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話早晚與媽媽有關,這兩類媽媽帶的娃,說話都比較晚

有不少家長們都認為,孩子開口說話的早晚與孩子的智力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聰明的寶寶大家都認為會開口說話早一些。其實不然,導致寶寶開口說話晚的因素除了孩子自身的智力發育情況,還與孩子的聽力以及環境影響也有著很大的關係,尤其是家長是否給孩子營造了一個良好的語言氛圍,這也是讓寶寶開口說話早晚的重要原因。

孩子說話早晚與媽媽有關,這兩類媽媽帶的娃,說話都比較晚

所以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媽媽有這兩個習慣,寶寶開口說話也會晚一些

很少和寶寶進行語言溝通

很多媽媽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總是會覺得孩子還小,反正說什麼也聽不懂,大多時間都是自己在自言自語,所欲與其就不跟孩子講話了。但是這個時候家長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因素,孩子在3歲之前具有超強的模仿能力,能夠模仿父母的神態和語言,當孩子受不到這方面的刺激時,孩子語言發育情況自然也會緩慢一些。

孩子說話早晚與媽媽有關,這兩類媽媽帶的娃,說話都比較晚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最好能多跟孩子說說話,讓一些明確的信息儘早儲存進孩子的大腦中,比如在日常中媽媽可以告訴孩子"我是媽媽",緩慢重複多次的給孩子教,孩子大腦受到語言的刺激也會使寶寶自然而然的開口說話,這對促進寶寶智力發育也是一個很好的鍛鍊。

忽視鍛鍊孩子需求表達

都說母子連心,所以寶寶只要一有什麼需求媽媽第一個就能感受到,所有有些媽媽在孩子還沒有表達出來對某些事物的慾望時,當媽媽的就順利成章的把孩子需要的東西放在了孩子的手邊,雖然孩子還不會說話,但是對於自己想要的東西也能咿咿呀呀的說上一會,這個時候媽媽就不要太過著急的幫孩子解決問題,需要的是媽媽幫助孩子把自己內心的需求表達出來。

孩子說話早晚與媽媽有關,這兩類媽媽帶的娃,說話都比較晚

媽媽不要剝奪了孩子大聲表達出自己需求的機會,所以當孩子想要一個什麼東西的時候,比如孩子咿咿呀呀想喝水,媽媽不要馬上就拿著水杯來給孩子喂水,而是要引導孩子說出"水",想要寶寶儘早的開口說話,父母就一定要給寶寶創造更多的說話機會,更不要剝奪孩子表達自己需求的權利。

孩子說話早晚與媽媽有關,這兩類媽媽帶的娃,說話都比較晚

最後,家長在教孩子說話的時候,可以多給孩子唱一些兒歌或者節奏感鮮明的詩詞、句子等,這種朗朗上口的語言能夠刺激寶寶的口語表達慾望,並且給寶寶說話時家長的語速一定要慢一些,口齒也要更加的清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