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三兄弟為什麼是“蜀得一龍,吳得一虎,魏得一狗”?

這個說法來源於南北朝劉義慶所著《世說新語品藻》的第四則故事,原文如下:

“諸葛瑾弟亮及從弟誕,並有盛名,各在一國。於時以為蜀得其龍,吳得其虎,魏得其狗。 ”當時諸葛家三兄弟各侍一國,但是三人能力有所不同,其中諸葛亮最高,諸葛瑾次之,諸葛誕最末,所以把三兄弟比喻為了龍虎狗三種動物。

諸葛亮三兄弟為什麼是“蜀得一龍,吳得一虎,魏得一狗”?

諸葛亮

諸葛亮是龍。他有“臥龍”的綽號,也是三種動物中唯一併不真實存在的,也有“超凡脫俗”的意思。 而看諸葛亮的一生,用龍來比喻可謂恰當之極。

《周易》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名為“乾卦”,《大象傳》對卦名的解釋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恰恰概括了諸葛亮一生不屈不棄,矢志抗魏的決心。

“乾卦”的六爻爻辭用龍做比喻,描述了龍成長的七個階段,又恰與諸葛相合。"潛龍勿用"對應諸葛亮躬耕於南陽;"或躍在淵"對應他嶄露頭角,出使東吳促成孫劉聯盟;"飛龍在天"對應他執掌蜀漢大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亢龍有悔"則指他見北伐無望,五丈原上內心不甘的無聲慟哭。

諸葛亮三兄弟為什麼是“蜀得一龍,吳得一虎,魏得一狗”?

龍生於江河湖海,縱橫於風雨雲端,但龍也有蒼老,終究抵不過自然流光。

諸葛瑾

諸葛瑾是虎。 猛虎雄踞山林,威風八面,卻困守一山,不思開拓。自保之才足矣,進取之心不足,用來形容諸葛瑾,再合適不過了。

及春水生,潘璋等作水城於上流,(諸葛)瑾進攻浮橋,真等退走。雖無大勳,亦以全師保境為功。——《吳錄》

黃初三年(公元222年)曹真率軍來討伐東吳,在與曹軍的作戰中,諸葛瑾有“全師保境”之功,這是諸葛瑾人生中唯一一次軍事上的成績。作為一名軍事統帥來說,這份成績單是不合格的,敵人進犯領地,卻只以爪牙之利,做“守山之虎”,能決勝于山林,卻不敢逞威於平陽,這是諸葛瑾永遠不能達到一流統帥的原因。

諸葛亮三兄弟為什麼是“蜀得一龍,吳得一虎,魏得一狗”?

後來諸葛瑾因資歷累官至大將軍,成為東吳軍方的頭號大佬,卻也因此說明了東吳在軍事上的無力。

諸葛誕

諸葛亮和諸葛瑾是親兄弟,諸葛誕是他們的從弟,也就是堂兄弟。

諸葛亮三兄弟為什麼是“蜀得一龍,吳得一虎,魏得一狗”?

諸葛誕是狗。此狗並非“走狗”,稱諸葛誕是狗不是對他的貶低,而是褒獎。諸葛誕的“狗”既是功狗,也是忠狗。

“高帝曰:‘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得走獸耳,功狗也。至如 蕭何 ,發蹤指示,功人也。’”——《史記蕭相國世家》

“功狗”的稱謂始於漢高祖劉邦,他曾經稱呼蕭何為“功人”,用來比喻他坐鎮中軍、運籌帷幄,稱呼手下的猛將們為“功狗”,用來比喻他們作戰勇猛、殺敵立功。所以後來人用“功狗”比喻功臣。 諸葛誕為曹魏平定了毋丘儉、文欽之亂,是他對曹家的功勞。

賈充與誕相見,談說時事,因謂誕曰:"洛中諸賢,皆願禪代,君所知也。君以為云何?"誕厲色曰:"卿非賈豫州子?世受魏恩,如何負國,欲以魏室輸人乎?非吾所忍聞。若洛中有難,吾當死之。"充默然。——《魏末傳》

賈充拿司馬家取代曹氏的可能性來試探諸葛誕,惹得諸葛誕勃然色變,厲聲說道:“如果魏國皇室不存,我將以死明志!”後來諸葛誕為反抗司馬家篡政,起兵造反,被司馬昭親自率軍平定。諸葛誕本人也被胡奮所殺,除了在東吳做人質的兒子,全族上下皆被司馬昭殺死。

諸葛誕忠於曹氏,在司馬家把控朝政時敢於站出來為曹氏說話,“忠狗”的名頭是當得起的。

諸葛家三兄弟,不管是在蜀、在吳還是在魏,都對自己侍奉的君主忠心無二,從沒有過背離之心,只是風雲變幻,三家竟然皆未完成一統,最後政權卻歸了司馬氏,只能說是世事無常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