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打鬧鬧!誰是國際亂局幕後“黑手”?

導讀

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迥異的國家,經濟上有可能存在共同的利益;同樣,搞經濟冷戰的國家在制衡他國上又可能有著共同的目標,這就使得未來的國際大格局呈現合縱連橫的特徵。


打打鬧鬧!誰是國際亂局幕後“黑手”?


1

國際風雲多變

特朗普和金正恩河內會晤高調開始,草草結束,特朗普宣稱未達成協議皆因朝方要求美方取消所有對朝制裁,朝方才會願意滿足美方提出的無核化要求中的大部分條件,但美方無法同意在此情況下放棄所有對朝制裁。

不過,朝鮮代表團在3月1日深夜突然召集記者舉行的發佈會中反駁了特朗普的說法。朝方稱並未要求全面解除所有對朝制裁,而是要求解除涉及民生領域的幾項主要對朝制裁內容。

但不管怎麼說,美朝雙方尚無信任,仍存分歧。雙方角力與博弈仍將持續。

就在美朝首腦會晤同期,始於2月14日的印巴衝突明顯升級。2月27日,巴基斯坦空軍越過克什米爾印方實控線進行轟炸並與印度空軍交火,2架印度空軍戰機被擊落,1名飛行員被俘。

就在世界擔憂印巴衝突繼續升級之時,巴基斯坦官員3月1日將被俘的印度飛行員帶到與印度接壤的一個邊境口岸進行交接,以實際行動釋放了希望避免與印全面衝突的“和平姿態”。

除此之外,中美貿易摩擦一波三折,中加關係因孟晚舟事件也頓生波折,都尚在局中,猶存各種變數。

如此,鬧鬧合合,起起伏伏,國際局勢撲朔迷離,亂象紛呈。有人在評論印巴衝突時就說,這“再次驗證國際關係的不可預測和全局影響”。


打打鬧鬧!誰是國際亂局幕後“黑手”?


2

四大幕後推手

在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今天,國際亂局卻大肆上演,為何?

其實,正是源於經濟及發展的力量,出現了國際秩序上的失衡與斷裂,才引爆了衝突。概括起來,導演國際亂局的因素有如下四大主因。

國家力量

自這個世界誕生以來,不管是動物界還是植物界,也不管是人類還是生物,都遵循著叢林法則。

自前蘇聯瓦解,冷戰結束,美國一國獨大,生產能力、消費能力、軍事實力、貨幣體系都傲視全球。國家力量賦予了美國足夠的底氣,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說打誰就打誰。

伊拉克薩達姆在兩伊戰爭初始階段是受美國扶持的,待伊拉克與伊朗勢均力敵的時候,美國撒手不管,美國要的是中東地區兩伊的平衡,分而治之才能在中東擁有話語權,“統治”中東。

然而,待薩達姆坐大,妄圖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出兵吞併科威特時,挑戰了美國人的價值觀,於是,老布什一揮手,盟國有錢出錢,有兵出兵,並經聯合國允許,發兵科威特,一鼓作氣將薩達姆趕回伊拉克老家。

進而,9·11事件又給了美國繼續出兵的理由,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美國先是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接著推翻薩達姆政權,隨後又設法顛覆卡扎菲政權,最後又盯上了敘利亞巴沙爾政權,現在的目標是伊朗。

如此一來,整個中東地區亂成了一鍋粥。有戰爭的地方就有武器裝備的需求,這樣美國在控制中東的同時,其軍備出售不斷地找到下家。強大的國力成為美國熱衷製造戰亂的倚仗。

經濟發展

發展經濟乃一國之本,它有可能引起或化解戰爭。

在軍事、價值理念上,德國對美國如同孩子對母親般地依賴,美國被視為德國的“解放者”、“保護神”。但是,不管德國曾經把美國看得有多親,特朗普搞逆全球化,美德就沒法做朋友。

不管德國對中國防範心有多重,中國堅持經濟全球化,中德就成不了敵人。畢竟,德國經濟高度依賴中美,大眾3/5、奧迪2/3、寶馬1/4、奔馳1/5的車輛銷到中國,其中有1/5的寶馬和戴姆勒在美國生產,“兩頭大象打架,倒黴的是草坪”。

面對美國貿易戰壓力,德國國內一些政客打著禍水東引的算盤,頻頻到華盛頓走穴,希望拉盟友共同“捍衛民主”,結成對付中國的統一戰線。但特朗普對德國的遊說無動於衷,反而無差別地對德國打出鋼鋁加稅措施,德國一下心就涼了,所以寄希望於中國“頂住”,以致中美兩大巨人經貿角力,鉚足勁給中國打氣的——居然是德意志。

