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5萬人和管5個人的企業一樣嗎?深度解析管理的本質是什麼!

導言

馮侖說過一個頗為好玩的現象:滿街都是管理書籍,卻到處都有破產企業;滿書店都是愛情教程,可滿大街都是不幸婚史。管理和愛情一樣,都清楚又都不清楚;都有道理又都沒道理。

職場管理的痛點

  • 員工沒有按時完成工作,目標結果不理想,身在公司,心在外。
  • 團隊沒有共生意識,勾心鬥角,惡性競爭,態度差、效率差,業績差,無法達到管理者的期望值;
  • 領導者從世界500強找來高管也解決不了問題,反而留下一個爛攤子還得自己去收拾;
  • 買了一大堆管理的書籍,聽了不少專家學者的講座,對各種管理金句和華麗的辭藻也如數家珍,可是組織管理的難題依然沒有解決幾個。

管理者往往陷入了這樣一個怪圈:

  • 越管,問題越多:
  • 越管,事情越雜;
  • 越管,人心越散。

導致自己成為了管理的囚徒,被迫去應對對各種不可預料的難題,還要深陷日常運作的瑣事中,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情緒總是在低落與暴躁中鐘擺,身心疲憊……

問題的癥結在哪?

關鍵就在於管理者把“管理”二字看得太簡單了,不清晰它到底是什麼?管理者需要改變自己對世界的看法,使用過時的導航系統無法帶領你探索新的世界,你只有在混沌中建構起新秩序,才能成為一個有領導力的管理者。

什麼管理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之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變化 ,人們從工作為了獲得令人滿意的報酬,轉為更加關注自我內在世界的追求,管理的定義也不斷隨之升級,不再是把人僅僅當做一種“機械化”的生產工具來操作。管理的定義大致分為三大進程:工業化→人性化→信仰化。

第1階段,工業化定義:管理是所有的人類組織(不論是家庭、企業或政府)都有的一種活動,這種活動由五項要素組成: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管理就是實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科學管理原理》

☆不少管理者骨子裡還是處於這個階段,管理方式簡單、粗暴,缺少人性化的成分。

第2階段,人性化定義:管理就是設計和保持一種良好環境,使人在群體裡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標。——《工業管理和一般管理》

☆多數管理者的共識,但多流於表面的形式,沒有生髮在骨子裡。

第3階段,信仰化定義:管理,管是管人、管文化,理是理制度、理模式。我的職責就是把人給管好。管理人的最佳方法是什麼?就是用文化去管理。——《未來已來》

☆只有極少數管理者能做到這個定義上的管理。

管理的定義看似很簡單,實操起來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管理難,好比火中取栗子,沒點看家本領,真不行!

為什麼管理這麼難?

“人心險于山川,難於知天。”——《莊子》

管5萬人的企業和管5個人的企業一樣嗎?本質上沒有區別,都是在管人管心。可是人心好管嗎?管理難表現為兩個方面:

1、管理難,難在挑戰人性!

★管理有多難,其背後的人心就有多複雜。

且不說人心在生活、家庭中的複雜性,單就工作而言,人心就已經夠複雜了。每個人都是由兩個人構成的,人格面具兩面性。在企業中建立的“職場人設”都不是最真實的自己;甚至久而久之,偏離了原本最真實的那一面。

借用新柏拉圖主義之父普羅提諾的一句話來說:“人類處於神與禽獸之間,時而傾向一類,時而傾向另一類;有些人日益神聖,有些人變成野獸,大部分人保持中庸。”

人性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說一套做一套,欺上瞞下,畏強凌弱;即強大又虛弱,既卑瑣又崇高,既自傲又自卑,既能洞察入微又常常視而不見……區別只是每一個人輕重程度不同而已。

一個人的人性尚且如此,何況是去捏合一群人的人性!更何況還要去改變“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人性。因此管理難,難在挑戰人性!

這是幾千年來,管理一直存在的問題:管理有多難,其背後的人心就有多複雜。

2、管理難,難在自身人心!

