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不再滿足阿里騰訊的愛,本地風投判斷竟然如此一致!

東南亞不再滿足阿里騰訊的愛,本地風投判斷竟然如此一致!


接下來你將看到:

創投媒體TechCruch和幾家東南亞風投聊了聊他們對2019年本地創投市場的預測。


前言

近年來,東南亞地區的風投數量大幅增加,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經濟增長和新興中產階級的出現。特別是智能手機的迅速普及後,粗略估算每個月有380萬人成為網民,根據谷歌和淡馬錫2018年的最新預測,東南亞的數字經濟在2025年將達到2,400億美元。

TechCrunch從數十家投資公司裡詢問了那些手握買賣大權的投資人們,2019年的前景如何。以下是他們的一些預測。


風投選手上場

東南亞不再滿足阿里騰訊的愛,本地風投判斷竟然如此一致!

Albert Shyy,Burda Principal Investments

今年上半年,各基金同行將繼續在東南亞大舉投資,但有可能其中一部分會因為經濟不景氣而在第四季度的時候收緊資金。我認為,上半年會看到很多公司抓住牛市在市場上融資。

在經歷了2018年的相對平靜之後,今年會看到東南亞再出現兩到三家新的獨角獸企業,比較值得關注的會是電子商務領域的一些整合。

小羅盤:靜靜等待新一輪的電商併購案,而且上半年的確出來了一隻獨角獸Zilingo。(詳情請戳: )


東南亞不再滿足阿里騰訊的愛,本地風投判斷竟然如此一致!

Willson Cuaca, East Ventures

2019年,印尼雅加達將超過新加坡成為東南亞初創資本“聚寶盆”,不管是交易數量還是投資金額上。

隨著印度尼西亞初創領域的升溫,區域內的種子和A輪基金將會以印尼為起始點發散到越南、馬來西亞、泰國還有菲律賓(按市場優先順序排列)。東南亞將出現兩個新的獨角獸。

小羅盤:算是看出來了,新獨角獸估計跑不了。


東南亞不再滿足阿里騰訊的愛,本地風投判斷竟然如此一致!

Rachel Lau, RHL Ventures


由於美聯儲的行動,北亞(日韓)的公司將從發達的美國市場和歐洲市場撤資,因此他們的資產流動性大大的提高了,這可以從最近東南亞獨角獸的融資活動中看出一點苗頭。最近Grab融資的投資者名單中,很明顯的就能看到北亞投資者,如韓國未來(Mirae),日本的豐田和雅馬哈。最近的一項統計數據顯示,東南亞創業公司85%的資金都流向了Grab和Go-Jek等獨角獸的口袋中,這一趨勢預計還將持續下去。因此,我們將看到早期公司更加專注於從自身業務中獲得現金流,這樣的團隊存活率更高。

東南亞城市化的發展將為中小企業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中國就是最好的證明。目前,只有12%的亞洲城市人口居住在大都市,而4%的人口居住在不到30萬居民的城鎮。新出現的公司將處於實體業務與線上業務之間的模糊領域。在過去一年左右的時間裡,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線下企業變成線上,越來越多的在線企業轉成線下。

小羅盤:2019年是獨角獸整合的一年,也是中小創企必須想辦法自力更生的一年。


東南亞不再滿足阿里騰訊的愛,本地風投判斷竟然如此一致!

Kay-Mok Ku, Gobi Ventures


“首箇中國出海的獨角獸誕生在東南亞。”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初創公司正在瞄準海外市場。背靠中國數十億美元的風投資本和強大技術團隊的支持,再加上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的磨練,這些中國企業家給東南亞消費者市場和產品開發帶來了最佳的實操經驗。

東盟獨角獸合併:雖然現在整個東盟地區擁有10個獨角獸企業,但同類別當中會出現重複的類型,這對於贏家通吃的市場來說這種發展是不可持續的。比如就網約車市場來來說,其中一家獨角獸正在忙於進行區域擴張的時候,另一家則專注於其本土市場範圍內的擴張來維持這種共存的平衡,不過東盟地區的獨角獸最終會相互廝殺,這個階段可能會演變為滴滴-快的這樣的局面。

東盟加入中國5G行列:未來的科技世界可能會分化為美國和中國兩個陣營。事實上,新興市場採用了基於小型支付的中國商業模式,並且都在使用那些預裝了中國手機應用的中國智能手機。接下來,5G將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重要因素,因為它不但影響智能手機和通用物聯網設備,還對自動駕駛等行業具有戰略意義。因此,中美貿易戰可能演變為技術戰爭,而東盟將被迫選擇陣營。

小羅盤:被“首箇中國出海的獨角獸誕生在東南亞”打動了。


東南亞不再滿足阿里騰訊的愛,本地風投判斷竟然如此一致!

