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首先果姐不反對整容,只是我見過太多所謂的網紅臉,都是照片好看,真人氣質就差了一些,有種臉拖著靈魂走,而不是靈魂撐起肉體的感覺,就像一個並不富裕的女孩咬牙買了一個愛馬仕包包,生怕磕著碰著。而真正擁有愛馬仕的女孩,真的是把愛馬仕包包當做一個包在用。中國女孩缺的不是網紅臉,缺的是內在的自信,你要記住你的人比你的臉比你的包貴。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最近,我一個朋友去整容了,因為她的朋友圈裡有好多做整容的網紅,她刷了半年的朋友圈之後,自己忍不住也去做了。

各種眼部綜合、鼻綜合套餐,滿臉玻尿酸之後,她變成了大眼睛、高鼻樑、小嘴,蘋果肌也鼓鼓的。

她朋友圈發的自拍也確實比以前好看了,但是當我看到她本人的時候,總覺得哪裡有些奇怪,感覺失去了靈氣和生動,臉部也是僵硬的。

我當時想跟她說,你整成這樣不好看。但是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很多事情只有自己去體驗了才會知道得與失。

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有些人花很多錢去整容成了網紅臉,結果也沒有多好看,甚至談不上高級。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為什麼網紅臉很難高級?

有一個回答印象深刻:

網紅臉就是不承認自己天生的容貌,把自己改造成另外一種形象,以便更像另外一個群體的主流外貌特徵,靠臉混到別人的地盤裡。

網紅臉不是對自己的人種特徵不自信,就是別有所圖,所以肯定被別人嫌棄的。

說起整容的初心,每個人都不一樣。

美是武器,它能幫你解決掉很多人生難題。

但企圖想用睡在手術檯上的幾小時去置換複雜人生的禮物,20多歲的小姑娘們想的似乎太簡單了。

抱著對人生偷懶作弊或者是功利的心態,即使收到一份閃閃發光的燙印人生,結果也會是因為hold不住而險些失身。

你怎麼就不相信那個真實的自己能夠憑藉一身功夫與孤勇,可以贏得漂漂亮亮的人生,還是原本就不自信。

而自信的人,內心彷彿有礦藏,無時無刻散發鑽石般的光芒,是內心對自己的確認無疑,無法讓人質疑,才讓一張臉上呈現高級的質地。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當我們說網紅臉不高級,其實是在批判它們虛假、空洞、low。

其實我不反對整容,整容本應是為了美。

整容的最初目的,本應是將自己的臉優缺點進行調整,放大優點、規避缺點,按照美學的標準,去調整到一個最佳的狀態和比例。

真正的高級臉是符合面部黃金分割比率的,就像馬夸特面具。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美是有客觀規律的,也必須遵循美的面部規律。

但現狀卻是,大部分人無視客觀規律,一味地去模仿:

某個女明星美?那我就去整成她的樣子;

歐美人眼睛美?那我就去做歐式大雙;

......

明明是亞洲人,卻硬要去做出歐式大雙、高鼻樑、混血臉。

她們迷失在別人的審美里,從不去考慮是否適合自己。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除此之外,整容是為了讓自己維持在一個相對美的狀態。

卻有一部分人試圖逆天改命,過度地去追求“年輕化”的美。

明明已經是四五十歲,盲目整容,寄希望於自己的青春美貌一直停留在巔峰時期,最後虛假膨脹的蘋果肌、僵硬的下巴,看起來毫無美感。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最可怕的是,整容這件事,很容易上癮。

我身邊的姑娘,本來是雙眼皮,覺得沒有那麼完美,去割歐式大雙,割完雙眼皮,又開始想墊鼻子,墊完鼻子,好像蘋果肌沒有那麼完美......

本來一個很有靈氣的小姑娘,最後整到面目全非。

她們被越來越多的慾望吞噬,一直到無力支撐,直至崩盤。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盲目地去追求所謂的網紅臉,把自己往別人的模子裡套,顯得格外低級。

最真實的美,來源於內在,而非標準化的網紅臉。

那些試圖用整容來獲得顏值加冕的人,即使整容後真的好看了,但是那種不自信卻是從骨子裡透露出來的。

就像一個窮姑娘吃了好幾個月的泡麵,買了一個愛馬仕的包,仔細呵護,生怕磕著碰著。而真正擁有愛馬仕的自信女孩,真的是把愛馬仕包包當做一個包在用。

正是這兩者的差異,讓那些整容後卻依然沒自信的女孩顯得更低級。

所以我們常常看到,當那些網紅和真實的美女同框,被秒殺的不是一點半點。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比起整容,一個女孩更應該去提升的是內在的信心。

