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少年》:這部國產動畫之光真的抄襲了?

十多年前,稱得上是國產動畫的高光時期。

那時候《中華小子》、《虹貓藍兔七俠傳》、《神廚小福貴》、《哪吒傳奇》等立意新穎、製作精良的國產動畫出現 ,不僅讓中國動畫產業迎來了繁榮鼎盛的春天,更讓我們的童年都變的充實而美滿。

今年要推薦的作品同屬那個璀璨年代,這部作品除了製作精良、人物飽滿、劇情考究外,更蘊含著關於圍棋精神、哲學思辨、家國情懷的崇高立意。

這部作品就是《圍棋少年》。

《圍棋少年》:這部國產動畫之光真的抄襲了?

不得不說,這部作品堪稱一代人的青春印記。

即使到了現在,每當聽到《圍棋少年》的主題曲、每當社會掀起關於圍棋的討論爭議,我都會想起當年自己坐在電視機前翹首以待的場景。

那是我一去不復返的童年,幸虧有它的陪伴 。

縱然該作沒有花哨的動作、炫麗的特效以及扣人心絃的人物命運,但僅憑江流兒端坐在棋局前,屏氣凝神、手執棋子,就足以讓我熱血沸騰。

開始我不懂為何下棋會有如此魔力,直到現在我重溫了這部作品才明白。

這看似簡單的一盤棋,其實蘊藏著無數玄機。

《圍棋少年》:這部國產動畫之光真的抄襲了?

很多人都小瞧了它,其實該作在棋局外也有深刻寓意,在情節上該作表面講的是圍棋少年的成長曆程,但實際卻是以圍棋為載體闡述了文化上的思考與交鋒。

這是一種少有的創作形式,借圍棋去展現文化的內核;在這種模式作品不僅展現了中華兒女的家國情懷更讓我們見識了中華民族經久不衰的文化底蘊。

此外該作所融入人生如棋,落子無悔的哲理、世界大同,和諧之美的命題更讓整部作品顯得頗有氣質。

《圍棋少年》:這部國產動畫之光真的抄襲了?

當然作為面向青少年的動畫,成長勵志同樣不可或缺。

在劇情上該劇以神童江流兒的成長為主線,講述了江流兒在成長中遭遇的迷茫、掙扎與自我懷疑,最後憑著自己的不懈努力走向了成功。

江流兒的經歷本身就是不斷探尋求索的過程。

縱然在圍棋方面他擁有極大天賦,但因父親含冤讓他始終無法放下仇恨,在這種情況下圍棋對他而言就成了武器,為了輸贏可以不擇手段的武器。

在這個過程中他更是被壞人利用、傷害了朋友更辱沒了圍棋精神。

幸好在這個迷茫的過程中他遇到了圓德大師、林心誠等人,他們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讓江流兒真正認識了圍棋、由此才讓他走上了正途。

《圍棋少年》:這部國產動畫之光真的抄襲了?

除了江流兒的角色塑造,其他角色性格也十分鮮明。

如與江流兒亦敵亦友的黑木,不得不說這是少有血肉鮮明的“反派角色”。

在劇中縱然黑木同樣揹負仇恨、看重輸贏,但他卻始終有自己的底線跟禁區,在他心中圍棋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所以他絕不允許採用卑劣的手段去贏得比賽。

雖然黑木在劇中算是江流兒最大的敵手,但兩人卻始終是瑜亮間的關係;兩人棋逢對手、惺惺相惜,奈何立場不同讓兩人迫不得已走到了對立面。

這種角色塑造最成功的地方在於,他讓我們知道即使反派也有自己的掙扎與困惑,以及在大時代背景下的身不由己。

《圍棋少年》:這部國產動畫之光真的抄襲了?

此外劇中配角也不是依附主角的玩偶,而是有血有肉的個體。

如俠義正直的妖刀王,就算遭受陷害也要為國盡忠;如不甘女兒身的方百花,打破封建束縛只是證明自己;如棋聖林心誠,為了維護國家尊嚴寧願戰死棋局前。

在這部作品裡,不僅有形形色色的眾生、更有這些為理想、為民族、為熱愛而肝腦塗地的人群;是他們的塑造與陪襯、是他們滿懷正義與熱愛的精神,才讓整部作品散發著璀璨光輝。

也就是這種細微之處見真章,讓《圍棋少年》將理想與熱愛、家國與堅守的主題詮釋的淋漓盡致。

《圍棋少年》:這部國產動畫之光真的抄襲了?

最後該作的結局更是摒棄了俗套的設定。

江流兒與黑木的對決看似是兩個人的交戰,實則是代表國家榮譽的對立;但結局並沒有將輸贏當作落腳點,而是讓主題昇華到了另一個層面。

當江流兒參悟出天地大同的招式取得勝利,黑木要剖腹卻被他阻止了;其實兩人之間相差的不是能力,而是是否擁有不在意輸贏的胸襟。

而江流兒所體現的就是真正的大國胸襟。

最後兩人五年之約,更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天地大同”。

《圍棋少年》:這部國產動畫之光真的抄襲了?

當然在備受讚譽的同時該作也經歷了不少爭議。

其中最具爭議的就是該作有抄《棋魂》的嫌疑。

實際上兩部作品只是題材相同而已。

除了題材,無論情節架構、時代背景以及所探討的主題上兩者都有根本差異。

如《棋魂》的劇情多設定在校園裡,而它所闡述的主題多是友情、熱血與勵志相關,而《圍棋少年》卻將劇情設在了江湖裡,其闡述的主題則是圍繞著時代背景下個人的成長跟家國情懷方面。

很明顯兩部作品表達的就是不同主題,說抄襲當真滑稽。

《圍棋少年》:這部國產動畫之光真的抄襲了?

另外棋路的不專業性也曾令其飽受爭議。

縱然該作找來薛至誠參當圍棋顧問,但由於一些路數上的推算失誤、以及劇情製作上的取捨,最後都導致了作品在細枝末節上的不嚴謹。

但這也是情有可原的事情,說到底這只是一部動畫片而非紀錄片。

而作為一部動畫片,相較要求它專業似乎普及圍棋才更有意義。

而對於普及圍棋該作也確實做到了,《圍棋少年》一經播放便在當時引發了青少年學習圍棋熱潮,由此讓很多青少年愛上了圍棋。

《圍棋少年》:這部國產動畫之光真的抄襲了?

最後我想說我喜歡這部作品,更喜歡那個造就了它的時代。

在那個時代我們甚至無需租借碟片,只需放學後將頻道播轉至中央臺,然後靜靜等待著動畫城音樂的響起。

但懷念過去不代表厭惡今天,國產動畫走到今天有太多因素在裡面;另外相較前些年的沒落,這幾年的國產動畫大有復甦之跡象。

尤其是近年國產動畫出現了《一人之下》、《狐妖小紅娘》、《天行九歌》、《魔道祖師》等佳作,更讓我看到了國產動畫的無限潛力。

所以我相信,終有一天國產動畫將重塑昔日之高光。

而那一天,離我們已然不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