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政和:真心實意為人民造福 “富美路”越走越寬

陽春三月,福建政和白茶吐新芽,茶人採春忙。

位於福建省北部、閩浙交界處的政和縣,這裡曾是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廖俊波奮鬥過的地方。“一切為了政和的光榮與夢想。”這曾是廖俊波每次開會都要說的一句話,這是他為政和吹響的衝鋒號角。

廖俊波同志因公殉職兩年來,政和縣委、縣政府帶領廣大幹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在學習廖俊波同志先進事蹟中汲取榜樣的力量,不忘初心、紮實工作,身體力行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和群眾中去,真心實意為人民造福,不懈努力。如今,政和走向富美的大路越走越寬。

福建政和: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富美路”越走越宽

政和水美新城。

開闢創業新平臺

1號樓已建第二層、2號樓在打一層鋼筋……政和同心經濟開發區小微企業創業園標準化廠房正在加緊建設,開發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預計今年10月即可交付使用,到時中小型企業只要“拎包入住”。

在同心經濟開發區的福建新鴻福電機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也是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們正忙著生產一批發往印尼的發電機組。“目前,訂單已經排到4月上旬,300多套電機等待生產,產銷兩旺,迎來開門紅。”公司分管銷售的副總經理李韜說。

工業經濟是廖俊波同志生前主抓的“四大經濟”之一。四大經濟即城市經濟、工業經濟、旅遊經濟、迴歸經濟。

福建政和: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富美路”越走越宽

政和同心經濟開發區一企業生產車間。

截止目前,政和同心經濟開發區累計供地近7000畝,簽約入駐企業99家,總投資98億元,全面達產後產值151億元,初步形成了以機械製造業為主,食品加工、竹製品深加工產業佈局。在福建全省94個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評價中,位居南平市第3位、福建省第64位,成為全省2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之一。

點燃青春,激情創業。政和同心電商創業園項目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創業園主體工程已完工,工人正在室內砌牆、外牆噴漆、門窗安裝和管網鋪設。同心電商創業園項目於2016年初啟動,電商創業園建成可讓電商企業和小微電商入園,實現電商產業抱團發展。

建設“一座有歸屬感”的城市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琅琅的讀書聲從政和渡頭洋新區第二實驗小學傳出,歷經三年建設,規劃面積67.81公頃的渡頭洋新區已是崛起的美麗西城。

第二實驗小學、第三實驗幼兒園,同心電商產業園、片區回遷安置房、商業住房等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渡頭洋新區已初具規模,這裡將是集文化主題廣場、商業街、醫院、學校、市場等功能於一體的城市綜合體。

福建政和: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富美路”越走越宽

政和縣第三實驗幼兒園。

長期以來,政和城市建設步伐滯後,城市基本功能不完善,給群眾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為建設一座山水相融、城景相依的生態宜居城市,提高城市對產業支撐作用,政和於2014年6月啟動渡頭洋片區控規修編工作,將城市建設重心西移。

按照廖俊波同志“建設一座有歸屬感的城市”的構想,政和縣委、縣政府帶領幹部群眾,立足崗位作奉獻,拼闖實幹,上項目、補短板。虹橋佳境景觀、七星親水走廊、茶道文化景觀、紫薇迎客碼頭、花田漫步等水美城市建設項目建成,城市濱水景觀工程、石圳景觀廊橋、朱子書院、中華紫薇園二期等項目加快推進。

福建政和: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富美路”越走越宽

政和渡頭洋新區一角。

城市道路建設項目也有序推進,環城路稻香至林屯段建成通車,北大路鋪上瀝青,東大橋拓寬,衢寧鐵路政和段、火車站站前廣場及連接線、富竹莊大橋拼寬改造等項目序時推進;七星公園、塔山公園重新改造,城區綠地率33.9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56平方米,成功創建“福建省級森林縣城”“福建省級園林縣城”,全國健康促進縣通過驗收……

城市建設,“每年都給政和老百姓一個驚喜”。

發展全域旅遊百姓增收

三月花爛漫。在政和東平光伏農業園,十幾名農民在給桃樹施肥,粉紅色的花蕾含苞待,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拍照。

東平光伏農業是農光互補的項目,總投資14.7億元,面積3000畝,目前已種植水蜜桃、油桃、黃桃300畝,石榴240畝。700畝土地發展租賃農業,將發展多肉植物、果蔬採摘、花卉種植、觀光旅遊、食用菌大棚等項目,引入產業食品檢測、電子商務、銷售渠道等支撐體系,形成新型農業產業綜合體。

福建政和: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富美路”越走越宽

政和東平光伏農業園。

如今,政和東平的老百姓把土地流轉出去得到了租金,在家門口打工,有創業夢想的村民還可以租賃土地,當“小老闆”,圓農業夢。

旅遊經濟蓬勃發展。近年來,政和累計投入5億餘元,先後建成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佛子山景區遊客服務中心,建成5個3A級旅遊風景區、11個福建省級鄉村旅遊特色村,2個鄉村旅遊集鎮,全域旅遊格局基本形成,讓“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走出一條生態文明發展路子,促進鄉村振興。

文化搭臺,旅遊唱戲。近年來,政和縣凝心聚力舉辦了兩屆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三屆“愛在政和”中華紫薇文化旅遊節。文化旅遊節為期百日,各鄉鎮立足自身優勢,以紫薇文化、白茶文化、朱子文化為載體,舉辦美食節、稻草人節、荷花旅遊文化節、民俗文化旅遊節、紫藤文化節、念山開鐮節、大嶺銀杏節、水果採摘節、鬥茶賽等一系列特色文化活動,活動參與人數上百萬人,政和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越來越高。

福建政和: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富美路”越走越宽

遊客在政和稠嶺村體驗農作。

據旅遊部門統計,2018年,政和全縣累計接待旅遊總人數86.37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9.7%,實現旅遊總收入8.55億元,增長31.8%。

此外,政和“迴歸經濟”也有喜人成績,近年來,許多鄉親回鄉創業。縣裡還成立迴歸經濟領導小組,到廣東、上海等地招商。

政和縣是福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之一。政和縣委書記黃愛華表示,2019年,政和縣將在新思想指引下,踐行廖俊波精神,以“項目提升年”為抓手,突出抓好三大綠色產業,全面振興鄉村,奮力推進“水美城市”“生態銀行”、國家儲備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民生補短板等重點工作,有望如期“脫貧摘帽”,徹底告別貧困縣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