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IEBE嘉賓郭喜鴻:買化塑如何為企業尋源、降本、增效、避險

在2019年1月的“迎新家宴”上,有一家企業這樣總結自己的過去一年。

100萬註冊會員在該企業的平臺上發佈自己的商品和尋找求購商品,上線以來累計GMV超過500億,每月5000個經人工審核的匹配求購商機源源不斷推送給優質商家,每日超過15萬次網頁被用戶瀏覽,每日提供300條化塑行業信息來源,全年進行了超過90場行業活動的微直播,超過800位行業資深專家發佈了1688篇技術成果論文,超過80,000人次認真接受了40節課的專業培訓,此外還為300多家採購工廠申請到了銀行的金融支持。

這家企業就是化塑行業的B2B平臺買化塑。

作為B2B行業的獨角獸和千里馬,買化塑為化塑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互動營銷、諮詢研究、商品交易、供應鏈和金融服務,通過互聯網科技在原材料採購、產品銷售、物流倉儲、市場開拓等業務環節幫助企業實現“尋源、降本、增效、避險”。

2019IEBE嘉賓郭喜鴻:買化塑如何為企業尋源、降本、增效、避險

作為化塑行業的B2B服務企業,在3月21日廣東省網商協會主辦的2019IEBE中國智慧新商業高峰論壇上,買化塑創始人兼CEO郭喜鴻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為B端企業解決問題的根本就在於尋源、降本、增效、避險。

具體來說,可以幫助他們尋找更好的資源,比如好的材料、設備或金融產品,並提供更好的應用工具等。

2019IEBE嘉賓郭喜鴻:買化塑如何為企業尋源、降本、增效、避險

以原材料為例,化工企業同樣能找到供應商,但買化塑憑藉自己的集約能力,能夠更高效地採購,同時性價比也更高。

因為買化塑長期為企業提供交易服務,因此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囊括行業信息、企業動態、企業情況、行業的交易情況,比如哪些企業在採購什麼商品,哪些企業在銷售什麼商品。

郭喜鴻認為,如果這些信息能通過專業的人進行指導和分析,將會產生不一樣的化學反應,而將這些分析結果提供給從業者和機構,也能進行更多的智能連接。

於是,在促進交易的同時,買化塑推出大量原材料價格分析指數,幫助客戶分析價格。而這樣的連接同樣起到了另外的作用,那就是幫助企業增效避險。

“因為平臺掌握的資金,集合的信息數據更多,可以將這些分享給中小企業,讓他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情,規避經營風險、資金風險和生產風險。” 郭喜鴻表示。

在採訪中,郭喜鴻表示,傳統制造業大多數屬於資金密集型的企業,融資困難。針對這種情況,買化塑打造了化工產業銀行,促成傳統制造業與銀行之間的連接,為雙方搭建橋樑,幫助企業融資,並讓資金真正用到企業的經營採購中。

而買化塑基於對行業以及對企業的瞭解,協助銀行對企業的安全度、產銷情況、經營環境等做出專業判斷併為銀行提供專業的風控標準。

除了產業銀行,郭喜鴻在採訪中表示,2019 年買化塑將持續深耕倉儲物流,因為這對企業來說,社會化的物流相對較零散且不標準合規,買化塑建立倉儲物流,在前端服務之後,在產業鏈條的最末端也為企業提供最有價值的市場服務。

以信息為基礎,以交易為場景,以數據為支撐,買化塑正通過自己對行業的深入理解持續為企業“尋源、降本、增效、避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