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龍潭公園歡快的"傘頭秧歌"扭起來


"傘頭秧歌",為中國北方眾多社火秧歌中的一種,因以手執花傘者領頭舞蹈和演唱秧歌,故稱"傘頭秧歌",其主要產生並流行於呂梁臨縣、柳林、方山、等晉西縣市和陝北黃土高原。

傘頭秧歌的最初功能是向神靈祈福和驅鬼逐邪,歌舞的目的是娛神祈豐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秧歌的娛神功能愈來愈淡化,漸漸演化成為一種全民性的歌舞活動。

不知何時,這一民間活動也開始向著城市發展,就在太原市的龍潭公園,也有了這麼一支傘頭秧歌隊,市民們每天在這裡開心起舞。

傘頭秧歌之所以有此稱謂,全在於秧歌隊中有一舉足輕重的角色──傘頭。傘頭是一支秧歌隊的統領,其主要職責是指揮全局,帶領秧歌隊排街即興表演。

歡樂秧歌扭起來

歡樂秧歌扭起來

歡樂秧歌扭起來

歡樂秧歌扭起來

歡樂秧歌扭起來

歡樂秧歌扭起來

歡樂秧歌扭起來

歡樂秧歌扭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