Daren Tan, Golden Equator Capital


我們對東南亞人工智能和深科技領域的增長感到興奮。作為一個新興市場,東南亞關注點主要是面向消費者的科技,但我們開始看到,針對醫療和金融等行業的專有解決方案正在湧現。人工智能在減少對人力的依賴和節約成本上有很大的適用性。

大數據方面,針對企業效率優化和客戶趨勢分析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但鑑於2018年發生了多起備受矚目的數據洩露事件,東南亞人也將更加重視個人數據保護。但是由於這樣的大環境,能夠收集、儲存、安全保管和分析數據的工具將更受關注。

我們看到來自北亞的投資機構基金越來越多。到目前為止,主要是騰訊和阿里巴巴等中國科技巨頭在深挖東南亞市場,但近來可以看到韓國和日本機構也更加重視在東南亞地區的投資了。

小羅盤:對於北亞資本的動向跟RHL Ventures的Rachel一致,看來日韓資本有極大可能不甘示弱於中國資本,在2019年即將進入東南亞的創投市場,再也不會只看到軟銀這樣的巨無霸了。


東南亞不再滿足阿里騰訊的愛,本地風投判斷竟然如此一致!

Kuo-Yi Lim and Peng T. Ong, Monk’s Hill Ventures

北美網約車Lyft和Uber宣佈在2019年上市為其他區域網約車玩家開闢了資本退出的先河,但也給他們帶來了壓力。他們被要求在其網約車項目中展現出同樣的經濟效益。就此,區域網約車玩家會重新審視他們定位,通過其他方式展示其價值,因為網約車業務可能永遠無法實現盈利,這就是所謂的“盈利不夠價值來湊”

由於中美貿易戰,現在普遍的一個常態是——世事恆變,企業必須為更壞的情況做好打算。不過在短時間內,東南亞市場會受益於貿易戰,因為在中國、美國的公司已經將東南亞視為中立地區。這預示著投資大量湧入,為各行各業的創造了就業機會。而外國玩家擠破頭顱爭搶地位的同時,對本土龍頭企業的收購趨勢也在加劇。

小羅盤:一樣的為中美貿易戰喜憂參半,一樣認為外國資本大軍即將降臨。值得一提的是“盈利不夠價值來湊”這句話正好是之前小羅盤對Grab和Go-Jek發展路徑的判斷,簡直是不謀而合。(詳情請戳: )


東南亞不再滿足阿里騰訊的愛,本地風投判斷竟然如此一致!

Vicknesh R Pillay, TNB Aura


2019年,東南亞投資者從經驗中學習後投資也變得更加成熟,過高的估值將不再那麼常見。因此,我們確實在A輪/B輪中看到了由於缺乏早期資金而被低估的企業,同時我們預計,由於風險偏好降低和“從眾”心態,大多數風險資本投資將繼續投入後期公司(C輪及以上)的趨勢。

2018年,許多企業風險投資基金和創新項目迅速湧現,但到了2019年,面對動盪不安的市場放出的不利消息時,大型企業最可能作出的選擇時削減對初創企業的投資。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和對API連接的需求的增強,東南亞將會出現更多的SaaS初創企業和向SaaS商業模式轉型的熱潮。因此,我們預計物聯網和網絡安全的Saas公司的融資將會增加。

小羅盤:一句話,東南亞早期項目普遍比較便宜,但錢還是擠進後期企業。


東南亞不再滿足阿里騰訊的愛,本地風投判斷竟然如此一致!

Victor Chua, Vynn Capital


大融合——在不同行業和部門之間將會有更多的融合。就比如,線上旅遊平臺Traveloka進入了汽車租賃行業,印尼電商Blibli進入了旅遊業。旅遊平臺和飲食平臺,或者房地產平臺和汽車初創公司之間,都存在著很多的協同價值—接下來我們可能可以旅行到一個城市前通過綜合電商市場租賃公寓,或者可以從線上租車平臺租車。

同事,東南亞B輪/C輪融資渠道將增多,但早期企業融資難度則會加大——我們已經看到現在市場上出現了一些VC基金或者成長型基金,這意味著A輪/B輪企業現在有更多的渠道進行成長型融資。隨著市場的成熟,成長型基金之間的投資競爭將更加激烈,因為成長型基金的數量增長將遠遠超過處於成長型階段的公司。另一方面,處於早期階段的公司數量在持續增長,但由於機構所擁有的現有投資組合已經足夠成熟,關注早期的基金不會像更後期的基金那樣受追捧。

小羅盤:前面的大融合的確可以看出端倪,但是最後提到的關注早期的基金髮展不如關注後期基金的結論有待商討,如果早期項目對資金的需求加大,同時項目數量持續增長,那麼標的和項目估值都會趨於健康,屬於更長線的價值。


結語

總的來說,本地風投對東南亞市場的判斷相當一致,一共總結為幾點:

1. 獨角獸或者後期項目的融合將開始發生

2. 關注成長期的基金陸續會出現

3. 中國資本不再唱獨角戲,日韓資本入場


怎麼感覺阿里和騰訊終於等到了退出的機會,雖然他們不太可能退出。


文末大廣告:

7點5度電商主題活動“SEA-COMMERCE SUMMIT”泰國站即將在3月底於曼谷展開,屆時會有電商平臺、供應鏈、物流和其他上下游企業參加,船長們不要錯過這個東南亞電商獨角獸的溫床——泰國。感興趣的可以添加了解:


東南亞不再滿足阿里騰訊的愛,本地風投判斷竟然如此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