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魯:一個桀驁不馴且多才多藝的數學大師

著名數學家何魯是將西方現代數學引入中國的先驅者之一,他也曾因破解三大數學難題——“由一種變數發展到多種變數”而蜚聲海內外數學界,在中國近現代數學領域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堪稱中國數學界的老前輩,曾培養了吳有訓、嚴濟慈、趙忠堯等蜚聲海內外的科學家,可謂是“大師中的大師”,為中國現代高等數學教育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歷史貢獻。

何魯:一個桀驁不馴且多才多藝的數學大師

何魯

尤其令人稱奇的是,何魯還是一位奇才,在古典詩詞領域也造詣頗深,其詩風格飄逸,頗具漢、唐、宋之韻味,而其書法更是博採顏、柳、歐之眾長,榮寶齋曾詢問其字價格,何魯答曰:“千金不賣,朋友要,分文不取”,當年連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都對何魯的書法青睞有加,曾欲邀請何魯訪問日本。

何魯:一個桀驁不馴且多才多藝的數學大師

何魯書法集

何魯(1894—1973)字奎垣,四川廣安人,1894年3月23日出生於四川省廣安縣,其父親粗通文墨,母親則是一位賢淑的農家女,何魯自幼天資聰穎且喜好讀書,經常自己爬上供桌,藉助神龕前微弱的油燈讀書。

何魯於1904年投考成都機械學堂時,還僅是一個10歲的兒童,但作文一氣呵成,口試也應對如流,深得主考官的賞識,稱其“此乃神童也”,儘管其當時年幼,但也還是被破格錄取了,何魯在這所學堂讀書三年,因學習成績優秀而享受免費待遇,還被學校保送至上海南洋公學。

1907年,何魯離川赴滬入讀南洋公學,這是晚清重臣盛宣懷在上海徐家彙創辦的一所新式學堂,相繼設了師範學院、外院、中院和上院,是中國最早兼有師範、小學、中學、大學的完整教育體系的學校。

1911年,何魯由上海南洋公學轉入剛成立的清華學堂,這是一所由美國退還“庚子賠款”而建立的留美預備學校,教師大都有外籍人士擔任,何魯因外籍教師侮辱中國學生人格而仗義執言,勇敢地與外籍教師進行“理論”,被校方認定為“鬧學潮”而被開除學籍。

1912年初,李石曾、吳玉章、吳稚暉、張靜江、張繼等人在北京發起組織了“留法儉學會”,號召青年人以低廉的費用而赴法國勤工儉學,並在北京安定門創辦了留法儉學會預備學堂,在北京滯留的何魯成為該校的第一批學生。

經過半年的學習和培訓,何魯等人於1912年11月乘火車出山海關,經東三省入境俄國西伯利亞,又經華沙、柏林、布魯塞爾等地,歷時一個月餘抵達巴黎火車站,次日又乘火車抵達蒙達尼小城,而蒙達尼小城就是中國留學生勤工儉學的搖籃,何魯被安排到當地一所工業職業學校學習。

何魯:一個桀驁不馴且多才多藝的數學大師

留學法國時期的何魯

何魯乃巴蜀神童,又曾先後在成都、上海、北京等地求學,初到法國時,由於尚未掌握法語,聽不太懂教授的講課,因此時常被輕視並罰站,但何魯卻不甘示弱,他開始埋頭惡補法語,何魯以其聰慧的頭腦,一旦突破語言關,很快就雄霸課堂,不久就考入法國里昂大學數學系。

何魯在里昂大學學習期間,學習十分刻苦,一絲不苟地演算每一道數學題,數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何魯的後代曾保留一本他當年的“微積分學理解”的筆記本,共142頁,內容都是用法文撰寫,一字都不曾塗抹,工整流利且如刻似印,猶如一件精美的硬筆書法作品,令後人觀之嘆為觀止,由衷的感嘆數學大師治學的嚴謹。

何魯:一個桀驁不馴且多才多藝的數學大師

何魯在法國的學習筆記

何魯在里昂大學留學期間,堪稱“學霸”級人物,他僅用三年時間便完成了學校規定的學分,以優異成績獲得里昂大學科學碩士學位,他也是第一個在法國獲得科學碩士的中國留學生,何魯的名字也一時名噪法蘭西,幾乎成為留法勤工儉學學生心中的楷模,在其之後的留法學生,但凡與其相見,無不尊稱何魯為“老前輩”。

波瀾壯闊的“五四運動”讓遠在法國的何魯深受震撼,他按捺不住自己的愛國熱情,毅然決定放棄了在法國優裕的工作條件,懷抱著科學和教育救國的理想,於1919年夏回到祖國,走上了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的講壇,從此開啟了其長達五十多年的教書生涯。

何魯到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執教時,正值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博士郭秉文出任校長,其倡導和創立了國立東南大學並出任校長,郭秉文以其人格之魅力,延聘了許多留學歐美之學者,致使國立東南大學人才濟濟且聲名顯赫,著名數學家熊慶來就是經何魯舉薦,而被東南大學聘用並委以重任的。

