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真香:傳說能招引仙鶴的道家靈香


降真香:傳說能招引仙鶴的道家靈香


祭天、通神、避邪等道教儀式都離不開香。在道教文化中,降真香是最具有“神性”的香料,焚之可招引仙鶴,《列仙傳》雲:


燒之感引鶴降,醮星辰,燒此香甚為第一。


朱權《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稱降真香:“乃祀天帝之靈香也”;《法海遺珠》“告斗香”條載:“沉檀箋乳雖妙,然自是海外石壁之氣,難以告真,更以降真香尤妙”。


降真香:傳說能招引仙鶴的道家靈香


唐代時,降真香成為文人雅士爐中的佳品。白居易《贈朱道士》:“盡日窗間更無事,唯燒一炷降真香”;薛逢《題春臺觀》:“垂露額題精思院,博山爐嫋降真香”。


降真香因產地不同分為番降與廣降,番降為南番諸國所產,廣降為中土所產。《海藥本草》中認為三佛齊所產的“番降”氣味清遠,品質最佳。


降真香還有一別名——紫藤香,宋人王鎡《紫極宮》中提到的紫藤香就是此香:


拜章臺上月如霜,雲溼闌干面面涼。

道士醮歸秋夜淨,滿身薰得紫藤香。


降真香:傳說能招引仙鶴的道家靈香


宋代文人焚燒降真香比較講究,南宋鄭剛中《降真香清而烈,有法用柚花建茶等蒸煮,遂可柔和,相識分惠,爇之果爾,但至末爨,則降真之性終在也》:

南海有枯木,木根名降真。

評品坐粗烈,不在瀋水倫。

降真香氣味清烈不適合直接焚燒,須經過加工使其香氣柔和一些,《遵生八箋》載:“降真香紫實為佳,茶煮出油,焚之”,宋人常用的方法是用香花薰制降真香:

高人得仙方,蒸花助氤氳。

瓦甑鋪柚蕊,沸鼎騰湯雲。


降真香:傳說能招引仙鶴的道家靈香


鄭剛中詩言用清芳的柚花與降真香同蒸,詳細的制香方法,與張世南《遊宦紀聞》中朱欒花薰制降真香大致一樣:

以箋香或降真香作片,錫為小甑,實花一重,香骨一重,常使花多於香。竅甑之傍,以洩汗液,以器貯之。畢,則徹甑去花,以液漬香,明日再蒸。凡三四易,花暴幹,置磁器中密封,其香最佳。

通過薰制讓降真香沾染上花香味,這一獨特的制香方式,讓宋人的香爐中花香濃泛,有時嗅到自然的花香,會讓人誤以為是在燒香,楊萬里《出蛺》:


瓶裡柚花偷觸鼻,忽然將謂是燒香。


降真香:傳說能招引仙鶴的道家靈香


可用來蒸制降真香的香花,不止柚花、朱欒花,自然界中的香花都可以此法蒸制。《陳氏香譜》“花薰香訣”中還提到“採橘葉搗爛,代諸花燻之”。

蒸花的過程,類似今天以蒸餾法提煉香花中的精油,宋人把蒸餾精油與薰制降真香合為一事,如同把整個春天都蒸入在香中。


焚燒此法制作的薰香,感覺如行走春天的山間小路上,所謂草木真天香,應該就是如此了。


降真香:傳說能招引仙鶴的道家靈香


降真香也是非常好的合香材料。《列仙傳》載降真香“得諸香和之則特美”。古人和香常用南番諸國產的番降真,古香方“宣和內府降真香”、“清心降真香”、“降真香”等,使用的都是番降真:

番降真香(切作片子), 右以冬青樹子布單內絞汁浸香蒸過,窨半月燒。

——降真香

此香為合香方,以番降真香與冬青子兩味香料製作,冬青子也叫女貞子,是女貞樹的果實,香氣極清烈。冬青子在合香中的作用類似麝香,能發眾香、增加香氣的擴散力。


降真香:傳說能招引仙鶴的道家靈香


降真香因其香氣特點,也被古人用來製作花香味的薰香,宋人比較推崇的梅花香與木犀香,都有以降真香為主香的香方。

降真香四兩、臘茶一胯,右以茶為末,入井花水一椀,與香同煑,水乾為度,篩去臘茶,碾降真為細末,加龍腦半錢和勻,白蜜煉熟捜作劑,作丸如雞頭大或散燒。

——黃亞夫野梅香

野梅香以降真香為主香,用臘茶煮降真香去油,並用龍腦髮香、增添幽涼感。與沉香為主製作的梅花香比,野梅香還是若甜膩些,不如沉香製作的梅花香清涼。


降真香:傳說能招引仙鶴的道家靈香


降真一兩、檀香一錢(另為末作纏)、臘茶半胯(碎),右以紗囊盛降真香置磁器內,用新淨器盛鵝梨汁浸二宿,及茶浸,候軟透去茶不用,拌檀窨燒。

——木犀香

宋代木犀香大多都使用真桂花入香,此香以降真香、檀香模擬木犀(桂花)的甜潤,用鵝梨汁浸潤降真,能夠增添降真香的清潤。

降真香:傳說能招引仙鶴的道家靈香

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箋》中將香歸類為幽閒者、恬雅者、溫潤者、佳麗者、高尚者等,不同類型的香應用於不同的生活情境。


降真香屬於香中幽閒者,焚之可以清心悅性。高濂《遵生八箋·起居安樂箋》記載,文人雅士們在梅花紙帳中要焚紫藤香(降真香的別名),“左設小香幾,置香鼎燃紫藤香”。

此處的紫藤香,可能是單品降真香,也可能是以降真香為主香的合香,明代《晦齋香譜》中有一首紫藤香方,以降真香、柏子製作:

降香四兩、柏鈴三兩半,右為末,用柏泥、白芨造。

——紫藤香


降真香:傳說能招引仙鶴的道家靈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