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產業鏈中國產糧大省向“精深”問發展

向精深加工問發展,黑龍江的糧食產業正在向產業鏈的縱深方向延伸,越來越多的糧食加工企業產品因精深加工在市場中佔有主動權,進軍國際市場。

“黑龍江是糧食大省,圍繞‘糧頭食尾’、‘農頭工尾’,謀劃生成精深加工項目,成為農業強省。”2019年,中國糧食大省黑龍江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這樣寫。

向精深加工問發展,黑龍江的糧食產業正在向產業鏈的縱深方向延伸,越來越多的糧食加工企業產品因精深加工在市場中佔有主動權,進軍國際市場。

黑龍江省富錦市位於中國三江平原腹地,這裡是“世界三條黑土地帶”之一,肥沃的土壤讓這裡成為中國有名的“糧窩子”,是玉米的主產區。正是看中這裡的玉米產量大,一家投資45億元的玉米深加工企業———富錦象嶼金谷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建在了這裡。一粒小小的玉米,經過精深加工,在這裡可以生產出澱粉、蛋白粉、玉米胚芽粕、玉米原油和噴漿玉米皮5種產品。

這家公司在黑龍江打造起中國糧食全產業鏈經營龍頭企業,通過糧食倉儲物流與深加工的優勢互補,促進農民餘糧就地轉化,提高糧食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18年,該公司精深加工玉米81.36萬噸,僅這一項營業收入就達16.44億元。

從2017年,中國開始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糧食產業充分發揮糧食加工轉化的引擎作用,培育全產業鏈經營模式,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

之後,黑龍江下發《關於深度開發“原字號”的若干意見》,又相 繼出臺《加快推進“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實施方案》等一系列的政策,以打造“加長版”產業鏈條為“引擎”,以發展精深加工為“助推器”,使黑龍江的糧食“原字號”加快由“頭”向“尾”延伸。

播下好種子,收穫好收成。與以前傳統的賣原糧不同,黑龍江越來越多的糧食加工企業就地對糧食進行精深加工,拉長了糧食產業鏈。

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川縣樺譽糧油有限責任公司內,因為精深加工,以前加工大米後被當做豬飼料低價賣掉的米糠,在這裡身價“躥升”。因為精深加工,米糠進入產業鏈的下一環,可以生產出米糠毛油、稻米油,還可以提取出一種叫做“阿魏酸”的物質,每噸的賣價高達94萬元。

2018年,這家民營糧油加工廠生產出的15噸阿魏酸都被西班牙和法國搶購走,全年產值達3.2億元,其中精深加工產品的利潤額佔總利潤額的2/3。2019年,這家加工廠的阿魏酸預計產量將翻倍,達到30噸。

產業興則百業興。因為這家糧油加工廠效益好,企業就將糧食產業鏈向上延伸,與當地的玉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簽訂了稻米訂購訂單。

2017年,企業除高價收購稻米外,還在當地首創給合作社“二次分紅”12萬元,2018年,稻米種植訂單從5734畝增加到11700畝,分紅也將翻番。因為一二產的融合,這個曾經快破產的合作社現在富裕起來,農民收入提高,幹勁十足。

種好糧,賣好糧。黑龍江作為中國糧食產量的第一大省,近幾年把“原字號”的精深加工作為該省第一支柱產業發展。

據統計,黑龍江省現有糧食加工企業1645戶,年加工能力1679億斤。其中,水稻加工能力934億斤,玉米加工能力325億斤,大豆加工能力165億斤。據最新數據顯示,黑龍江省糧食加工企業累計加工原糧545.6億斤,實現產品銷售收入781.2億元。

“精深加工正在提高黑龍江糧食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提高了糧食的附加值,越來越多的糧食精深加工的產品走入國際市場,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了主動權。”黑龍江省糧食部門一位負責人表示。

作者:XXX;來源:糧油信息網;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