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膽小如綿羊,回家狂妄似大灰狼,兩面派的孩子怎麼教

“你怎麼這麼沒出息呢?我昨天不是跟你複習過了嗎?為什麼上課不舉手?”還沒有進樓梯口就聽到了軒媽吼孩子的聲音。

他們家軒軒低著頭一聲不吭,絲毫沒有想要解釋的樣子,就在軒媽還想說點什麼的時候,軒軒突然轉身自己上樓了。

軒媽看到我生氣的說:“我們家這熊孩子,真把我給氣死了。這不又被老師叫家長了!”

孩子在學校膽小如綿羊,回家狂妄似大灰狼,兩面派的孩子怎麼教

原來老師跟軒媽說他們家軒軒在學校特別膽小,問他上課聽懂了沒有,作業會不會做,都不敢回答,甚至怕的發抖。老師希望家長可以配合培養孩子上課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聽老師描述的孩子,軒媽覺得老師說的根本不是自己的孩子。軒軒在家屬於天不怕地不怕的哪種,什麼話都敢說,什麼事情都敢做。和誰都敢說話,你說的不對的地方,還會當面說出來。怎麼這孩子到學校就不說話了呢?

今天張老師就跟大家聊聊,孩子在學校膽小猶如小綿羊,回家狂妄似大灰狼的破解辦法!

孩子在學校膽小如綿羊,回家狂妄似大灰狼,兩面派的孩子怎麼教

孩子在家”鬧騰“是好事

孩子在學校膽小,不敢說話,到家卻說個不停是一件好事,這說明孩子在家感到安全,放鬆,和自由,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幫助。而她在家和學校的表現有如此大的反差,很可能家裡的釋放為學校的緊張起到了代償的作用。

這個年齡的孩子生性就是活潑好動的,跑跳說唱就是他們表達自己的方式。但是在學校的緊張讓他被卡住了,好像沒有辦法做他自己。於是,當孩子回到讓他感覺到安全的地方時,她就會想要釋放在學校受到的“壓抑”。

比如:大聲喊叫、跑跳,或者像軒軒一樣子在家口若懸河的跟媽媽辯解。所以,當我們看到孩子在家裡各種“肆無忌憚”的時候,需要先試著去和他交流,問問他學校裡的經歷。而不是牴觸,甚至責怪。

孩子在學校膽小如綿羊,回家狂妄似大灰狼,兩面派的孩子怎麼教

心理學認為孩子的小學階段,也就是6-12歲,他處在潛伏期,這是一個非常容易聽話和遵守規則的時期。

我有一些老師朋友,他們都說自己喜歡教小學三四年級,因為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既知道規則是什麼樣子,又能夠去遵守。一二年級的孩子,還處在對規則的適應階段,需要老師給樹規矩,到了五六年級的孩子,又進入了前青春期,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這兩個年齡段都沒有三四年級的孩子好管。

孩子在學校膽小如綿羊,回家狂妄似大灰狼,兩面派的孩子怎麼教

應該說整個小學階段,孩子們都處在一個比較能夠遵守規則,或者說,很怕老師的這樣一個階段。我們作為父母,不能因為孩子處在潛伏期,就無休止的去要求他們,非要讓孩子在家也安安靜靜的。我們需要鼓勵孩子做一些和在學校不一樣的事情。如果我們一味的讓孩子在學校和在家一個樣,當孩子一旦進入青春期,他會把過度壓抑的問題,反彈出來。

在和我做諮詢的時候很多家長會對孩子的變化感到奇怪,在他們看來孩子小學階段非常聽話,怎麼上初中了就大變樣了呢?不學習、打架、甚至逃學各種問題都出來了。其實不是孩子變了,而是他們在解決前期沒有處理好的問題。所以小學階段孩子在家”鬧騰“點未必是壞事。

孩子在學校膽小如綿羊,回家狂妄似大灰狼,兩面派的孩子怎麼教

孩子膽小、不說話的原因

往往孩子不敢說話只有一種原因:就是他害怕說了之後會被否認,會被批評,所以他選擇了比較安全一點的行為——不說。這時候,他不說的潛臺詞就是“我不說話,你也不要看見我,你也不要來指責我。”

這個時候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自己孩子真的沒學會,他在學習上出現了卡殼。孩子在學校主要的工作是學習,但是教的內容,如果他都不會。他就會慢慢變得不自信,慢慢的會變得什麼都不想說,真麼都不想做。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媽媽就需要看看孩子到底哪裡沒學會,然後去幫助他。即便真的是有沒學好,才一、二年級,真的一切都來得及。通過孩子的學習能力,讓他獲得一種成就感。獲得一種巔峰體驗,他就會自然而然,一次次的主動去嘗試獲得這樣的體驗。這裡有個前提,就是孩子在學校有過這樣的體驗。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孩子怕的只是批評本身。被老師批評了一次,他就再也不敢開口了。說明他的內心是非常脆弱的。我們就需要幫助孩子建立內在穩定和有力量的自我。

孩子在學校膽小如綿羊,回家狂妄似大灰狼,兩面派的孩子怎麼教

讓羊變成狼,我們需要這樣做:

1、做有力量的父母,支持和包容孩子的情緒

孩子的脆弱我們需要看到,並且給孩子支持的力量,這種力量怎麼給到孩子呢?我舉例子來說更清楚一點:

情景:一個孩子在學校被打了,回家跟媽媽說:“媽媽,某某打我。”

沒力量的父母:“你怎麼又惹人家呀?惹不起還惹,活該!“或是”那你自己想辦法去?回來給我說什麼-----”

有力量的父母:“為什麼?你們發生什麼了,那他也不能打你呀!走,我們去找他去!”或“寶貝,你想怎麼解決,媽媽來幫你!”

