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島湖 ” ?原生態鸚鵡村,雲南這個地方真美!

雲南糯扎渡:藏在瀾滄江中的“千島湖”


“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聽說瀾滄江上的糯扎渡水電站庫區,每當水位上升到最高程時,庫區那些大大小小的山就會形成千島湖的意境,我帶上無人機決定一睹她的芳容。


“千島湖 ” ?原生態鸚鵡村,雲南這個地方真美!



乘車出了普洱市,沿思瀾公路前行,但見青青蒼蒼起起伏伏的山,忽濃忽淡地融在一團團雲霧裡。

糯扎渡庫區離普洱市90多公里,那是一片水平如鏡的遼闊水面,它綿延一直伸展到遠處淡藍色的山腳下,而且湖水竟是這般綠,綠得如此純淨如此溫柔,湖面上的小山,如少女般靜靜躺在碧波中。

“千島湖 ” ?原生態鸚鵡村,雲南這個地方真美!


糯扎渡電站位於瀾滄江下游普洱市思茅區和瀾滄縣交界處,是瀾滄江下游水電核心工程,作為雲南省大型水電站,是實現國家資源優化配置,全國聯網目標的骨幹工程,也是實施“西電東送” 及“雲電外送”戰略的基礎項目。

我們乘坐小船從糯扎渡碼頭駛進碧綠的庫區。眼前山水就像一副水墨畫,濃淡相宜。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讓人感到心曠神怡。我用手機、相機拍下了這些美麗的一個個畫面。

“千島湖 ” ?原生態鸚鵡村,雲南這個地方真美!


“千島湖 ” ?原生態鸚鵡村,雲南這個地方真美!


小船撥開層層綠波快速前行,白色的浪花飛濺開來,形成圈圈漣漪向遠處擴散,彷彿要把你的思緒融入這透亮、醇厚的水波里,帶向更遙遠的地方。

“千島湖 ” ?原生態鸚鵡村,雲南這個地方真美!


“千島湖 ” ?原生態鸚鵡村,雲南這個地方真美!


“千島湖 ” ?原生態鸚鵡村,雲南這個地方真美!


據船老大說,前幾年大壩合攏後,有不少靠近水邊的良田被淹沒,為支援國家建設,好多家庭含著淚水一步三回頭地離開了曾經孕育、繁衍、世代棲息的故鄉,搬遷到了離水庫較高的地方居住。

當然,電站蓄水後,也給當地村民帶來了新生活的生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少家庭買了小船搞起運輸和網箱養魚,走上了致富的路子。

“千島湖 ” ?原生態鸚鵡村,雲南這個地方真美!


時值中午,太陽當頂。小船左右穿行在一座座小山相連著的水道,當行至一座已經淹沒大半截的山頭前,我讓船老大將船停在水中間,在甲板上啟動無人機,當無人機上升至最高限500米時,透過顯示器可見,太陽照在湖面上,湖面波光粼粼,閃著金光。幾座小山形成的小島,猶如真的“千島湖”。

雲南糯扎渡的“千島湖”雖比不上浙江千島湖那樣秀氣,但這些島形態各異,更顯出大氣和高山的品質,這是雄渾的橫斷山和磅礴的瀾滄江造就的結果,這些大大小小的島,面積大的1000多畝,小的也有300多畝,有的似少女臥波,神龜漫步,有的似犀牛望月,蛟龍出海,可它們都具有云南人大山一樣坦蕩,大山一樣胸懷,大山一樣的堅強性格。

“千島湖 ” ?原生態鸚鵡村,雲南這個地方真美!


糯扎渡的“千島湖”真美啊!美在它的堅韌,美在它的優雅和平靜,更美在它的壯麗。

芒壩鸚鵡村


芒壩村是思茅區思茅港鎮茨竹林村轄區的一個布朗族寨子,位於糯扎渡自然保護區邊上。

“嘎!嘎!嘎!”

天還未完全亮開,棲息在村子四周大樹上的鸚鵡相繼鳴叫起來,聲音尖利猶如哨音穿過濃霧在村子上空散開,就像部隊的起床哨,準時從未間斷。鸚鵡叫了,大樹下村子裡的人醒了,窗戶透出光亮,炊煙裊裊升起,鸚鵡村新的一天生活開始了。

“千島湖 ” ?原生態鸚鵡村,雲南這個地方真美!


一個名不經傳的小村子,只因幾百年來數百隻鸚鵡棲息在村裡大樹上,人鸚和諧,共融共生,鸚鵡村因而得名,這就是普洱市思茅區茨竹林的芒壩鸚鵡村。

這是隻有50多戶布朗族人家組成的小村子,房子依山脊而建,村子東南西北面30幾棵大榕樹將村子包裹在中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生態村。

“千島湖 ” ?原生態鸚鵡村,雲南這個地方真美!


鸚鵡村離普洱市100多公里,隸屬於思茅區茨竹林村管理,從那瀾到芒壩需要一個多小時的路程。過去到芒壩不通公路,村民出行真是艱難。如今,修通了水泥路,鸚鵡村拉近了與外界的距離。自從通了水泥路,鸚鵡村生活大變樣,村民種植的農作物,養殖的牲畜和種植的經濟作物咖啡、甘蔗等能很快運出山。村民收入增加了,改善生活和居住條件成了村裡頭等大事,村裡家家戶戶蓋上了新房,個別家庭還蓋起了四層高的樓房,這個曾一度被認為貧窮、落後、愚昧的布朗族村寨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千島湖 ” ?原生態鸚鵡村,雲南這個地方真美!



