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考試不給範圍的學校嗎?日本全都是

在我國應試教育發展得十分成熟,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在考前至少要經過兩到三輪的複習,還會有老師給你推算出考試範圍。補課班、練習題無處不在,這也使得我國學生的考試能力在世界範圍都受到認可。除去本國考試不算,就連託福、雅思、GRE等英語考試也能通過刷題、答題技巧,輕鬆獲得高分。但是如果你在日本參加考試,可能就沒有這些“捷徑”了。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人家壓根就不會給你範圍。


吐槽 | 你見過考試不給範圍的學校嗎?日本全都是



很多同學都問我EJU留考過後,怎麼複習學校的校內考題目(or大學院考試題目)?每每碰到這種問題,我都無法給出具體的答案。充其量告訴他們去學校官網查看過去的試題,從中得出結論,推測一下今年的出題方向。


吐槽 | 你見過考試不給範圍的學校嗎?日本全都是



先來說說學部的校內考,因為高中三年都不會涉及到專業知識的學習,所以校內考的內容被很多人擔心。其實日本大學學部的校內考內容,比較類似於我國大學的自主招生出題內容,內容比較注重靈活性,也根植於時事政策。這一類的題目旨在考察學生髮現問題、處理問題、提出自己構想的能力,而不是關心提出的問題,能否從根本意義上得到解決。

對於答題技巧,我個人的建議是,千萬別讓固有思維束縛住你,要敢想敢寫。例如,如何看待政府與民間政治團體的共處?這一問題,你既要從政府的角度出發,又要從民間團體的方向考慮問題。在答題的時候把自己假想成政府官員或是民間領袖,設身處地的談自己的看法。


吐槽 | 你見過考試不給範圍的學校嗎?日本全都是



這麼一來,根本沒有辦法去揣摩學校出題的規律,只能是平時除了學習日語數學綜合知識之外,還要多培養自己的思考能力。“臨陣磨槍”的宗旨是不適合日本留學生升學考試的。


吐槽 | 你見過考試不給範圍的學校嗎?日本全都是



而到了大學院的校內考,更是拿捏不好了。畢竟你經過了四年大學的專業知識學習,多少都會有些基礎,你就不可能再像學部考試時“天馬行空”式的發表想法,所有的答案都要經過深思熟慮,並且要加上以前所學的專業知識作為佐證。

記得當年小慄雨報考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課時,有這麼一道題:請舉例詳細的談論一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看到這題之後,我都樂瘋了,不就是高中政治的主觀題嗎?雖然大部分都忘掉了,但主幹部分還沒還給老師,自己再添油加醋的寫,最後的結果就是這題不合格。


吐槽 | 你見過考試不給範圍的學校嗎?日本全都是



究其原因,不能單單從哲學的角度來看待這道題。舉例代表了讓你自己寫出有關題乾的實例,然後自己通過佐證來解釋題幹部分。這相較於學部考試就多出一部分:大學院考試題,連例子都不給你舉,需要你自己提出事例,自己考慮解決方法,自己進行哲學驗證。


吐槽 | 你見過考試不給範圍的學校嗎?日本全都是



或許正是如此,日本大學的校內考試才沒有考試範圍吧!不是因為不給,而是給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