何魯:一個桀驁不馴且多才多藝的數學大師

國立東南大學校門舊址

何魯初到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執教時,他所教授的學生大都與其年齡相仿,因此教學難度很大,而何魯則照搬法國的教學方式,對學生要求甚為嚴厲,難免有些水土不服,教學效果也受到一定的影響,但嚴濟慈卻是他最看重的學生之一,給予其許多幫助,何魯執教一年後即離寧赴滬。

何魯在上海期間,先後在上海中法通惠工商學院、大同大學和中國公學任教,經過多年教學崗位上的歷練,逐漸成長為一個著名的數學教授。

1927年4月,國民革命軍北伐成功,在南京成立了國民政府,何魯與楊杏佛等人奉命接收了國立東南大學,不久又相繼更名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江蘇大學和國立中央大學,何魯繼熊慶來之後,出任了國立中央大學數學系主任,在熊慶來、何魯的苦心經營之下,數學系已經具有相當規模,在全國高等院校數學系中逐漸樹立了霸主之地位。

1931年6月,何魯應邀出任安徽大學校長,但何魯任期尚不足一年,就辭去校長一職,應時任四川省政府主席、重慶大學校長劉湘之邀,出任重慶大學理學院院長。

何魯:一個桀驁不馴且多才多藝的數學大師

何魯

重慶大學於1929年由劉湘籌資創辦並出任第一任校長,為重慶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何魯少小離家二十五載,終於有機會服務桑梓,為此捨棄了安徽大學校長一職,甘願回到川省出任重慶大學理學院院長。

1935年7月25日,中國數學會在位於上海的鐵道部交通大學圖書館成立,何魯是9人董事會成員之一,決定出版《中國數學會學報》和《數學雜誌》,前者由蘇步青為總編輯,後者由顧澄擔任總編輯,而何魯是13人編委會成員之一。

這次會議通過了教育部“關於審訂數學名詞的決議案”,擬請何魯、陳建功、胡敦復、熊慶來、姜立夫、江澤涵等15人組成審訂委員會,負責審訂中國數學名詞,經過近四年的努力工作,於1938年出版了中國第一部《算學名詞彙編》,為中國數學名詞的統一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何魯:一個桀驁不馴且多才多藝的數學大師

《算學名詞彙編》

1937年9月,熊慶來出任省立雲南大學校長,其邀請老友何魯出任理學院院長,但何魯僅任職一年左右,就又回到了重慶大學,並在重慶大學度過了艱苦的抗戰歲月,1942年被重慶國民政府教育部聘為“部聘教授”,其政治待遇和薪酬待遇相當於校長,是國民政府授予教授的最高榮譽。

華羅庚在西南聯大數學系擔任教授期間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數學專著《堆壘素數論》,但原稿被送到國立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審定時,竟無人能看得懂,甚至連書稿也被弄丟了,後被又被送到教育部,教育部委託何魯教授審定,何魯在審閱過程中經常擊案叫絕,併為這部數學經典著作撰寫了長篇序言,還呼籲國民政府為華羅庚授獎,而華羅庚一生也都尊何魯為師。

何魯:一個桀驁不馴且多才多藝的數學大師

華羅庚的《堆壘素數論》

國立中央研究院於1948年遴選第一屆院士時,何魯連150人候選名單也未能進入,究竟是何種原因不得而知,也許是其缺少學術著作,也許是因為他經常調侃“領袖”之故,何魯在重慶解放前夕曾被列入暗殺名單之中,時任重慶衛戍司令楊森與何魯是四川廣安同鄉,對何魯教授頗為了解,將他從黑名單中勾除。

1949年11月底,西南重鎮重慶解放,何魯於翌年3月被任命為重慶大學校長,西南軍政委員會成立時,何魯又出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委員兼西南文化教育委員會副主任。

何魯:一個桀驁不馴且多才多藝的數學大師

何魯校長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時,重慶大學這所具有文、理、工、商、法、醫六個學院的國立綜合性大學遭到拆分,其實力遭到嚴重削弱,何魯也於1957年被調到北京師範大學,此後不久又被調到中國科學院出版社工作。

文革期間,以何魯的經歷和為人,註定難逃厄運,受到殘酷的打擊和迫害,但其在文革時的不幸遭遇,還不曾見諸史料之描述,那段歷史也被漸漸地被歲月所塵封,1973年9月13日何魯因心肌梗塞突發而病逝於案頭,享年79歲。

何魯:一個桀驁不馴且多才多藝的數學大師

何魯浮雕像

何魯曾這樣自嘲自己:“我的數學不如我作的詩,我的詩不如我寫的字,我的字不如我喝酒,我飲酒是天下聞名的。”何魯的智慧的確是令人稱奇,他也是跨界“學霸”,在數學、詩詞和書法等領域,何魯的成就都是頂級的,其書法可謂是融諸家為一爐,即便是飲酒,也能喝出不一樣的風采來。

甚至曾有這樣的傳言,美國一家科研機構欲買何魯的頭顱進行科學研究,以探求這顆博學而智慧的頭顱中有何奧秘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