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方的威尼斯 — 聊城

有“中國北方威尼斯”之稱的聊城,地處魯西平原,黃河與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明清時期藉助京杭大運河漕運之利,聊城成為沿岸九大商都之一,繁榮昌盛達400年之久,被盛譽為“江北一都會”。

中國北方的威尼斯 — 聊城

聊城是座歷史文化名城,也因此留下了不少值得一觀的地方。

曹植墓

曹植墓位於中國北部山東省東阿縣城南20公里處的魚山西麓。

光嶽樓

光嶽樓位於山東省聊城市古城中央。1988年,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北方的威尼斯 — 聊城

海源閣

海源閣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私人藏書樓之一,清道光二十年進士楊以增所建,總計藏書22萬。它與江蘇常熟縣翟紹基的“鐵琴銅劍樓”,浙江吳興縣陸心源的“皕宋樓”,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樓”合稱清代四大藏書樓。

獅子樓

獅子樓坐落在陽穀城區大隅首西南角,始建於宋景佑三年,為水滸旅遊線上重要景點。於2003年10月1日對遊客開放的獅子樓旅遊城為位於陽穀縣城中心。節日期間舉行大型的節慶和廟會等活動。

中國北方的威尼斯 — 聊城

下面這裡我要重點介紹一下,看過水滸的朋友,應該沒有不知道景陽岡的,打虎英雄武松揚名立萬之地,所謂“三碗不過崗”,說的就是這裡了。

景陽岡位於聊城陽穀縣城東(偏南)16公里張秋鎮境內。據《陽穀縣志》記,當年這裡岡阜起伏,草密林茂,人煙稀少,野獸出沒。

中國北方的威尼斯 — 聊城

今日的景陽岡已成一片沙岡,周圍炊煙裊裊。沙岡頂部正中,建有一座民族形式的廟宇,俗稱"武松廟",據傳始建於明代中期,後被毀。

現存古廟為1958年修建。廟前方有一幢刻有"景陽岡"三個大字的石碑,是我國當代著名書法家舒同所題。廟東二、三百米處,有一刻有"武松打虎處"的墨玉色石碑。

中國北方的威尼斯 — 聊城

聊城的美食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每一道美食都有著耐人尋味的故事。聊城優越的地理條件,也滋養出了很多傳統的特色美食。

呱嗒

沙鎮呱嗒,是一種煎烙的餡類小食品,聊城傳統名吃。創制於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曆史,已被收入《中國名吃譜》一書。個頭很大,有肉餡和雞蛋餡,香酥可口,價格實惠.製作技術精巧,味道鮮美。其餡料有肉餡、雞蛋餡、肉蛋混合餡(又名“風攪雪”)等多種。

中國北方的威尼斯 — 聊城

醬香雞

鼎香源醬香雞是以精選優質本地雞為主要原料,精心搭配三十八種天然香辛料,採用獨家醬藝經十五道工序精製而成,醬香雞油潤光亮,肉香酥嫩,醬味獨特,甜香鹹辣結合的凌厲精緻。

茌平大棗

也稱紅棗、大棗,是聊城市的歷史特產。主要產地為茌平縣博平鎮一帶,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聊 城、東阿、陽穀及黃河故道邊緣均有栽植。該棗形似圓鈴,皮色紫紅,較一般棗個大,肉厚核小,味美甘甜,營養豐富。

中國北方的威尼斯 — 聊城

聊城魏氏燻雞

聊城燻雞歷史悠久,經大運河遠銷京津和大江南北,深受食客歡迎。迄今,民間仍流傳著“東昌府”(今聊城)有三黑兒:“烏棗、香疙瘩和燻雞兒”的俗語。燻雞選取用外型豐滿、肉多、肥、嫩、體重2至3斤的一年左右無病活雞,先加工成扒雞,再在腹內裝入丁香、八角、桂皮、茴香等藥物,放入鋸木(木屑)煙火上熏製而成。

武大郎燒餅

始源於北宋景佑年間。始稱“炊餅”,後改稱“武大郎燒餅”。因古典名著《水滸傳》而名揚四海。武大郎燒餅金黃酥香,造型美觀,誘人食慾。

中國北方的威尼斯 — 聊城

最後介紹的這道美食——八批果子,可是我的最愛。

八批果子又名“八批餜子”。聊城傳統名吃,常見於早點。八批果子是一種油炸的小食品,因炸製成的果子分成八條,兩端相連,為橢圓型,故名“八批果子”。

吃八批果子,有“套”和“泡”著兩種吃法。套著吃是將燒餅夾上果子,用手一捏,邊喝粥邊吃,入口而化。泡果子另有一番風味,酥脆的果子泡到粥裡,由脆變韌,香味不減,再配以鹹香的小菜,滋味回長。

中國北方的威尼斯 — 聊城

通俗地說,就是把八根油條炸在一起,加工炸制流程、滋味和油條差別不大,八批果子從份量上並不是八根油條的累加,一個八批果子的淨重也就是2兩左右,和平時見到的一根大棒槌油條份量相似。

果子或餜子是山東、河北、天津等地對油條的俗稱,比如現在很多馬路邊上賣的“煎餅果子”,實際上就是煎餅卷油條。

按照聊城人的說法,八批果子是東昌府的名吃。

中國北方的威尼斯 — 聊城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過了濟寧,便是東昌”,聊城是聞名的運河古都。隋朝開鑿的京杭大運河北段的永濟渠流經聊城,元代時又開鑿縱貫聊城的會通河,大運河在聊城的全長達97.5公里。

因此,聊城自古就有大量的運河船工。油炸鬼傳入江北後,馬上就成為運河船工的首選。這是因為它是油炸過的,不容易變質,運河上跑船的時間長,方便攜帶,而且吃後“抗餓”,易於充飢,因此十分受運河船工的歡迎。

中國北方的威尼斯 — 聊城

又因為船工普遍食量較大,能吃能喝,二批的油炸鬼無法滿足食用要求,船工們就讓商家特意加工炸製成八批的。這種美食也從最初的果子點心,變成了日常的果腹面食,並漸漸傳入了運河兩岸的普通人家。

如今,已經找不到專門炸制八批果子的飯店,人們日常食用的全是二批、單批的油條果子,多數商家已不再炸制了。

中國北方的威尼斯 — 聊城

聊城是湖、河、城溶為一體的獨具特色的城市,被譽為“江北水城”。在這裡不僅可以在光嶽樓上觀天地,海源閣中閱古今,大運河上察興衰,還可以在古會館內感春秋,也因此,越來越多的遊人踏上這片熱土,訪聊城名勝、品水城名吃、感受水城之美,得到心靈的慰藉。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