★管理難,罪魁禍首是管理者自己。

比如,一箇中層管理者不行,人不行,領導者換人,領導者為什麼換人,說穿了還是領導者自身的問題——識人不準、用人不當,導致無效管理。

  • 《論語》說: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 《文子》說:怨人不如自怨,求諸人不如求之己。
  • 佛法也是如此,最忌諱的心外求法,向內求,一切圓滿;向外求,永得不……

所以管理難,首先是審視自己的問題,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急於把責任推脫給下屬。管理者“自知者明”,才能“知人者智”與“知人者不智”,才能做到有效管理。

因此,解決管理難的突破口就在於管理者能自知!

如何破解管理者的自知困境?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未治者,否矣!——《大學》

抓住本質,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據說,愛因斯坦被問到什麼對《發展論》最有幫助時,他的回答是: “弄清如何思考問題! 抓住問題的本質就成功了一半……”(據說,真實與否不重要,重要是回答的邏輯是對的。)

也就是說,問題,先有思考,後有本質。由此,管理的本質存在兩個屬性:

  • 第一性本質——我為什麼而存在
  • 第二性本質——釋放人性的本質

管理者想要破解管理的難題,必須手握兩把手術刀:第一把刀,剖析自己;第二把刀是剖析人性。

1、管理第一性本質:明心見性,我為什麼而存在

道善則得之,不善則失之矣!——《大學》

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的人幾乎能克服一切問題(尼采)。當管理者擁有了閱讀世界的能力,才能成為一個卓越的指揮家,去創立一個贊新的世界;當你漫步在城市街道的人群裡,你感受到這個世界需要你做點什麼的時候,你便擁有了自己和整個世界。你要與它建立怎樣的親密關係呢?

在“天堂和地獄”一線之隔。心生萬念,很多事往往只在管理者的一念之差,謬之千里。良知沒處,萬法難度(王陽明)。

例如,滴滴從大眾嬌寵,到接連二三捲入轟動全國的惡性事件中,一個獨角獸用了不到4年的時間就跌下神壇。管理者在輿論的重壓下才表明了自己的態度,缺乏敬畏之心,好勝心蓋過了初心。隨後,滴滴順風車業務被砍,業績大幅度萎縮,開始裁員……

而成立二十幾年的老乾媽,創始人陶碧華女士,大字不識幾個,公司堅持不上市,產品物美價廉,年年給員工分紅,硬生生把草根品牌從江湖術士的格調升級到了廟堂之上,成國民品牌,遠銷海外,成了交稅數億的全民女神。

因此,管理管人管心,第一性本質就是管理者思考我為什麼而存在,明心見性。

因為心性大於一切!

管理者的情懷與智力、看書多少沒有必然產出比的聯繫。參照馬雲的學歷水平,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管理者比馬雲的智力更聰明,卻無法企及他高度的原因。

如《中庸》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概括為一句話就是,定心定性定江山。也就是馬雲說的:“你有什麼、你要什麼、你放棄什麼。”

管5萬人和管5個人的企業一樣嗎?深度解析管理的本質是什麼!

馬雲

這點他給了管理者很好的啟示。見微知著,舉個小例子來說,阿里剛創建時,公司只有四、五百人,任何人加入公司,馬雲都要親自面試,包括前臺接待、公司的保安,而且常常為了面試一個員工花費大半天的時間。

有一次,一個非常有才華和管理能力的應聘者,面試完畢,馬雲問道:“如果您來我公司任職,那上一家公司的客戶怎麼辦?”這個職場人士馬上回答:“我會把我所有上家公司的客戶,都轉到阿里巴巴來。”

結果,馬雲放棄了這個人才。這是一種選擇的智慧,他很清楚,這個人一旦離開阿里,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帶走所有的客戶,給企業未來的發展埋下禍根。但多數管理者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做出明智的決策,畢竟眼前的利益大於一切。

可見“管理難”,難在管理者自身的“定心定性定江山”。心有所向,方能致遠!見天見地,最後見證的都是自己的心性。

所以你會發現,那些頂級的管理者,比如稻盛和夫追求佛法;馬雲曾三顧茅廬,請教他管理之道,最後有了他自己追求的道法;喬布斯信仰禪宗佛教等等。但無一例外,他們追求某種信仰,更高的智慧,為了明心見性,而後養性修身、最後知行合一。

管理第一性本質的解決策略:

1、順乎良知:不斷探索自己為什麼而存在?