當你企圖用整容成網紅臉來提高信心,找不到真正支撐自己的力量,結果只能是徒勞。

有人已經開始意識到這一點,並開始作出行動。

比如當國內時尚圈的明星網紅,為了更美還在瘋狂往皮膚裡填東西的時候,國外的明星已經開始做起了減法。

前幾天的新聞,金小妹Kylie Jenner放棄了一直以來堅持的網紅豐唇,她手術取出嘴唇裡的填充物,原本豐滿的嘴唇正在回到以前的薄唇。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當粉絲髮現她的小變化的時候,她大方承認:“I got rid of all my filler.”(我已經擺脫填充物了)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作出這一決定,對她來說並不容易,她對於自己的嘴唇不夠自信,甚至有過陰影。

她曾經公開講過對豐唇的執念:起因是15歲時,薄薄的嘴唇被初戀嫌棄過,所以當時留下了心理陰影,發誓要變成美好的厚嘴唇。

現在22歲的她終於覺得通過豐唇來找到自信的行為是多麼傻,她拿出填充物,用真實的行為告訴大眾:

模仿網紅審美去整容一點也不高級,你本身的樣子就很美。

這樣的她,也格外美麗。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網紅臉的審美只是在盲目地迎合他人的審美,女人美與不美,不應該由別人來定義,更不應該具有侷限性。

在這種多數人趨之若鶩的現象背後,你會發現我們的審美,單一得有多可怕。

這樣的標準影響之下,經常會出現一個特別可笑的現象:許多明星被自己的粉絲善意“美化”過,原因是她們真實的樣子不夠美。

袁詠儀曾在微博上放出自己的素顏照,轉頭就被粉絲P成“白幼瘦”,她只能無奈地發個表情,用行動表示抗議。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佘詩曼也體驗了一把被網紅濾鏡支配了的恐懼。“網紅濾鏡下的佘詩曼”還一度登上了熱搜。

鏡頭裡,她嚇得連連撤退,無法直視鏡頭中的自己。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事後,她說:“有點被嚇到了,可能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大眼睛。”

連長相大氣、以黑為美的舒淇,也沒逃過被ps的毒手,被粉絲P到連媽媽都不認識,並配文道:“色調調一調,我哭的好大聲。”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舒淇硬核回懟:“你怎麼不去粉一個白人呢?”

按照粉絲的審美邏輯是:白就是美,黑就是醜。

這種非A即B的審美,既暴露了審美的單薄貧乏,又暴露了他們對審美沒有深刻的見解。

審美,從來不是單一標準,高級的審美應該具有更豐富的內涵。

而世上最平庸的審美,叫千篇一律,如果每一個人都擁有一樣的面孔,這才是審美最大的不幸。

真正高級的審美,標準從來不是唯一。

我們經常會見到,那些勇敢打破標準審美的姑娘,告訴我們,絕不向大多數人覺得美的概念低頭,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到底有多爽!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在《創造101》上驚豔全網的“土創”王菊。

在一眾錐子臉、圓圓的大眼睛,甜美的微笑,大長腿、嗲嗲音、白幼瘦中,沒有苗條身材,黝黑的膚色,也沒有清純女團氣質的王菊的自信得格外耀眼。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耿直、率真,敢於自黑,敢於面對爭議。她敢於和主流的審美體系說不,敢於去挑戰權威。

“王菊不僅僅代表著一小撮群體的審美,更意味著推翻僵化審美觀念的可能性。”

王菊的爆紅,打破了一直以來人們關於美的單一定義,人們驚喜得發現原來美不止苗條的身材、驚豔的容顏,胖女孩也可以很耀眼,魅力得發光。

當越來越多的女人開始發現這一點,她們樂於展現自己真實、獨特的美,而不是被別人所定義。

哪怕不是大眾喜聞樂見的雙眼皮、錐子臉、白皮膚,也絲毫無法隱藏她們身上散發的美與魅力。

章子怡為某品牌拍攝藝術大片時,裸臉出鏡,不加修飾,一臉雀斑。

她臉上的稜角生動有力,眼角的細紋飽含生命力,美得不可方物。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名模劉雯,絕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國美人,絲毫不符合網紅臉的審美。

單眼皮、高顴骨,膚色也不算白皙,而她卻是西方最認可的中國超模之一。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歌手李宇春,中性是她的標籤,跨越性別,讓她與大眾審美劃開界限。

就像米蘭時裝週上有記者問李宇春:“你覺得女生什麼時候最美?"

她的答案是:“不被定義的時刻。”

審美,不是由別人來定義的。別人都有的東西,放到你的身上,不僅不適合,甚至會像個蹩腳的演員。

而永遠只追求標準定義下的女孩子,也永遠過不上高級的人生。而高級的人生,不外乎兩個詞語,自信、真實。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最高級的美,是發自於內心的生命力。

微博上關注的一位審美博主曾經問過這樣一個問題:隨著漂亮越來越多,什麼樣的美,能夠無往而不勝,不被顏值所定義?

評論區點贊最高的回答:生命力,永遠的生命力。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生命力的美是什麼樣子?

