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落難的時候你的朋友不肯幫你

“最難風雨故人來”據說是出自於清代著名藏書家孫星衍的一副對聯:“莫放春秋佳日過,最難風雨故人來”。這副對聯字面上的意思是:不要白白浪費春花秋月的美好時光,最難得的便是在經受風雨時有朋友前來。為什麼在一個人落魄的時候摯友卻不肯幫忙嗎?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需要從自身來找。

很多人都說值得深交的人,不是平日裡看透的,而是困難中顯露的,似乎只有在困難時幫你的才是值得深交的,那些在你困難時漠視的都不算真正的朋友,不值得深交,我都落魄到這個樣子了,你還不拉我一把?要朋友幹嘛,不就是共患難的嗎?這一點我不以為然。

自己是什麼樣的人,那麼你交的朋友基本上就是什麼樣的人。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古人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後不管寧見華歆與自己並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自此以後,再也不以華歆為友 。志不同道不合很難做朋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其中,除了明目張膽的道德綁架,還有令人憎惡的自私。我們埋怨朋友不肯幫忙的時候,反思一下自己,問一下自己,當朋友有困難的時候,你能不能施以援手?能夠在困難的時候不落井下石已經是難得了。

如何避免落魄的時候摯友不肯幫忙這個情況這種情況發生呢?

有人說要看找什麼樣的人做朋友,古話有三:與正直的人交朋友,與誠信的人交朋友,與知識廣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與諂媚逢迎的人交朋友,與表面奉承而背後誹謗人的人交朋友,與善於花言巧語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這些話沒有錯。但是,未必就是全對的。能在你困難的時候幫你的卻未必是益友。仗義每多屠狗輩,說的就是這樣的情況。會不會幫你和能不能幫你是二回事。益友可以讓自己更好,但幫你是人情,不幫你是道理。幫自己的不一定是朋友,大多數是貴人。搞清楚朋友和摯友和同事有哪些區別,才是根本。不要執著於朋友沒有在你困難的時候幫你,也不要拿這個作為是不是真正的朋友為標準,來認定對方是不是真正的朋友。

所以要做好自己。一個願意幫你的朋友未必是與你最聊得來的,也不 一定是和你走動最多的。也一定就一定是益友。最重要的只有一句話:自助者天助。無論幫忙與不幫忙,朋友都是朋友,只要不落井下石就還是朋友。而要想讓朋友幫自己,首先還是要自己強大起來。就需要先自我提升。。

為什麼落難的時候你的朋友不肯幫你?是因為真正能幫你的人,是你的貴人,而朋友,它建立在地位平等的基礎上,實現了均衡的價值交換才叫朋友。尋找自己的貴人,是先付出,是先自強。而朋友,請別給這個詞加上太多的枷鎖。

為什麼落難的時候你的朋友不肯幫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