2、恪守原則:自己有什麼、要什麼、放棄什麼。

2、管理第二性本質:順乎人性,釋放人性的本質

動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

管理者越關注自己,越會迷失方向。 我與世界不是對沖的,而是融合的。從我為什麼而存在迴歸到眾人,管理者與組織鏈接在一起,讓他人更有“意義”才能使混亂的局面得以產生新的秩序。

  • 稻盛和夫認為,管理的本質是通曉人性的本質;
  • 任正非說,管理說到底就是管人性,管人性說到底就是管慾望;
  • 馬雲的管理之道:使命、願景、價值觀;
  • 彼得•德魯克認為,管理的本質在於激發和釋放每一個人的善意。

雖然這些偉大管理者、管理學大師對管理本質的定義不盡相同,但無一例外都聚焦在把握人性的問題上。看起來很簡單,可是有一種痛苦叫“你學不會”。即使你把所有的書籍、方法和案例全部研讀一邊,你也無法複製他們的成功。就如印度哲學家奧修說的:“知識是他人經驗的積累,智慧是自己經驗的積累。”

但這些本質定義的背後,一定源於人性某種共性思考,清楚這種共性,也就找到了人性真正的本質,管理者才能在實踐中不斷去指導自己的管理方向。

人性的真正本質是什麼?

千古以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七宗罪裡的人性——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貪食及色慾;佛教裡的人性——貪嗔痴慢疑,等等。

如果管理者陷入到人性之惡的對抗中,那麼人性的惡永遠都會在作怪。人性的惡就擺在那,誰也無法徹底消除它,管理者最佳的方式就是迴歸到彼得•德魯克認為的“管理的本質”在於激發和釋放每一個人的善意。

那麼這種善意是什麼呢?

  • 自由,是人性的第一要素,人都渴望獲得更多的解放天性;
  • 心智,人都渴望發揮自己的潛能空間;
  • 創造,人都渴望做出自己的成就;
  • 和愛,人都希望自己能幫助到弱者。

任何一個善意的釋放,都離不開它的存在!自由→心智→創造→愛,這是人性本體結構中的四個要素,是人性本真追求的狀態,這才是人性真正的本質,破解人心之惡的唯一密碼。

釋放它,可以讓人之生存特性:理性>非理性;可能性>事實性;希望>憂慮;責任>無力;社會>個人,讓人性光輝擠壓人性弱點的生存空間。

如果組織有共同的目標,也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存在,但不給予員工充分的自主權(自由),不提升他們能力(心智),那麼他們對工作(創造)也就沒有了激情,更別提對組織有多大的感情(愛)了。

管5萬人和管5個人的企業一樣嗎?深度解析管理的本質是什麼!

李雲龍

例如,電視劇《亮劍》中的李雲龍看似“魯莽”,但人物性格本真(自由、心智、創造和愛),這就決定了他整個軍隊的魂,士兵擁有了個性發揮的自由、英勇無畏的心智、逢敵亮劍的創造和保家衛國愛,成就了個體,也成就部隊。

從這部電視劇的收視率與重播次數來看,反映了大眾對那種“亮劍式”人性釋放的渴望,這就是人性本質的賦能力,反之則不然。

因此,管理管人管心,第二性本質就是釋放人性的自由、心智、創造和愛。

★管理的解決策略:

1、言傳身教:以自身的心性去影響一群人,讓一群人去影響更大的一群人。

2、設定環境:根據自身企業的狀況,設定能釋放員工自由、心智、創造,和愛的工作環境、機制等等。

簡而言之,“明性見性,釋放人性

”,管理者才能實現高效卓越的管理,破解馮侖所說的“管理都有道理又都有沒道理”的怪圈。稻盛和夫之所以被奉為經營之神,是因為他通曉自己為什麼而存在,也通曉他人的人性,才能把不同領域的兩個企業京瓷和日航帶到世界500強的行列。

最後說一句,一個管理者小成、或中成、或大成,終成於道;而道取決於他內心的世界裡裝滿多少心性良知與人性本真的養分。

延展閱讀

經營之神稻盛和夫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提升心性,磨鍊靈魂。管理企業和管理人生、管理工作是一樣的。現在的大多數人都忽視了心靈的重要性,對於“修心”漠不關心。人們往往忽略了,要在人生中、在工作中取得出色的成果,人的思維方式、人的心性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從愛、真誠以及和諧之心中所產生的思想,才是引導人們走向成功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