答案是真實。只有真實的,不是虛假的,才自內而外散發生氣與靈動,就像真花有生命力,而假花沒有。

我們已經看了太久磨皮美顏濾鏡下的臉,好像都快忘了皮膚的原本質地。

真實的皮膚是什麼樣子的呢?

該有的紋路一樣都不會少,該有的斑點難以遮蓋,甚至連小小的疤痕都是一個故事。這都不會是美的阻力,甚至成為美的加持。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我有一個特別的朋友,有一天,遠在南非做動物保護義工的她跟我視頻通話,指著臉上一倒傷疤,激動地對我說:“快看,這是我的榮耀勳章,剛剛我們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冒險,一個獵人跑來偷獵,我們跟偷獵的人大戰了一場,獎品是一隻小象寶寶被我們救下來了。”

她快樂地在視頻那邊歡呼雀躍,我提醒她說,朋友,你臉上剛剛留下了一道疤哎,你都不在乎。

她說:“你看這疤多美啊,這是我此生做的最最最最最最正確的一件事情。”

我看著她,突然覺得自己剛才的問題多膚淺,美難道僅僅是靜態畫面的精緻符號嗎?不,真正的美恰恰是一個生命由內向外綻放的生命力。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而僅僅停留在畫面審美是多無趣的一件事情,當我們凝視著一張臉的時候,透過這張臉所包含的信息量,我們能看到太多的東西:這個人從哪裡來,曾經經歷過什麼,正在過著怎樣的生活……

這張臉包含的這一部分決定了呈現出來的氣質,是這部分氣質讓每個人具備生動、特別的感染力。

網上看到一段話,覺得說得很有道理:

在中國待久了,會對美有很狹隘的偏見,覺得美就是年輕,是白皮大眼長髮細腿。

一走出去,看見其他國家種族的人,才驚覺美是多豐富的事情。

七十歲塗口紅穿大露背的old lady、裹著頭巾一笑露出潔白牙齒的中東少女、跳弗拉明戈的胖胖女人、皮膚曬得黑裡透紅的南法姑娘、赤腳奔跑在非洲草原上的姑娘,這些都是極美的。

你不會去管她們的身型是高矮胖瘦,膚色是黑白紅黃,不論五官精緻與否,她們實在太生動豐富,是生機勃勃而又從容不迫,讓人信服的美。

那些美到最後的姑娘,都是活出內在生命力的人,那種生命底色中的生氣勃勃,才是最致命的美感。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但一個不容忽略的事實是,在中國仍有很多的年輕女孩通過節食、吃減肥藥等危害健康的方式,去迎合單一的審美標準;

如今仍有70%的女性認為自己的真實形象被媒體廣告忽略,會因為對自己外形不自信,而放棄事業晉升的可能和受到他人幫助的機會,以致於限制了自身更多的可能。

讓更多女性對美有獨立的正確認識,幫助她們發現並建立對自身獨特之美的自信心,這件事顯得尤為意義重大。

就像多芬一直倡導的那樣——呵護每一位女性的真實美麗。

為了鼓勵更多人認識到這一點,多芬在全球發起#ShowUs##讓我們看見#的主題活動,與Getty Images、Girlgaze合作建立超過5000張的全球女性照片圖庫。

所有照片是來自全球35個國家的女性素人,均為實拍,你會發現,在沒有任何修片的情況下,真實鏡頭下的她們由內散發難以忽略的生命力之美。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同時多芬邀請邱晨成為CSEO多芬首席自信教育官,鼓勵每位女孩釋放出內心的活力與熱情,勇敢做心中最好的自己,將真實多樣且自信美的理念留在心中。

美,因為獨特。千篇一律的美感太單一,美是各具特色,而差異性本身就是一種美。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美,不是界限分明。美不是界限分明的河漢之界,中間地帶可以為探索美提供更多可能。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美,無關尺碼。美並不是只有瘦一種表現形式,皮膚的曲線起伏也可以是美的一種姿態。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美,無關年齡。美不是年輕的特權,不是隻屬於年輕的軀體,皺紋也可以很美,歷經世事的成熟感也是一種美的憑證。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美,是從真實出發。美,不分膚色,更多顏色才能豐富美的含義,而釋放獨屬於自己真實的美,才是最應該做的事情。


為什麼我勸你千萬別整成“網紅臉”



女性不是同一個“完美形象”,每個女人身上都有不同的美,是真實的,就是美的獨一。

作為微信女性粉絲最大的群體,HUGO攜手多芬#ShowUs##讓我們看見#呼籲大家,打破美的刻板印象,美存在不同的外形、身材、年齡和膚色之中,不應該侷限於某個特定的標準。即使不完美,也不會影響你的美。

其實,你遠比想象中的自己更美。

願你活出自己的生命力,充滿由內而外的能量,這種美如此動人心魄又力量無比,是來自於對內在的探索、成長、愛,豐盛與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