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這座百年老橋異地遷移!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徵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經在宛溪河畔送別友人,在這裡寫下了被世人廣為傳頌的《送友人》一詩。別士橋也因為李白的這首詩而被人所知。

宣城這座百年老橋異地遷移!

士別橋基本拆除完畢

北門別士橋舊址的位置只剩下了一個深坑,只有橋西側的部分還有部分石制基址還沒有拆除完畢,拆橋時搭建的拱架還佇立在深坑裡,木質拱架上還留有拆橋時石頭摩擦的痕跡。在堆放石塊的地方,一些工人忙著從車上將石頭卸到對應的場地,還有工人正忙著拿筆在石頭上標記石頭的位置,很多石頭上都寫上了"東北1層1號"、"5層1東北"、"西北3"等字樣。這些寫在石頭上的字是用來標註拆卸時石頭的位置,這樣安裝的時候才能保證安裝回原來的位置。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還找到了原本在拱橋券劵頂刻有"別士橋"字樣的石塊。

宣城這座百年老橋異地遷移!

士別橋劵頂刻字

異地遷移後別士橋的位置,這是在北門閘口附近的一塊空地上。同時遷移的還有桃源橋,就在士別橋西側50米。

據市文物部門工作人員介紹,在北門附近有三處文物保護點被列入了不可移動文物名錄,包括了別士橋、桃源橋和三眼井。這三處文物在上世紀80年代的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就已經登錄在冊,屬於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複查對象,也是最貼近老百姓生活的文物古蹟,是老宣城的城市記憶,有著一定的歷史價值。

宣城這座百年老橋異地遷移!

工人正在對石塊編號

宣州區文物局負責人芮峰告訴記者,由於城市建設和河道拓寬,桃源橋和別士橋已經失去了原來作為橋樑的歷史功能,特別是別士橋在澄江路的路面下,已經不為人所知。根據有關要求,2019年初施工單位也已經根據工期安排對古橋的石構件進行編號和拆除工作,隨後將到新址按照原貌進行恢復。同時對於在北門棚戶改造施工中發現的豐樂橋,將在修繕後進行原址保護。

宣城這座百年老橋異地遷移!

原址保護的豐樂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