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農朋友!再不好好經營果樹,你真有可能被淘汰


果農朋友!再不好好經營果樹,你真有可能被淘汰


在運城地區生長量大,注意控水,多用一些腐熟的農家肥,促春稍,控秋稍,這樣成花容易。

樹一定讓吃飽,吃飽了多於的營養才能到花芽上。

控不解決根本問題,只有緩放,樹才能穩,不動剪才能成花。

自然優勢體現在直立生長,破壞了效益是暫時的,利用了效益無限期,倒傘理念就是利用自然優勢。沒有破壞,沒有強求,沒有平衡,只有利用。追求是正常的,過度追求,是不可以的。境界對人來說,是高度。倒傘追求自然,是高度。大家慢慢理解,效果每年遞增!

生長量大的地方不控水,虛旺條太多,成花難。依據當地的土壤氣候對樹的生理活動(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來綜合管理,才能獲得好的結果。

地域原因有影響。

拉枝是解決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的途徑之一,最有效的方法。

不一定,拉枝是破壞。

果農朋友!再不好好經營果樹,你真有可能被淘汰

這是拉枝效果,今年在翼城改了好多這樣的老果園。

翼城位置優於運城。海拔高。氣候不一樣。

我觀察,在我們翼城高海拔區,第二年春稍就是飽花芽,但是底海拔區第三年秋稍部位才有五茬枝果胎,後部才能形成花芽。

氣候影響挺厲害,大環境影響必須要考慮進去,照抄照搬不一定成功。

在咸陽,今年秦冠套紙袋一畝地賣兩萬多塊錢。沒有水澆條件。多年澆不上水。

海洋氣候,山地氣候,丘陵氣候,平原氣候,區域小氣候。對成花結果品質都有影響。

大環境不好,可能有一部分果農要淘汰。

我認為果業的財富是掌握在20%的種植戶,李志良老師也好,王秀軍老師也好,等等都是果業之棟樑,對中國果業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去年上海有個果商來找我採購膜袋1.2元的。如果是畝產能達到10000斤,就是每畝12000元,去掉投資沒畝4000元,果農每畝收入在4000-8000就淘汰不了,因為中國底消費人群很多。

但是不是所有果農不可能都悟會,如果都是張玉清老師每畝18000斤,對果業來說是災難。

不會。如果都能達到高產的話,那會節約很多的土地去幹別的。去生產糧食甚至去栽樹,變成鬱鬱蔥蔥的森林。所以果園高產並不會是災難。但果園如果真是大規模高產的話,有部分果農就要失業,那些不適合種植果樹的果農就要改行,或者離家去尋找別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