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身價!中國院士“焊工”甘居陋室,卻為我國航母立下不世之功

千億身價!中國院士“焊工”甘居陋室,卻為我國航母立下不世之功

4月12日,我國舉行了盛大的海上閱兵,以遼寧艦為首的48艘軍艦,75架戰機以及一萬多名官兵在南海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氣勢非常的宏偉壯觀,我們為擁有如此強大的海軍而感到驕傲自豪。但是,在我們歡呼和慶祝的同時,我們絕不能忘記一群悄悄奉獻在他們身後的人。

千億身價!中國院士“焊工”甘居陋室,卻為我國航母立下不世之功

今天,我們要講的是“90後”院士潘際鑾的故事,他為遼寧艦艇和國內航母的建設作出了巨大貢獻。他一生中只做過一件事,但他把這件事做得出神入化。它被稱為中國最強的焊工。這些科研成果創造了千億美元的價值,在中國航母、高鐵和核電站的發展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千億身價!中國院士“焊工”甘居陋室,卻為我國航母立下不世之功

就是這樣一位91歲高齡的老人,如今依然奮戰在科研的第一線。據中國石化新聞網報道,4月9日,“中國煉油化工集團烏建公司設立了潘際鑾院士工作站”,潘際鑾院士將繼續為我國煉油工程做出貢獻。

對於一個經歷過抗日戰爭的人來說,潘際鑾院士深刻體會到了中國貧困和衰弱的積澱。如果他們不能用他們學到的東西來改變中國,那將是他們畢生的遺憾。在那個各種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中國的一切都需要自己開發,潘際鑾院士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中國焊接領域的奠基人。

千億身價!中國院士“焊工”甘居陋室,卻為我國航母立下不世之功

儘管一項微不足道的焊接技術看似簡單,但卻很難操作。作為清華大學焊接專業的奠基人,潘際鑾院士帶領的團隊解決了國內許多重大工程建設中的關鍵技術問題。我國第一條高鐵的建設,我國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站的建設,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的建造,都留下了潘際鑾院士的足跡。

雖然科研成果創造了千億的價值,但是潘際鑾院士仍然是一個非常節儉的人,至今依然住在清華大學老舊的宿舍樓裡,平常出門以自行車代步,毫無院士的架勢,91歲高齡堅持學術,每天照常出現在實驗室裡,甘居陋室卻心繫天下。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我不知道潘際鑾院士可以為中國的焊接場消散多少熱量,但他的貢獻將永遠被我們銘記。

千億身價!中國院士“焊工”甘居陋室,卻為我國航母立下不世之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