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說,掌握“四個問題”作文法,應試作文只是小菜一碟

語文老師說,掌握“四個問題”作文法,應試作文只是小菜一碟

此稱呼,乃語文老師首次也。憶之,敬之。

高中時,痴迷於閱讀;曾經自詡,要覽遍天下書籍,現今想來,幼稚無知,卻也被當時的志向(只是志向)所感動。當然,我們今天不談閱讀,我們談作文。既然好閱讀,作文自然不會差到哪裡去。也因為作文,高三時候,還發生一件有趣又無知的事,現在莫名憶起,就先拉出來和大家聊一聊。

語文老師說,掌握“四個問題”作文法,應試作文只是小菜一碟

頗有當年蘇軾遺風

記得彼時,同學們特別喜歡一本雜誌,叫做《萌芽》,一本出賣了年齡的雜誌。雜誌本身就頗有魅力(不是打廣告,畢竟現在都沒有翻閱了),更何況,當年,由該雜誌主辦的新概念作文大賽,更是風靡校園內外。大賽推出了韓寒、郭敬明、張悅然等一大批青年作家,讓學生們津津樂道。韓寒的數學最多才考20分?那些所有像我一樣,痴想成為作家的學生,都為自己不學數學,偷偷摸摸地找了一個藉口。

好了,閒話少說。再回到今天的話題,寫作文。

說到寫作文,還得要說《萌芽》。這本雜誌,當時讀下來之後的第一個感覺就是:語言優美,卻雲裡霧裡不知所云。什麼是好作文?自己認為《萌芽》裡面的文章就是好作文!於是乎,開始模仿裡面的作文語言,模仿作文立意。覺得語言優美,不知所云,讓老師“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的作文才是好作文。

結果,信心滿滿地把作文交上去,老師批改發下來,打開一看,評語傷人:華而不實,不知所云。

語文老師說,掌握“四個問題”作文法,應試作文只是小菜一碟

在靚麗的線條,繞成一團,無法解開,也是枉然

當時,教授我們語文的是一位老太太,特別有耐心。我就找到了我們的語文老師,鞠了一個躬,“老師您看,我這作文......”

“哎呀,你這寫個啥啊?”語文是北方人,“你看你,狗不是狗,貓不是貓的,寫個啥啊。”

我心裡暗笑老師的迂,覺得她真是“有眼無珠”了,甚至還覺得“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老師肯定沒有讀過《萌芽》,真是學識淺陋。

語文老師說,掌握“四個問題”作文法,應試作文只是小菜一碟

“您看,我這作文吶......”

沒有聽我解釋,老師打斷了我:

“你要投稿啊,我把你批改,你要把它當做考場作文兒,門兒都沒有!”

我謙謙卑卑地出來,心裡著實不服氣。

“啥是考試作文兒啊,考試作文兒不能投稿兒嗎?”我心裡暗暗和老師較勁,覺得在語文老師這裡,真是“屈才”。

後來,期末考,一看題目,心裡樂開了花:這篇作文用得上。我就不相信了,此地不識才,自有識才處。我把作文原封不動地謄寫上去。心想,等其他語文老師把我批閱後,拿個年級最高分嚇嚇我們語文老師。想著語文老師綠著臉的模樣,沾沾自喜,捂著嘴笑了。

試卷發下來了,我先翻開我的作文,50分的滿分作文,我的作文34分。紅色的評語,內容和語文老師的幾乎一樣:語言優美,不知所云。字跡歪歪扭扭,絕不是我們語文老師的評價。

心裡咯噔一下,對自己虛了三分。

後來,語文老師找到我,把我批閱作文的時候說:

一篇文章,閱卷老師基本上30秒鐘就給出分數,請問,你雲裡霧裡,主旨不清,寫什麼都不知道,怎麼可能得高分?

一篇作文就30秒鐘?天吶,我驚出一身冷汗。在那個消息閉塞的年代,還真不知道這樣的內幕。但是,從那以後,我再也不敢雲裡霧裡的寫作文了。在語文老師的指導下,我弄懂了“四個問題”作文法(這個稱呼是語文老師定下來的,就暫時這樣用了)。她說,寫作文,一定要逼問自己自己四個問題,才能罷休:

第一、我這篇文章寫什麼,即要告訴閱卷老師什麼?

第二、我這篇文章怎麼寫,寫記敘文還是議論文?

第三、如何佈局?要小標題式,還是書信體式?

第四、為了便於把我想要表達的觀點表達清楚,我要選取什麼樣的素材?是人還是物?是景還是情?

語文老師說,掌握“四個問題”作文法,應試作文只是小菜一碟

四個問題作文法

最後,語文老師告訴我,只要把這四個問題弄清晰了,應試作文也就不愁了。而我在以後的寫作生涯中,按照語文老師所說,覺得作文還真就是那麼回事。

大家看到這裡,一定會覺得“吹牛是可以的,把牛都吹上天了就不可以原諒了”。

為了更方便大家對上面四個的理解,我們就今天這篇文章進行分析。當然,分析之前,還要慎重地和大家說一聲,我們現在是講應試作文,應試作文的題目必須簡短有力,必須凝練傳神,至於老師的題目那麼長,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為了激發大家的閱讀興趣,還有就是,這篇文章,不是應試作文!大家在寫作文的時候,題目,千萬不能這樣寫。

語文老師說,掌握“四個問題”作文法,應試作文只是小菜一碟

花香蝶自來,題好一半文

再次言歸正傳,我們一起分析這篇文章。

思考一:這篇文章寫什麼?要傳遞給大傢什麼信息?

答案:要告訴大家“寫作文前應該逼問自己四個問題”(四個問題作文法),希望大家更能夠得心應手地寫好作文。

思考二:這篇文章怎麼寫,寫記敘文還是議論文?

答案:嚴格意義上講,這篇文章是四不像,如果是應試作文,估計會有“文體不明”的評語。如果寬鬆一點來講,文章先講述故事,再告訴大家道理,應該屬於記敘文。

思考三:如何佈局?要小標題式,還是書信體式?

答案:二者都沒有采用,文章運用最常用的寫作格局,即先說事,後以理總結。

思考四:為了便於把我想要表達的觀點表達清楚,我要選取什麼樣的素材?是人還是物?是景還是情?

答案:為了讓大家更明白“四個問題作文法”重要性,採用高中讀書時的真實事件來作為素材加以說明。

我們這樣來分析,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所思考,有所收穫。如果,你覺得這種方法根本不可取,你完全可以運用“四個問題作文法”來辯駁一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