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媽,結婚後我不會讓她和我們同住,別到時候哭哭鬧鬧”

之前是婆婆的天下,婆婆說一不二,現在反過來了,現在是兒媳婦兒的天下,兒媳婦兒說往東,婆婆不敢往西

同事小張是出了名的暴脾氣,一大早就跟我們說了

“你們知道嗎,我們剛訂婚沒幾天他媽媽就提出婚後和我們住一起的這個想法了,真是氣人啊!是你兒子買的房子沒錯,但是,我就是不喜歡和你住一起,你能怎麼辦”

“然後呢,事情處理的怎麼樣了”

“我懶得直接和她說,我讓她兒子跟她說了,婚後我不同意住一起,除非這婚不結了,再另娶一個兒媳婦兒,你們愛怎麼住怎麼住”

“厲害了您哪,這暴脾氣”

“這不是脾氣不脾氣的事,是原則,先小人後君子,別到時候她就哭哭鬧鬧”

看來小張的做法還是挺明智的啊,先小人,後君子

“告訴你媽,結婚後我不會讓她和我們同住,別到時候哭哭鬧鬧”


網友@到逼迫:當初我結婚,除了要了個不大的鑽戒(2、30分,我覺得結婚戒指必須要有,一種象徵),沒要彩禮、沒要首飾、不拍婚紗也不辦喜宴,這些都是我跟我老公商量好的,我對他最認真的一個要求,就是不要跟父母住,當然這也得到了他極大的支持。

現在婚後若干年了,我們一家六口人相處的很融洽。公婆一直都對我很好,我前段時間生病在家休息,都是他們來照顧我的多。有自家親戚背後說還不如住一起呢,有個照應回家也能吃口現成的。但我始終堅信一條:遠香近臭。絕壁是真理。

網友@都安排:如果有條件,一定不要。

1,新夫妻都沒有和對方父母一起生活過,即便沒有不愉快,也會某些時候覺得拘束,總歸不如兩人單過自由。

2,我就沒見過媳婦能和婆婆處好的。但凡說很好的,我都視為浪漫滿嘴的跑火車,或者是無奈認命的麻木狀態。

3,北方有不少父母願意跟女兒過,有一定道理。俗話說丈母孃看女婿越看越歡喜,且男的一般神經比較大條,容易和丈母處好。

“告訴你媽,結婚後我不會讓她和我們同住,別到時候哭哭鬧鬧”


4,即便是丈母丈人要跟女兒過,也等大家都上了年紀再說吧。年輕輕的小夫妻,還是單過最好。

5,綜上,所以新婚夫妻還是要單過。

網友@大翻盤軍【1“:”我現在就面臨這樣的問題,和老公在一個城市定居,公婆在老家,然後最近婆婆一直在給我吹耳邊風,那意思是以後一旦你們結婚房子裝修好我們是一定要跟你們一起住的,一旦我不予肯定的回應,她就表現的很失落。

說心裡話,是不太想一起住,一是婆婆還好,公公在家覺得很不方便,用一個衛生間,再就是以後夏天的時候洗完澡都不能出臥室門了;二是真的很多習慣不一樣,生活習慣,家庭相處習慣,老公是習慣了,我是真心不習慣,他們家是父母整天在兒女面前擺出一副教育你的樣子,嘮叨著,你還得必須聽著,我們家時那種相對民主的作風,我和父母之間是比較民主的,平時開個玩笑什麼的都可以,上次公婆過來住了一段時間,晚上11點了,看了一天的房子特別的累,第二天我和老公還要上班,然後公公非要開會討論,其實大家心裡都有數了,他自己又要闡述一遍重複過次的話,別人還不能插嘴,真心不習慣呀。

但是回頭想一想,站在老公的角度,都是父母,也希望他的父母可以開心,不希望他為難,可是可是》。。。。。真的好糾結的說。

網友@打敗哦:千萬別。。

不管跟哪一邊的父母。。

“告訴你媽,結婚後我不會讓她和我們同住,別到時候哭哭鬧鬧”


原理很簡單。。

人越少,事兒越少。

網友@到後普:那個“著名”的心理學家吳迪說得好:最好的婆媳關係,就是沒有關係。別指望你待她一分好,對方就會待你一分好,。過自己的日子,減少這種接觸機會吧~~

網友@帶?:我寧願繼續住著又小又舊的老房子,出資給公婆買一套更大更好的新房子住,哪怕就住對門,也不願意跟他們住一起。跟自己爹媽住一起(例如每次回家探親那幾天)都容易起摩擦,更別說跟不是自己爹媽的公婆住了。

網友@對該國:我連老公都不想一起住…

更別提婆婆了

......

看了網友們的經驗之談,婚後千萬別和父母公婆同住,脫離父母,好好生活,當然,當他們老了,需要你們照顧的時候,這時候就要接過來一起住啦

你們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