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國做電商,如何做到估值近10億美金?

接下來你將看到:

1.東南亞又一家獨角獸出現

2.找到市場痛點,資本必趨之

3.泰國電商市場介紹


在泰國做電商,如何做到估值近10億美金?


又一家獨角獸,還是電商

總部在泰國的東南亞電商企業Zilingo在2019年2月12日宣佈完成了新一輪2.26億美元的D輪融資,成立3年多時間的Zilingo在短短的時間裡一共融資3.08億美元,股東囊括了全球多個最頭部的資本,包括紅杉印度,淡馬錫新加坡主權基金,德國Burda和Sofina, 新投資者包括EDBI(新加坡經濟發展局的企業投資部門)。

這樣的融資速度和體量在東南亞只有Grab、Go-Jek和Lazada幾家地區巨頭完成過。難怪美國科技媒體TechCrunch在關於Zilingo的報道里開篇就給它冠以“東南亞下一家獨角獸”的名號,而其估值也接近10億美金。

小羅盤在10個月之前就報道過這家企業的C輪融資情況(詳情請戳: ),當時的Zilingo成功從以Sofina為首的幾家投資機構那融得了5400萬美元,而Sofina是印度最大電商Flipkart旗下時尚電商Myntra 的投資方。


假裝自己是大賣場的供應鏈服務商

也許很多不瞭解Zilingo的人可能會以為它就是的大賣場,包括京東支持的時尚電商Pomelo(Zilingo的主要對手之一)的創始人也曾經公開對媒體表示Zilingo不過是一個交易平臺,專門做撮合交易的業務,賺點佣金。如果只是這樣,哪能對得起Zilingo“準獨角獸”的估值?

Zilingo創始人兼CEO,Ankiti Bose表示Zilingo真正發力點不是B2C電商,而是2B的供應鏈賦能者,業務的關鍵是要通過數字化來升級傳統零售商和品牌,深耕供應鏈,由線上銷售到提供後端技術支持和服務。

這些服務包括貨物管理、物流配送、營銷推廣、數據分析、金融服務、B2B的銷售與採購等,而Zilingo本身則從每筆成功的交易中收取費用。簡單來說就是幫助中小賣家們進貨、賣貨和管理的服務。去年C輪剛結束時,B2C業務佔總收入的40%,而如今只佔不到25%,供應鏈深化服務已經佔了超過75%。


在泰國做電商,如何做到估值近10億美金?

Zilingo的CEO,CEO Ankiti Bose


泰國是東南亞電商的溫床?

除了今天通過D輪融資大出風頭的Zilingo之外,泰國過也不失其他類型的電商相關企業。

前面提到的Pomelo也是時尚電商領域的黑馬,主打“品牌價值”和“新零售”。2017年,“世界的京東”看上了總部位於泰國的時尚電商Pamelo,同年11月完成了1900萬美元由京東領投的B輪。

當然還有不得不提的東南亞“寶尊”aCommerce,也是起源於泰國,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了地區裡最有潛力的電商代運營企業,成立5年多融資超過1億美元,覆蓋泰國,印尼,印尼,菲律賓和新馬市場,最近聽說已經進入了越南,股東包括國際投資巨頭KKR。

網購發達的泰國背景下,產生了許許多多叱吒東南亞市場的電商企業,彷彿在面對零散的東南亞市場時,發源於泰國的企業都有著橫向擴張的“特長”。

泰國不僅是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是東南亞擁有互聯網用戶最多的國家之一,5700萬互聯網用戶,佔總人口的82%。谷歌和淡馬錫發佈的一份2018年互聯網經濟報告指出2018年,電商是東南亞地區的互聯網經濟中增長最快的領域,預計到2025年,東南亞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1020億美元,其中泰國的電商市場規模將達到138億美元。

配合7點5度即將在曼谷舉辦的第二屆SEA-Commerce電商活動,我們整理除了泰國電商行業之所以能蓬勃發展的四大因素(現在恐怕只有三大因素):

1. 偏愛移動端的年輕網民

在這個擁有6900萬人口的國家裡,零零後(1900萬)佔居了人口的大多數,他們當中大部分人平均每週會有53.2個小時在線,位列東南亞之首,而且經常排在全球第一的位置。更值得注意的是,泰國5700萬的互聯網用戶裡,只有28%的人通過PC端上網,69%的人將智能手機作為上網的主要工具。此外,以移動設備為先的現象還體現在消費者的瀏覽方式上。大約15%的消費者通過智能手機查找產品信息,而只有7%的人在電腦上搜索。


在泰國做電商,如何做到估值近10億美金?

