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還是脆?炸物的面衣說了算


酥還是脆?炸物的面衣說了算

面衣,是炸物美味的靈魂啊!

說起炸物,首先就在腦海中聯想到那“咔嚓”一聲的脆感,和油亮誘人的色澤。以炸為烹法的菜,決定它口感的除了火候和油溫,面衣的調製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酥還是脆?炸物的面衣說了算

就像人們熟知的炸物料理天婦羅,它的每個步驟都很講究,面衣常常要使用一種叫做“薄力粉”的日式低筋麵粉,用之前還要冷藏和過篩,為的是讓空氣均勻的接觸面粉,這樣炸出來的外殼就更薄脆。

還有調製麵糊的水,一定要是冷藏過的純淨水,才能減少麵糊中麵筋的產生。而使用蛋黃還是蛋白來調,甚至就有了“金ぷら”(金婦羅)和“銀ぷら”(銀婦羅)的區別。

酥還是脆?炸物的面衣說了算

那麼在中餐中,炸物的面衣又都有什麼製作技巧,和要注意的事項呢?

酥還是脆?炸物的面衣說了算

這層“外衣”起了什麼作用?

給食材包裹面衣的過程叫做“掛糊”,通常用到麵粉、水、澱粉,有時用到雞蛋等等。

和廚師們常說的“上漿”手法有不同,上漿主要是用在滑炒前,如糟溜魚片、魚香肉絲、宮保雞丁,掛漿薄,而一般用於油炸的掛糊,面衣則要厚一些,才能更好地包裹住食材。

裹好麵糊,不僅為了給炸物定型,也是能起到保存原材料鮮味,防止水分、營養因高溫流失的作用,達到外酥裡嫩外形飽滿,就像“穿了層衣服”。

酥還是脆?炸物的面衣說了算

面衣調糊的八種類型

蛋清糊

顧名思義,就是隻用雞蛋清和水、麵粉或澱粉調製而成的麵糊。一般這樣的麵糊炸出來比較軟些,因為蛋清也含一定的水分。而且因為沒有蛋黃,顏色也淺,適用於要求不上色的炸類菜

高麗糊

可以說是蛋清糊的另形態,因為高麗糊是將雞蛋清攪打至起泡,再加入澱粉拌成的。膨大後的蛋清,也讓用它掛糊製作的菜外觀潔白形態飽滿。

一般用於特殊的松炸,比如一道宮廷御宴小吃雪衣豆沙,又叫炸羊尾,其實沒有羊尾,是用高麗糊裹著豆沙餡炸制而成,外表白而圓潤。除此之外還有高麗大蝦。

酥還是脆?炸物的面衣說了算

蛋黃糊

這種麵糊使用蛋黃、麵粉或澱粉和水拌成,因為沒有蛋清,水分含量少,但礦物質多,所以最後炸出來的外殼口感會酥鬆掉渣,顏色也更澄黃誘人,比如香酥羊排就可以用蛋黃糊來裹。

全蛋糊

用整個雞蛋液調製麵糊,用它炸出來的外殼脆度、顏色介於蛋清糊和蛋黃糊之間,應用更加廣泛,就像軟炸蝦仁,大多都是用全蛋糊來裹。

酥還是脆?炸物的面衣說了算

水粉糊

水粉糊的配料只有水和綠豆粉或澱粉。而且幹澱粉和綠豆粉要先泡至沒有顆粒才可以,否則炸的時候容易在油鍋中產生崩濺,最後面衣也會有疙瘩,口感不好。

趙光有師傅拿手的抓炒大蝦,就是水粉糊裹衣,這樣炸出來的大蝦外脆硬,內鮮嫩,降低了因時間而塌軟的可能。同應用水粉糊的還有糖醋里脊,鍋包肉,和一些幹炸、焦溜等烹調方法。

酥還是脆?炸物的面衣說了算

發糊和脆漿糊

在麵粉和澱粉中加入一些泡打粉,然後再加水調製成發糊,因為泡打粉的緣故,能讓糊殼漲發蓬鬆。

而脆漿糊則是在發糊內加入油拌制而成。麵粉顆粒被油脂包圍,中間形成空隙脫水後,就形成了更加酥脆的質感。制菜後有酥香、飽滿的特點。比如傳統名點炸鮮奶、酥炸茄盒就是使用這種麵糊。

酥還是脆?炸物的面衣說了算

拍粉

只將原材料拍上澱粉或低筋麵粉就下鍋叫做拍粉,一些人將它與掛糊分開,但也可歸為炸物面衣製作的一類。一般松鼠魚、菊花魚,都是直接拍粉炸。

拍粉拖蛋糊

將原材料先拍粉、裹蛋液、再沾麵包糠下鍋炸,也有“吉利炸”的叫法。這樣的掛糊法源於西方,現多應用於炸豬排、雞排、魚蝦排。其中最外層的沾料,除了麵包糠還可以用腰果碎、芝麻碎,讓外殼更具香氣。

酥還是脆?炸物的面衣說了算

Tips:啤酒可為面衣口味升級

趙光有師傅還說,有時可以利用其他材料為面衣升級,比如用啤酒替代水來調糊,炸出來的外殼有啤酒香氣,且因為啤酒本身有氣泡,也能讓層次更豐富蓬鬆。

調糊時還有哪些注意事項?

酥還是脆,區別在配料

“脆”和“酥”,其實在口感上有些許不同,前者更幹,更硬,後者則油潤一些。比如用蛋黃糊做出來面衣是酥殼,但是不能久置,否則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溼氣而迅速變軟。用蛋白、全蛋、或不加蛋的麵糊炸,就更脆也更穩定。

調拌順序,看融合狀態

“把蛋液倒進麵粉裡”還是“把麵粉倒進蛋液裡”?其實要這是哪種讓混合過程更加流暢來決定的。

就比如蛋黃糊,蛋黃放入麵粉裡不容易融合,所以要先加水攪開,再將麵粉放入蛋黃液裡。

酥還是脆?炸物的面衣說了算

均衡原材料和麵糊的水分

面衣的濃度,還要注意原材料是否吸水。如果原材料比較幹,容易吸水,調糊的就要稀一點;原材料本身含有較多水分,麵糊就稠一點。

先輕後重,先慢後快

面衣材料剛融合時,一定要慢些攪拌,防止飛粉,力度要輕。先拌勻後,可以逐漸加快速度,也是讓一些材料比如油脂,能快速融合。

酥還是脆?炸物的面衣說了算

無論是面衣裡的材料組成,還是調拌比例,其實都是要根據原食材的不同而決定的,甚至連麵糊的放置時間也要考慮進去(調製完馬上炸還是過會兒炸?這就涉及到水分的蒸發),所以這還需要廚師在思考炸物想要達到的效果的同時,來多加應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