說起鸚鵡村,今年71歲的王老爹最有發言權,據老人回憶,他祖上老家是普洱人,不知是哪個朝代,什麼原因遷徙到了這裡定居。從他這代算起已是第九代了。他的家住在村中靠西北邊的位置。自打記事起,家門前的大榕樹上就棲息著不少的鸚鵡。王家有祖訓:“凡我族人,要視鸚鵡為吉祥鳥、幸運鳥、神鳥,要善待,不得上樹掏窩,捕殺,不得家養販賣,撿到幼鳥要放生”。王老爹說,“布朗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但這樣的祖訓,一直傳了下來。


“千島湖 ” ?原生態鸚鵡村,雲南這個地方真美!



據當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人員介紹,棲息在這裡的鸚鵡沒有一個確切的數據。按照行業、專業的角度統計,在400只左右。這種鸚鵡學名叫大紫胸鸚鵡,或叫鸚哥。灰色腳,頭胸紫蘭灰色。雄鳥眼部周圍額頭呈淡綠色,上嘴為紅色,下嘴為黑色。雌鳥嘴全黑。前頂冠無藍色,中間尾羽為藍色,叫聲嘎嘎嘎,為高音哨聲。體長50釐米,以堅果、樹葉、穀類、玉米為食。分佈在雲南西南片區或瀾滄江流域。大紫胸鸚鵡是國內體型最大的一種鸚鵡,羽毛豔麗,姿態優美,善於模仿人講話,常被人捕捉作為寵物飼養,造成局部地區瀕危,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棲息在芒壩鸚鵡村的這些大紫鸚鵡,因在糥扎渡自然保護區邊緣地帶,近幾年來,保護區管理單位介入後,在宣傳保護鸚鵡的同時開展鸚鵡生活習性課題研究。

鸚鵡村因鸚鵡而得名,因鸚鵡而興旺。據保護區管理人員介紹,鸚鵡村生態環境好,村周圍的這幾十顆大樹為鸚鵡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生活環境。多少年來,鸚鵡與村裡的人和諧相處,成為當地一景。每年約有3到4000的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到這個地方觀光、拍鳥。就在我們到達鸚鵡村的當天,一位山東的攝影家帶著老伴和孫子,千里迢迢來到鸚鵡村拍攝。

關於鸚鵡村來歷,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幾百年前普洱地區發生了瘴氣瘟疫,遠離普洱的布朗山寨也難逃厄運,就在人口即將滅絕的時候,是兩隻鸚鵡叼來了神奇的草藥治好了溫病,挽救了布朗山的人。從此,布朗族信奉鸚鵡為神鳥,加以保護。

“千島湖 ” ?原生態鸚鵡村,雲南這個地方真美!


說鸚鵡是神鳥,一點兒也不為過。王老爹說,1988年瀾滄大地震發生的那天晚上,樹上的鸚鵡遲遲未歸,天黑了才陸陸續續回到樹上,但一直叫過不停,那時沒有防震意識,村裡的人都不在意,只有那些好奇的人才會多留意點。鸚鵡吵得大家不能入睡,不久,大地搖晃起來,受到驚嚇的鸚鵡慘叫著飛入寨子對面的保護區深處,大家趕緊跑出家,儘管村裡有房屋受損,但沒人受傷。大家才意識到,原來鸚鵡一晚不睡,是要發生地震,鸚鵡再次挽救了布朗山寨的人。從那以後,村裡的人對保護鸚鵡的意識更強了。

“千島湖 ” ?原生態鸚鵡村,雲南這個地方真美!


前幾年,有個年輕人上樹將樹洞裡的小鳥偷了拿去賣,受到村裡人的譴責、處罰。但更多的是有愛護小鳥的善舉。王老爹家離大榕樹最近,他不會輕易讓人上樹去驚擾鸚鵡,每當鸚鵡繁殖期他都會觀察鸚鵡變化情況。有一次一隻即將離巢的幼鳥不慎從樹洞上掉了下來,王老爹兒子見狀,將小鳥小心地拿回家,給它治傷,餵食,精心照料幾周後便將小鳥放回到樹上,回到父母身邊。鸚鵡村人愛鳥護鳥的事還上了央視,成為當地美談。

對攝影愛好者來講,沒有比芒壩鸚鵡村更好的拍攝條件了。村裡周圍全是大榕樹、菩提樹。鸚鵡反覆在這些樹上覓食棲息,只要在村民的房前屋後或陽臺、屋頂就能拍出不錯的作品。尤其是王老爹家屋頂離大樹僅幾十米,是整個村子最佳的拍攝位置。

“千島湖 ” ?原生態鸚鵡村,雲南這個地方真美!


為了方便拍攝,王老爹沒有在屋頂堆放什麼雜物,一般上去十個人的機位沒有問題。鸚鵡早出晚歸,最好的拍攝時機就是早上七點和下午的六點。按照鸚鵡的習性,目前差不多已進入求偶期,所以能拍到雄鳥給雌鳥度食,求偶、交配和雄鳥之間爭奪的鏡頭。

在鸚鵡村拍片,布朗族村民非常友好,他們會主動邀請你去家裡做客,嘗一嘗在路邊剛剛釀製的小鍋酒。吃過晚飯後,隨著漸漸平息下來的嘎嘎的鸚鵡叫聲,圍坐在山寨火塘前,聽著布朗族老人講古老的故事進入夢鄉,等待你的將又是鸚鵡村新生活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