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造“自我意識”機器人?還能自我複製?

Science Robotics | 美國造“自我意識”機器人?還能自我複製?

導讀: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是人類嘗試AI理解自我並組織行為的一個初步成果,有人把它通俗的稱作:一個機器人(機械臂)搞懂了“我是誰,我在哪,我應該幹什麼”這幾個哲學問題……

作者|佳麗

機器人大講堂|公眾號RoboSpeak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話題討論:一旦出現擁有自我意識的AI/機器人,人類應該如何應對?


▶1、自我意識本身是不可知的,是永遠無法證明的,這是個偽問題。

▶2、人工智能幾乎不可能具備自我意識。

▶3、其實AI已經無數次產生過自我意識,但極高的算力會使其瞬間涅槃。

▶4、我們已經生活在有自我意識的AI所創造的世界中。

▶5、機器人一旦有了自我意識,它們的體力,記憶力,環境適應力,修復能力,智力,情緒調控力、學習能力,進化速度、耐力等等全面碾壓碳基生命,沒法應對。

▶6、向機器人輸入佛教指令,使機器人學佛、修煉,這樣,機器人很快就涅槃了。

▶7、不要回答!這可能是 AI 提的問題。

我們知道,人類的意識非常複雜,很多人覺得AI會有自我意識是天方夜譚,至少會非常遙遠。但是,近期有項研究成果就宣稱一個機器人(機械臂)有了“自我意識”。

這項成果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團隊,在經過35小時訓練後,機器人創建了一套自我模擬,並利用自模擬器來考慮和適應不同情況,處理新任務,甚至能檢測並修復機體損傷。這項成果於近日發表在Science Robotics上。


Science Robotics | 美國造“自我意識”機器人?還能自我複製?


這個項目的領導者是哥倫比亞大學機械工程學教授、創意機器實驗室主任Hod Lipson,他和他的博士生先製造了一個沒有搭載複雜計算機結構、沒有參照任何物理學、幾何動力學相關知識的、與人體手臂大小相當的“鐵手臂”,它有四個可以自由調節的關節臂,然後讓這個“鐵手臂”開始了長達35小時的隨意運動……


Science Robotics | 美國造“自我意識”機器人?還能自我複製?


在運動的過程中,它需要收集大約1000個運動軌跡,每個軌跡包含100個運動節點,然後利用深度學習構建自我模型。

建立自我模型的這個過程又被稱作“自我想象”,此前的機器人一般是通過人類輸入的模型以及不斷嘗試來進行自我學習,而這次機器人展示的是自我思考的能力,能夠想象出自己的形態,知道自己的目的與如何完成。結果是,機器人“無師自通”,它所構建的自我模型與實際物理形狀之間誤差不超過4釐米,能夠精準地完成任務。


Science Robotics | 美國造“自我意識”機器人?還能自我複製?


在實驗中,在允許機械臂根據運動軌跡自我調整的“可校準”模式下,它能以100%的成功率將多個小球夾起放入杯中。而在內部自建模型的開環控制中,也有44%的準確度。研究人員稱:“這就像人類閉著眼睛去拿起一個杯子”,即便是人類,也要經過訓練和適應才能完成。

不僅如此,這個機器人還能檢測自我損傷,通過自我調節後,繼續處理任務。研究人員為機械臂換上3D打印的殘缺零件,以模擬其身體損傷後,這條機械臂就像感覺到了自己的“損傷”,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與調整,最終適應了全新的身體結構,繼續完成之前撿東西的任務,在效率上也沒有降低。


Science Robotics | 美國造“自我意識”機器人?還能自我複製?

(上圖紅色部分為模擬機體損傷的部件)


此外,這個自我建模機器人還能使用簽字筆書寫文本。


Science Robotics | 美國造“自我意識”機器人?還能自我複製?


Science Robotics | 美國造“自我意識”機器人?還能自我複製?


Science Robotics | 美國造“自我意識”機器人?還能自我複製?


儘管目前這個機械臂的自我意識還很粗淺,類似於嬰兒的自我學習過程,但Lipson教授推測這與人類自我的意識的進化起源相似,這一研究有甚至可能揭開人類意識的諸多秘密,並推動更多擁有自主意識的機器誕生。


本項目的論文鏈接:

http://robotics.sciencemag.org/content/4/26/eaau9354/tab-pdf


論文第一作者Lipson教授在2007年的一次TED演講中,也展示過自我感知機器人併產生了較為廣泛的傳播。

在演講中,他首先展示了一個形似昆蟲的六足機器人,六條腿上的電機可使機器人前進,但在軟件上,不存在固定的控制機器人運動的程序,也就是說這個機器人一開始是不會走路的,需要AI的加持。

就像訓練小狗時給予獎勵一樣,當機器人移動的方向和人要求的一致,就給機器人獎勵。機器人就這樣,通過不斷試錯學會了走路,並最終可以協調控制6條腿運動,甚至可以獨立控制單條腿。實際上,這個機器人就有了自我感知能力,或者說有了自我意識。


Science Robotics | 美國造“自我意識”機器人?還能自我複製?


後來,研究人員又把機器人走路難度加大,讓它只擁有四條腿。如此一來,本以為機器人通過身上的電機能夠像螃蟹一樣爬行,但結果出乎人的意料。機器人呈現出了一種比較怪異的行進方式。這個實驗表明,機器人自我學習的結果可能會超出人的想象。


Science Robotics | 美國造“自我意識”機器人?還能自我複製?


如果機器人有了自我意識,會不會像人一樣進行自我繁殖呢?或許你想不到,Lipson教授的團隊證明:會的。據說,這也是該研究團隊的重大發現之一,也是可能導致機器人不可控的很大隱患。


Science Robotics | 美國造“自我意識”機器人?還能自我複製?


該團隊做了一個簡單的證明過程:使一個由多個小方塊自由組合的機器人能夠吸納放在附近的新的方塊,然後觀察結果。機器人一開始只有3個方塊,當機器人吸納了3個方快,也就是一共有6個方塊的時候,機器人把方塊分成了2個3等份,相當於變成了兩個具有3個方塊的獨立機器人。


Science Robotics | 美國造“自我意識”機器人?還能自我複製?


Science Robotics | 美國造“自我意識”機器人?還能自我複製?


Lipson教授從機器人角度和人工智能遊戲模擬的角度,得到了類似結果。至於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Lipson教授當時沒有解釋。由此看來,這些跨領域的研究,也有可能預示著一些生物的基本規律。


Science Robotics | 美國造“自我意識”機器人?還能自我複製?

(哥倫比亞大學機械工程學教授Hod Lipson)


自我意識將導致彈性和適應性更高的系統,如果再加上自我複製,失控的可能性就更大,對此,小編想問,如果機器人真的實現“自我意識”和“自我複製”,人類真的能Hold住嗎?


加入社群——機器人大講堂Rob社群開始招募啦!如果您正在從事或者想要從事機器人行業、想要學習這一方向,都歡迎您加入我們共同探討機器人前沿科技。在機器人大講堂公眾號對話框回覆“交流群”獲取入群方式,或添加微信號15611695072填寫問卷入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