如果裝著史書寫的心態來寫肯定要對世子的生平要刪改一下,希望大家可以諒解。

錯誤應該不多,如果有發現請大佬指出,另外對涼王這個稱呼我也不知道有沒有問題,只能硬著頭皮寫了。

最後諡號武桓其實就是我個人YY,我知道幾乎不可能能封上武桓這種諡號,但是到最後不YY一下都感覺對不起我自己……

雪中悍刀行中徐鳳年的生平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