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為什麼這麼發達?

第一、上海是長江出海口,長江流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渠道,是中國經濟的命脈所在,沿江而下運送貨物,再在上海碼頭出海、出國,是最便捷、最經濟的交通了,中國經濟越發達、上海貨物吞吐就越多,上海所容納人流、物質、現金、交易就越多,世界工廠在中國,全世界都用中國國貨,上海能不發達?

第二、上海是對外交流最活躍的城市,外國人投資中國,首選就是上海,上海交通的便利、交易的方便、基礎設施的完備、人口素質的優秀都是中國其它城市和港口都無法比擬的,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裡面,經常看到外國人比中國人還多,其實都是來做生意、做貿易、求生存的,外灘的萬國銀行、洋行,還有那些老的外租界的哥特式、歐巴式建築群,就是早年十里洋場留下的見證,現在改革開放四十年了,對外貿易更加頻繁了,這麼多國家來中國在上海做生意,上海能不發達?

第三、上海是中國工商業底蘊最為深厚的城市,可以毫不牽強地說,中國的現代化、工業化、國際化,全部都是從上海開始的,上海也積聚了最好的工業體系、工業基礎、商業體系、商業基礎,上海還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那麼多離岸貿易在上海發生,該有多少資金流在黃浦江兩岸流淌呀,就是每個金幣在上海逗留一個晚上,估計都可以到中小國家去買一個國家的全部的商品了,這麼多錢逗留的城市,能不發達?

第四、上海的工業文明、商業氛圍在全中國無人能出其右,搞現代化建設,上海底蘊深厚、人才濟濟。五、六十年代,中國幾無現代工業,上海就是中國工業; 三、四十年代,中國幾無電影、歌舞,上海就是中國電影歌舞;一、二十年代,中國幾無汽車、火車,上海就是中國現代交通。 小時候,我們看著徐玉蘭、王文娟的《追魚》、《紅樓夢》長大,絲絲軟軟的腔調之中,第一次感覺到了商女不知亡國恨、夜夜吟唱洞庭歌的纏綿。長大了,我們騎著永久自行車,踩著蝴蝶縫紉機,帶著寶石花手錶,第一次感受到了滬上產品的精工細作、質量上乘的優雅。成年後,我們開始欣賞倪志欣、朱建華、姚 明、劉 翔的體壇風采,知道了3000萬人大都市的文明和規矩,法制和秩序,更知道了上海曾經提供全國財政三分之一的厲害。

走向現代的過程,上海永遠是座標杆。上海能不發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