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度拖延資金不足 法媒稱俄海軍現代化步履維艱

法新社4月4日發佈題為《俄羅斯海軍在暴風驟雨中航行》的文章稱,軍事專家們表示,俄羅斯官員經常宣佈大型海軍新項目,但實際上,俄海軍一直在與政府撥款、造船廠老化和訂單履行延期等問題作鬥爭。

文章表示,在2018年7月底的俄羅斯“海軍日”慶祝活動期間,俄總統普京發佈了以下里程碑式消息:到2018年底,俄羅斯海軍將接收來自本國造船廠的26艘新艦艇。但專家們說,實際上,在2018年加入俄海軍序列的艦艇中,只有8艘是新的,其他18艘是經過修理的舊艦艇。

文章評論稱,這種言過其實的說法令獨立軍事分析家亞歷山大·戈爾茨感到沮喪。他開玩笑地說,俄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曾說“在過去6年中,艦隊增加了120艘艦艇”,那麼“他肯定把救生艇也算在內了”。

文章認為,有關俄海軍新入列艦艇的確切數字尚不清楚,但法國俄羅斯觀察組織的防務分析家伊戈爾·德拉諾埃估計,2013年至2018年間,俄海軍新服役的艦艇約有44艘。俄羅斯的海軍造艦行動是各方努力結果。

进度拖延资金不足 法媒称俄海军现代化步履维艰

圖為俄羅斯海軍艦艇

為了擴大其全球影響力,莫斯科於2011年啟動一項雄心勃勃的10年計劃,以實現包括海軍在內的武裝部隊的現代化。德拉諾埃說,計劃建造的新艦艇沒有一艘如期下水。

據報道,近期的困難包括,花了10多年時間對“阿穆爾河畔共青城”號潛艇進行翻新,以及建造“伊萬·格倫”登陸艦用了14年時間。災難性延期的最突出例子是“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護衛艦的建造。一些官員稱,這是俄羅斯海軍最先進的軍艦。該艦花了12年時間才完工,於2018年7月服役。原本計劃建造8艘此種護衛艦,但只有1艘入役,這是因俄羅斯與烏克蘭關係陷入危機而遭沉重打擊的項目之一。

德拉諾埃說,造船的另一個問題是海軍各個項目的“資金來源不穩定”,俄羅斯造船廠往往不願承擔政府合同,因為“它們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拿到報酬”。難以找到關於軍事預算的細節,但根據俄羅斯的國家武器項目——國家軍備計劃-2027,2018至2027年將為俄羅斯國防部門撥款約20萬億盧布(約合3060億美元),其中俄海軍預計將獲得約12%。

此外,在確保造船廠工人的健康和安全方面也存在問題。2018年10月,1臺起重機倒塌,砸向了俄海軍唯一的航母“庫茲涅佐夫”號。當時,這艘航母正在北極城市摩爾曼斯克附近進行維修和現代化改造。事故原因是,斷電導致水泵停止工作、浮動船塢下沉,並導致1名工人死亡,“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可能會在2021年維修最後期限後仍不能服役。

文章稱,這並非孤立事件。在過去6年中,據稱在正在維修的潛艇上曾發生3起火災。然而,專業雜誌《軍火出口》的主編安德烈·弗羅洛夫說,俄羅斯“有理由為自己喝彩”。他說:“我們正設法讓艦艇下水……而且,儘管存在競爭,我們繼續將艦艇銷往國外。”

俄羅斯出售的艦艇多為潛艇,但它不公佈武器銷售數字。俄羅斯近年來的軍用艦船出口交易包括,向阿爾及利亞出售4艘潛艇、向越南出售6艘潛艇、向越南和印度出售護衛艦,以及去年向阿爾及利亞出售4艘巡邏艇。

文章稱,在地緣政治形勢複雜以及預算受限制的情況下,俄羅斯海軍正在逐漸適應形勢,開始建造配備重武器的小型艦艇。

在俄羅斯2015年9月在敘利亞展開的軍事行動中,俄海軍發揮了積極作用,這對海軍來說是一個福音。弗羅洛夫說,在蘇聯解體後,海軍“數十年來第一次發揮了戰略和地緣政治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