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王五之死:他死之後,再無人可稱大俠!千年俠客精神就此斷絕

王正誼,清末最著名的刀客,相比王正誼這個大名,人們更熟悉他的一個外號——大刀王五。大刀王五早年間曾拜河北倉縣“雙刀李鳳崗”為師,在其門下排行第五,故名大刀王五。

在中國,“俠客”有著悠久的歷史,從太史公的遊俠列傳就開始了。從春秋戰國一直到近代,俠的精神和風骨一直在中國民間傳承,但是,俠也有大小之分,小俠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而真正的大俠則是金庸先生所說的“為國為民”。大刀王五正是後者。

早年間王正誼離開師門創辦鏢局,因為其收費合理,德藝高尚,所以在江湖中享有很高的聲望,但是這隻算“小俠”。在甲午戰爭之後,一位名叫安維峻的御史言官上書朝廷,請求嚴懲誤國者,反對議和,結果卻慘遭流放的命運,王正誼此時站了出來,他一路親自護送安維峻到流放之地。從這一刻起,大刀王五的命運已經和中國的命運聯繫在了一起,他變成了一位“大俠”。

說起大刀王五,我們就不得不提他和“六君子之首”譚嗣同的交情,兩人當年一見如故,以兄弟相稱,所談所想都是中國未來的命運。

大刀王五之死:他死之後,再無人可稱大俠!千年俠客精神就此斷絕

在戊戌那年,光緒決心變法,譚嗣同奉詔入京,擔任四品章京,在上書房行走。王五一直跟隨這譚嗣同,保障譚嗣同的一切衣食住行和安全工作。後來,戊戌變法以失敗告終,譚嗣同決心以自己的血來喚醒大眾,遂自投羅網。王五四處找人,買通獄卒,糾集武林人士,甚至打算劫法場救譚,但是卻遭譚嗣同拒絕。

大刀王五之死:他死之後,再無人可稱大俠!千年俠客精神就此斷絕

譚被用鈍刀連砍30多下,慘死菜市口,王五悲痛欲絕,他繼承譚嗣同遺志,成為了反對清朝的一支重要力量,他多次組織暗殺,加入義和團和八國聯軍作戰,但是最後依舊不敵。八國聯軍入京之後,清政府對列強的態度突然轉變,他們把責任全推到了義和團和保守派官員的身上,這導致王五在1900年被八國聯軍槍殺。

大刀王五之死:他死之後,再無人可稱大俠!千年俠客精神就此斷絕

王五被殺之後,頭被割下掛在城門之上,以示對王五一派的威嚇,當時霍元甲人在津門,得知此事之後,他連夜赴京,將王五頭顱取下裝殮。這樣大俠王五才有了一個全屍。

在王五之後,再也沒有一個人能像他一樣被稱為“大俠”了,王五的死從這個角度來說,或許可以被看作中國幾千年俠客精神的一個終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