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士”的來龍去脈與前世今生


“國士”的來龍去脈與前世今生

士是中國傳統文化裡一個永恆的話題。因為它的概念範圍是不斷擴大和發展的,從先秦時期的失地遊士,發展到為政府服務的職業官僚。它所吸納的對象也從先秦沒落舊貴族逐步推進到普通的自由民。他們之中的佼佼者,就成為士大夫普遍稱許的“無雙國士”。可以說,能在歷史上留名,併成為“國士”,是職業士大夫們畢生的追求。一部中國思想史和政治史,國士及其士大夫文化體系佔據了重要地位。


“國士”的來龍去脈與前世今生

(新文明五脈之文脈)

這一期《新鄉賢季刊》擇取了自二十世紀中葉以來,華人文化群體對中國士研究、論述及徵用的部分文章,體裁不限,囊括嚴肅的學術論文,雅俗共賞的學術隨筆,新聞訪談、報道及歷史小故事,以郷讀者。


其中包括著名華人學者余英時的《士與中國文化》,余英時認為中國士大夫文化應該能夠成為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知識源頭之一。在臺灣的新儒家、詩人龔鵬程的筆下,晚清的中國革命知識分子繼承和發揚傳統中國士人裡“俠義”與“剛健”的文化性格,並將之利用到革命實踐中去。

在具體案例裡,明末廣東士人屈大均(號翁山)更被許為中國古代詩壇裡最後一個有冠名的詩人——“詩俠”。這些集中體現在士人身上的道德精神還體現在種種成書於古代,並帶有文學創作色彩的歷史小故事之中,例如清官李勉在趕考時為了不幸身故的陌生考生同學辦理喪事,而且不收分文的例子。類似的故事版本,筆者在大詩人李白的文學故事那裡也曾讀到,不過他換了個敘述角度,就是一起遊山玩水的同學摔死了,李白挺劍和欲啖食屍體的餓虎對峙三天三夜,終於餓虎含恨而去,李白帶著同學的遺體下山。

對國士一詞的關注進一步擴大到各種新興社會文化事業中去。究竟是什麼造成了歷代士大夫及文化人去褒揚、仿效以及重複創作這類故事?中國現代新儒家、學者錢穆為教化而誤判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冠名“丁龍講座”的中國人丁龍籍貫,或可提供一些思考的路徑。

那麼士的精神,對現代生活和現代社會的功用如何,又應該如何有區別地繼承和接納呢?一位試圖解構儒學士大夫的學者所言或不無道理,儘管他在設置證據鏈之時,或帶有一定的主觀意識。但是,對學術探索和討論而言,做到絕對客觀,只能是一種主觀上無限接近的良好願望。

作為新文化作家的周作人在踢倒舊文化後為何會採取士大夫這個詞語來稱呼新文化造就的新人,中西匯通的陳寅恪們篳路藍縷,繼絕學不如開新學而創設敦煌學。出身潮州饒平,一生譭譽參半的民國文化奇士張競生博士,在身後數十年後被人們重新關注,“他對當下的啟示,仍有意義”,以及已故著名語言學家季羨林先生說既然歷代賢達良莠不齊,那麼他願意在《百年國士》一書裡“敬陪末座”。諸如此類,都是不同的故事版本和實踐範例。

願我們能在來自不同方向的主觀之中,成功借力,並能就此帶出有關於士文化和精神傳承的問題,以繼續閱讀、思考和實踐。

目錄

前言

一、 “國士”一詞的起源與發展

1.“國士”一詞的起源

2.“國士”語義的發展

二、 “國士”在古代的演繹

1. 劍膽詩腸國士魂——以天下為己任的詩俠屈翁山

2.李勉把信義藏在棺材板裡

三、“國士”在近代的演繹

1. 比繼絕學更高明的是立新學

2.“禮失求諸野”傳說的建構:錢穆寫丁龍

3.張競生,被忽略的奇士

四、國士精神的當代解讀

1.現代人對韓信之死的解讀

2.當代人對國士精神的總結

五、結語

1.士的精神秉持的內在缺失

2. 周作人重新使用“士大夫”稱呼知識分子

3. 季羨林談國士的標準



“國士”的來龍去脈與前世今生


點擊下面鏈接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