泰國,全球最愛上網的國家

在泰國做電商,如何做到估值近10億美金?

泰國互聯網用戶數據圖


2. 大量的外資湧入泰國

泰國的市場規模和潛力吸引了大量的外資。譬如,中國互聯網巨頭京東與泰國零售商Central Group強強聯手打造了泰國零售平臺JD Central,其中京東出資4.69億美元。


在泰國做電商,如何做到估值近10億美金?


與支付,物流,金融科技和食品飲料行業相比,電子商務是最受外資青睞的行業,僅2017年,該行業就進行了29輪融資。此外,隨著外資的大量注入,泰國很多本土的中小企業企業受到鼓舞,紛紛在電子商務、金融技術和人工智能(AI)領域大展拳腳。生活在農村地區的泰國人也因數字經濟而有了新的生機,泰國商務部加強了與阿里巴巴集團的合作,於2018年4月在天貓上開設了泰國大米和榴蓮旗艦店,提高了該地區農民的收入,雖然“上網買泰國榴蓮”只是電商宣傳的故事之一,但是卻足以展示了商品流通的渠道已經非常強大,以至於泰國的電商也可以將目光投射到更大的市場。


在泰國做電商,如何做到估值近10億美金?


3. 泰國的社交電商

泰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社交電商市場,51%的消費者將通過社交平臺,例如Facebook,Line等直接購物。與構建完善的網上商店相比,這些平臺為小型企業提供了一種高性價比的銷售方式。賣家通過社交平臺吸引追求個性化需求的買家,而買家也可以通過社交平臺直接與賣家溝通,增強彼此信任。從這一角度看,社交電商不失為一種雙贏模式。比如一家叫Page365的泰國本土創業公司,主要幫助小商家們通過各大社交渠道販賣商品。

該公司估計,泰國的社交商務每年價值超過4.71億美元。


在泰國做電商,如何做到估值近10億美金?


4. 泰國政府提出的 Thailand 4.0(不知道能不能按原計劃實現)

Thai4.0 是由泰國政府提出的一項倡議,旨在將泰國升級成一個智慧型高收入國家。其經濟模式將從生產向知識和服務轉變,力爭在未來十年裡泰國可以成為東南亞領先的數字中心。不過這樣的口號幾乎所有東盟國家都喊過,本來泰國很可能會排在新加坡之後完成產業升級。


在泰國做電商,如何做到估值近10億美金?


如果倡議能付諸行動,對於電商行業來說必然是好事一樁。基於這項倡議,泰國政府鼓勵私營和公共部門向市民提供電子商務服務。與此同時,政府還採取了名為Pracharat Internet11的措施,為遠地區的人民提供30 Mbps / 10 Mbps的上網服務,解決他們上網難的問題。 但如今泰國政局進入動盪時期:3月底將開始5年來的首次大選,這幾天更是出現了王室成員參選資格被取消的事件。因此國家政策加持力度是否能持續還有待觀察。


找到屬於自己的“小籠包”

小羅盤在以前的文章中用過一個比喻,中國市場就像是一個“大蛋糕”,食客們都在打著分更大份的主意,絕大多數企業都要做大做強。但是東南亞就像一籠小籠包,裡面有著不同餡的小籠包,味道不同吃法也不同,玩家最好能先吃透自己再去覬覦別人的(注:這個比喻對有強大金主的企業不適用)。而泰國在電商領域的表現可圈可點,已經開始對別的“包子”下筷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