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大家範振緒

書畫大家範振緒

杜樹澤

書畫大家範振緒

範振緒出生在北京,幼年隨父母一起生活,深受傳統文化薰陶,喜好書畫。少年時期父親去世,範振緒跟隨母親樓太夫人回到故里靖遠,得其精心教誨,家學功底深厚。範振緒秉承父母靈氣,善於觀察物象並予表現,其繪畫天賦較早顯露,加之舊式教育理念,注重琴棋書畫等傳統科目的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使範振緒有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打下了堅實的書畫基礎。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範振緒參加府試而考中舉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範振緒參加了在開封舉行的癸卯科殿試,中得進士,被選任清廷工部主事。兩年後,又被派往日本留學,成為甘肅籍最早的五位留學生之一。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學成回國,初任法部主事,次年任河南濟源縣知縣。

民國時期,由於時局多變,社會動盪不安,範振緒經歷著他人生中最為漂泊不定的時期。民國初期,他曾擔任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河南孟縣知事等職,去職後寓居北京,從事字畫鑑定和書畫創作,藉以謀生。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回到蘭州,受聘為甘肅省國民政府顧問兼省禁菸委員會委員長,後又受聘移居武威,任教達十年之久。

期間,範振緒與近代著名學者劉爾炘交往頗深,引領形成以裴建準、水梓、楊思、牟月秋、馮國瑞、魏振皆等隴上文化名人為主要成員的文人書家集群,以其深厚的國學底蘊,紮實的書法功底,鮮明的個性風格,厚積薄發,縱情筆墨,推動了中國繪畫和書法藝術在西北的傳承弘揚,成為甘肅書畫藝術事業繁榮進步的一個里程碑。

範振緒存世繪畫作品以山水居多,僅有少數佛像及人物畫。根據其現存世山水畫作品的彙總情況,大致可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三個階段。

早期(1872年~1911年) 範振緒早年由於忙於科考,沒有太多時間用於繪畫,故其早期作品存世不多。現今所能見到的範振緒較早作品,是其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赴日本留學之前作於北京的一幅紈扇,以及在日本京都贈與朋友的一幅扇面山水,僅從這兩幅作品來看,其紮實的繪畫功底已初現端倪。

中期(1912年~1941年) 民國初期,範振緒開始以大量精力投入繪畫創作。當時北京畫壇仍受清代“四王”(王時敏、王翬、王鑑、王原祁)影響,範振緒學習山水畫便從取法“四王”入手,不斷心追手摹,水墨設色並用,通過對原作形神的把握,以嚴整細謹、乾淨利落的筆墨,靈活多變的運筆,濃淡相宜的墨色,來表現自己對明清山水“正統畫派”藝術特點的理解與把握。

經過對“四王”的學習研究,範振緒的山水繪畫,不論從筆墨功底,還是構圖乃至藝術格調,都有了一個新的認識高度。中國山水畫源遠流長,時稱北平的北京又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在濃郁的文化氛圍中,範振緒的稟賦及其深厚的傳統文化學養得到極致發揮,他的繪畫視野變得宏闊,已不滿足於僅臨摹“四王”而得以“神似”。他的山水畫,從先前的取法清“四王”入手,進而師宗“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上溯至宋、五代,遍臨歷代山水畫名家名作。

範振緒對師法自然的北宋畫家范寬崇愛有加,其臨摹之作《溪山行旅圖》以描繪崇山峻嶺、巨石飛瀑、頂天立地的構圖,表現雄偉壯觀的山水景象,並題寫“不師於人而師於物,不師於物而師於心”、方能“千巖萬壑,揮毫自如”,表明了自己對山水畫藝術的透徹感悟。張大千觀此圖後,情不自禁揮筆題字,引用昔人評黃公望畫“峰巒渾厚、草木華滋”之語來評贊。

晚期(1941年~1960年) 這一時期,範振緒的繪畫創作進入巔峰時期。從寓居武威開始,其主要活動於武威、蘭州、靖遠諸地,現今存世的大部分作品均為這一階段所創作。其間,範振緒除堅持其終生未間斷的臨摹學習外,還以河西風情為題材創作了大量作品。由於早期遍臨歷代名家名作而打下了良好的繪畫基礎,其晚期的作品融百家之長,逐漸走向成熟而自成一體,其畫作筆墨變化豐富,文氣十足,境界高邁,深得文人畫精髓。

範振緒晚年所繪山水,雖有繁複、疏間之分,但都注重突出主題,妥帖處理賓主關係,並強調虛實相生,錯落有致,如《松山圖》,景色繁複,但通過山與雲、石與泉的穿插,重山疊嶂的凝重與曲折高旋的山勢之靜動對比,使畫面絲毫不見迫塞。《雪景圖》景色又極為簡疏,然諸景又相互銜接和呼應,使虛曠的雪景顯得充實。範振緒繪畫的造景,不論高山大川,還是平遠小景,都具有平淡自然、質樸無華的文人氣質,並寓意蓬勃生意和高雅真趣。

他的筆法主要汲取了董(源)巨(然)、元代畫家及清“四王”的圓潤、勁健和含蓄,以中鋒用筆為主,時見松秀的幹皴,輕淡的勾線,並多放逸寫意之筆。其筆法剛中有柔,蒼中帶秀,尤其在表現西北題材的作品中靈活運用,既表現了西北地貌蒼茫渾厚的特色,又不失北方山水靈動與潤澤的神韻,也避免了一些描繪西北山水的畫家慣常表現的外露彪悍、粗頭亂服、缺乏文韻的風氣。

1957年,範振緒領銜主筆,與郝進賢、吳紹鏞、馬文江、郭維屏、米瑛等書畫名家一道,精心繪製完成了《紅軍長征圖卷》(甘肅段)巨幅國畫長卷,在蘭州舉辦預展後送到北京,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八一”建軍節30週年美術作品展覽。這幅畫長達36尺,創作有正、副兩卷,開了甘肅巨幅畫創作的先河,第一次將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形象表現在藝術作品上,在甘肅美術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範振緒的山水畫作品,以水墨為主者數量居多,墨色滋潤,尤喜歡濃墨點苔,水墨濃淡變化適度,極具層次感,於凝重中見清澈,設色多施以輕淡的淺絳,在水墨中更添清雅、蒼潤之致。他一生繪畫創作頗豐,多散於民間收藏,縱觀其所有作品,傳統繪畫風格及文人情懷始終貫穿於其中。

範振緒的人生經歷富有傳奇色彩,他是學養深厚的文人畫家。他畢生都在追尋中國曆代繪畫名家的墨跡,其山水畫藝術造詣精深,無疑為自己確立了甘肅畫壇承前啟後的歷史地位。

書畫大家範振緒


五泉山圖 範振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