孩子在學校膽小如綿羊,回家狂妄似大灰狼,兩面派的孩子怎麼教

沒力量的父母喜歡用消極語言,這透露出了父母的弱小,沒辦法,也沒力量去和孩子一起面對這件事,就把情緒和問題直接扔給了孩子。但是孩子本身就沒力量解決這個問題,情緒也無法得到舒緩,於是他就更怕了。

有力量的父母的話語會讓孩子感覺父母關心和在乎他,這個時候父母的力量就會成為他的力量。對內心虛弱的孩子來講,當他感覺到父母的力量能成為他身體和自我的一部分,他就有條件成長出自己的力量。

我們說給孩子支持,就是要體現在這種他覺得我的內心是沒有人去關心的時候。這並不是說我們盼著老師批評孩子,或者孩子跟人打架,日常生活中我們也需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本身的積極性和對他的關注。積極,自信的父母,孩子也更容易積極自信。

其次,讓孩子感受到力量我們還需要做一個容器,去容納和包容他的情感。孩子回到家可能會向我們絮叨一些看似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他今天看到了好看的花,他和小朋友聊了什麼,或者他觀察到的一些細節。

我們不僅要能理解孩子這些語言的背後,是在向我們傳遞什麼樣的情感,用相應的語言去支持他,同時媽媽還要做一個容器,能容納他不停地說出來的話。

孩子在學校膽小如綿羊,回家狂妄似大灰狼,兩面派的孩子怎麼教

2、私下找老師談話,有選擇的告訴孩子

我常在學校門口看見這樣的場景,媽媽和老師認真地溝通著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老師會說:“他就說太淘氣了,愛動,我經常批評他,家長一定要配合多批評教育-----“等等”。媽媽緊鎖眉頭認真地聽著老師的教導,但是同時,他們都忽略了在他們下方的孩子僵硬地站在那裡,嚇得一言不發。

或者是有些孩子是一放學就扯著媽媽的手讓媽媽趕快走,根本不想媽媽跟老師交談,因為他知道媽媽找老師,或者老師找媽媽都沒什麼好事。

無論我們找老師溝通什麼情況,儘量選擇避開孩子。孩子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對父母和老師的評價很敏感,如果我們忽視他的存在去談論他,就像是我們只要求另一半賺錢,卻看不到人家的辛苦,最終人家賺錢的熱情肯定會消減,這是同樣的道理。

我們希望孩子變得更好,就需要去注意孩子的感受,儘量的激發孩子的積極能量。所以我們去見老師儘量私下去,別讓孩子在場,回家之後也有選擇的告訴孩子溝通的結果,比如說:“老師說他能看到你的優點和進步,老師給了一些建議,你看怎麼樣呢?”這樣孩子也不會感覺老師那麼可怕。

孩子在學校膽小如綿羊,回家狂妄似大灰狼,兩面派的孩子怎麼教

很多年看過一篇文章,那個孩子智商一般,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叫家長說:“這孩子可能智商有問題,你們最好去看看。”媽媽回到家之後跟孩子說:“老師說你很棒,學會了寫三個數字,如果你能多練習會寫的更好的。”到了小學老師叫家長說:“你們家孩子太成問題,肯定注意力有問題。”媽媽回家跟孩子說:“老師說你能安靜的在座位上做5分鐘了,如果你能堅持的更久一些會更好。”後來這個孩子順利的上了高中和大學,他回憶母親回家後的眼淚跟自己說的話,他說自己的成就都來自於母親對他的期望。

孩子就是我們口中的樣子,面對孩子我們真的是需要慎言慎行的,尤其是跟老師溝通的狀況我們儘量換一種積極的語言跟孩子說會更好。

如果您的孩子在學校或者生活中面對別人緊張的說不出話,而在家卻肆無忌憚,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去要求他要做到我們想象中的樣子,甚至因為沒做到而去責怪他。我們需要先試著去理解他,跟他多交流,去傾聽並理解他想表達的東西。

如果孩子因為害怕,而不敢發言。我們需要給他情感上的支撐,比如當他遇到困難的時候,幫他一起出主意,給他建議。而不是簡單的命令他去怎麼做,我們要肩並肩的站在孩子一邊。

當我們因為孩子表現不好,需要去跟老師交流的時候。我們需要作為孩子情感的過濾器,先跟老師的意見,然後有選擇去跟孩子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