一度,中美在臺面上勢同水火,中德卻在臺下眉來眼去,兩國貿易生意火熱。眼看中德曖昧,特朗普就曾在北約峰會上大罵德國是“叛徒”,美歐幾乎要鬧崩了。

世界變化太快,好戲還在後頭。

新的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

先進的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總是碾壓落後的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

儘管長期以來,朝鮮奉行先軍政策,曾執念於擁核自保,但作為大國地緣政治的“中間地帶”,經濟上又與現代社會斷裂,終究難以通過封閉國門來搞好自身建設。

美國憑藉先進的生產方式以及建立於此的國家競爭優勢,終究是促成今日朝美會談的核心要素。

突破與平衡

若一方發展突破原有邊界,會造成對比力量的失衡,亂局隨之而生。

就中東局部而言,當年小布什絞殺薩達姆,犯下了一個無法彌補的戰略性錯誤,那就是破壞了中東的宗教勢力平衡,原來遜尼派執政的伊拉克變成什葉派執政,可以說,美國親手扶持了親伊朗的伊拉克政權,兩伊因宗教信仰趨同握手言和,什葉派勢力連成一片。

遜尼派勢力與什葉派勢力亟需再平衡,再平衡的過程就是動盪加劇的過程。美國大兵從伊拉克撤走以後,遜尼派厲兵秣馬,十年後東山再起,以伊斯蘭國號令天下,風雲突變,殺人無數,世界為之震驚。

就全球層面而言,自蘇美爭霸終結,美國成為全球單極一霸,世界經濟中心、世界金融中心、世界科技中心、世界教育中心、世界文化中心、世界通用語言中心都聚集到了美國。

強大的美國還懼怕中俄趕上,對中國遏制,對俄羅斯圍困,倒逼中俄聯手走上“再平衡”之路——在中東,蘇聯的勢力範圍伊朗、敘利亞、黎巴嫩,外加倒向伊朗的伊拉克政權和也門胡塞武裝,都成了俄羅斯的盟友,俄羅斯開始秀肌肉了,要在敘利亞這一戰略要地打下楔子,建立以什葉派執政國家的統一陣線,與親美的遜尼派勢力相抗衡,新瓶裝舊酒,背後還是美俄兩分“天下”。

俄羅斯在中東動武,中國則在亞太線上提供支援。超強力量打破平衡,構成點燃火藥桶的禍首。

綜上,國家力量、經濟發展、新的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突破與平衡決定著當今世界上的鬧劇與亂局,使得國家之間的政治關係與經濟關係相背離,政治冷經濟卻熱,或者經濟冷但政治熱,也使得國家之間是敵是友分不清楚,在這件事情上是敵,在那件事情上就可能是友,上一刻還是朋友,下一刻就可能變成敵人。

由此國際政壇上的“兩面人”、“腳踩兩隻船”的人將會特別多。德國默克爾如此,印度莫迪亦如此。

印度國土面積、人口、科技發展水平,南亞領先,素有掌控南亞、輻射周邊和躋身一流的大國志氣。

不過,中國的亞太影響力與日俱增,尤其是中國提出互聯互通設想,與其“區內聯通計劃”頗為“對抗”,故而莫迪將“東進”作為一種配合美國亞太平衡戰略的手段,尋求與美國相互借力制衡中國,這就有了美印反恐反海盜聯合軍演、洞朗駐軍等防華制華動作。

但特朗普不講情面,對印太陽能項目增稅,莫迪反而從印中經濟互動中看到了新機會,所以下調中國商品的進口關稅,中印露出重歸於好的態勢。


打打鬧鬧!誰是國際亂局幕後“黑手”?


3

國際大格局

進一步分析,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迥異的國家,經濟上有可能存在共同的利益;同樣,搞經濟冷戰的國家在制衡他國上又可能有著共同的目標,這就使得未來的國際大格局呈現合縱連橫的特徵。

合縱連橫與曾經是敵還是友的歷史無關,而是受制於上述四個維度,而這四個維度處於動態變化之中,這預示著合縱連橫的具體內容也將不斷變化。不過,無論如何變化,都將指向以下大勢。

傳統秩序將逐漸瓦解

雖然西方“精英俱樂部”統治世界的秩序尚未根本撼動,不過,伴隨更多的亞非拉國家興起及相互組合,西方國際秩序終將壽終正寢。

國家之間將締結新型的網格關係

科技的進步、互聯網絡的普及、世界的e化和全球化,外加合縱連橫將演變成某種“超國家規則”,國家在縱橫捭闔之中將編織相互盤根錯節、枝蔓交織、無所不及、又不輕易撕破的“國家網”。

共同參與全球治理

新的國際秩序和國家網格關係下,世界不再是強國的競技場,每個國家都將自覺不自覺地加入到共建、共治、共享、共進、共贏的洪流之中,人類自我治理也將找到公正、合理、有效的新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