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杜鵑應該這樣養,才能開花不斷~

雖說現在已經到了春天,可最近的天氣仍忽冷忽熱,湖北地區也一直陰雨連綿。這不!已經連續下了一個多月的雨了,不僅人快“發黴”了,就連家裡的花草也是跟著遭殃啊。特別是這種難養的植物——杜鵑花,更是需要小心謹慎!所以說為了避免家裡的杜鵑出現黃葉、爛根、萎蔫等現象,小植今天就來給大家說一說,碰到反覆無常的天氣,杜鵑應該怎麼養?

一、葉子發黃的原因

家有杜鵑應該這樣養,才能開花不斷~

1.溫度影響

杜鵑花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5℃,最低溫度在10℃以上才能安然無恙。但像現在這種多變天氣,如果不能及時移到室內或有冷風直吹,杜鵑就會容易受到凍害,導致黃葉,嚴重時還會枯黃而死。所以,儘量將室溫控制在10℃左右,平時放在向陽處,降溫的時候移至室內。

2.土壤偏鹼

由於大多數地區土壤及水中含鹽鹼較多,而杜鵑花需要生長在偏酸的環境下,再加上如果水中缺少可溶性的鐵元素,杜鵑花就容易出現黃葉的現象,最好的解決辦法是向土壤中加入硫酸亞鐵溶液或顆粒,也可以在它生長期間經常澆礬肥水。這樣既能補充鐵元素,又能讓土壤變得偏酸,一舉兩得。

3.光照不當

家有杜鵑應該這樣養,才能開花不斷~

杜鵑花喜歡涼爽陰涼的生長環境,若將喜陽光的花卉長期放在蔽蔭處或光線不足的地方,就會導致枝葉徒長,葉薄而黃,不開花或很少開花。另外一點就是,如果光照過強,也會導致杜鵑花枝葉徒長,葉片薄而黃,不開花甚至開花少,這時候就需要及時的把杜鵑花移到向陽處或者背陰處來栽培,最好是給杜鵑花一個固定的曬太陽的時間。

4.澆水過多

盆土如果長期過溼,就會造成土中缺氧,使部分鬚根腐爛,阻礙正常呼吸和水分養分的吸收,引起葉片變黃脫落。受害後先是嫩葉變成淡黃色,繼而老葉也漸漸發黃,應立即控制澆水,暫停施肥,並經常鬆土,使土壤通氣良好。

5.乾旱脫水

有養護經驗的花友應該知道,養花最忌漏澆水或長期澆半腰水,即上溼下幹。嚴重影響養分吸收,也會導致葉色暗淡無光澤,葉片萎蔫下垂。一旦發現這種情況需少量澆水並噴水,使它逐漸復原後再轉入正常澆水。

二、如何防止黃葉

家有杜鵑應該這樣養,才能開花不斷~

其實要完全防止杜鵑花出現黃葉現象是比較困難的,但是我們可以儘量給杜鵑花提供一個合適的生長環境,來降低它黃葉的可能性。除了上面說的幾點以外,還需要注意兩點:一是要及時換盆,每兩年換盆一次,通常只需要換掉1/3的土壤即可,既能夠更新土壤當中的養分,又能避免土壤環境變化過大,影響植株生長;二是要及時對病枝、弱枝進行修剪,不僅能促進植株的生長,還可以保證株形完美,枝條分佈合理。

三、怎樣開花不斷

家有杜鵑應該這樣養,才能開花不斷~

土壤:想讓杜鵑開花不斷,那麼最好用微酸性疏鬆土。雖說園土也可以種植,但是效果沒有疏鬆土好,根鬚不容易生長吸收養分。

水份:杜鵑花不能缺水,需經常的澆水,不然就會乾枯,落葉,一般春秋天三天一次水,夏天基本天天要澆水,早晚澆水和通風,冬天一個星期一次就差不多了。

光照:杜鵑花要想開花的話,光照是少不了的,春天和秋天就放外面露養,讓它盡情的光照,夏天需要給它適當的遮陰。

溫度:杜鵑花喜溫,怕熱,挺耐寒的,不過冬天也要放室內,不然太冷葉子也會枯掉。

肥料:春秋季節多上覆合肥和磷肥就能使它開花不斷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