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離奧斯卡到底還有多遠?

中國電影離奧斯卡到底還有多遠?

不求評得牛逼,只求吐得開心,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羞羞的影評》,我是小瓶子,這一年的奧斯卡又落下帷幕,依舊沒有中國人的份兒,這個獎項到現在已經是第91屆了,很多人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為何我們總是跟這個電影屆的大獎失之交臂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要首先回顧一下中國參加奧斯卡的整個歷史。

中國電影離奧斯卡到底還有多遠?

在1984年,吳天明導演的電影《人生》報名參加奧斯卡電影金像獎最佳外語片評選,這是中國內地電影第一次去敲奧斯卡的大門,在1988年,有一部講述溥儀皇帝跌宕起伏一生的電影,在第6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風光無限,斬獲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在內的9個獎項,這部電影叫《末代皇帝》。有人問了,這麼轟動的大事,為啥在主流媒體上很少聽到呢?即便這是1988年的片子,到現在也能每逢奧斯卡就吹一波啊,其實吧,這個《末代皇帝》雖然講的是中國故事,但這部電影是三個國家合拍的,導演貝納爾多·貝託魯奇是意大利人,劇組主創也大多來自外國,這部電影居然在國外大受歡迎,在國內卻沒撲騰出什麼水花,內地觀眾對它並不感冒,不過末代皇帝中的兩位女演員陳沖和鄔君梅卻受益不小,她們倆從此在好萊塢大展拳腳,陳沖更是成為第一個登上奧斯卡舞臺的華人女演員。

中國電影離奧斯卡到底還有多遠?

中國電影離奧斯卡到底還有多遠?

1988年同年,張藝謀導演的代表作《紅高梁》就被選送參加奧斯卡外語的評選,這是張藝謀的名字第一次與奧斯卡掛上鉤。1991年,老謀子的《菊豆》成功獲得了奧斯卡外語片的提名。一年之後,《大紅燈籠高高掛》再度入圍,兩部片子都是講述家庭倫理故事,很有中國特色,電影都鮮明展示了張氏獨特的美學,但最終也只是入圍而已,並沒有獲獎。

中國電影離奧斯卡到底還有多遠?

而在1994年,有兩部華語電影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分別是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和李安導演的《喜宴》,這兩部電影都獲得了提名,其中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創造了華語電影的新巔峰,獲得了國內外各大獎項,幾乎橫掃歐洲各大電影節1993年得了金棕櫚獎,94年又得了金球獎,在歐洲風無限的《霸王別姬》被認為最有希望登上奧斯卡的提名的!然而這一部征服了國內外觀眾的電影,卻沒有徵服奧斯卡的心,1995年李安導演的電影《飲食男女》再度入圍,然而一次次入圍卻一次次錯過,華語電影始終沒有嚐到奧斯卡的甜頭。

中國電影離奧斯卡到底還有多遠?

中國電影離奧斯卡到底還有多遠?

直到2001年,轉機終於來了,那就是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臥虎藏龍》的成功給整個華語電影屆打了一針興奮劑,大家都興奮地要步其後塵,但是卻得出了一個粗糙的結論,那就是大家都覺得奧斯卡評委喜歡中國武術,所以2002年我們選送的就是張藝謀的《英雄》,接著是《十面埋伏》啊《無極》啊《滿城盡帶黃金甲》啊,清一色都是武俠片,但後面幾個連入圍都入圍不了,張藝謀那叫一個憋屈啊,於是換了個《金陵十三釵》,這片子夠國際化視野了吧!還專門請來了好萊塢著名演員克里斯蒂安·貝爾出演男主角,但只可惜《金陵十三釵》連提名的資格都沒有拿到,張藝謀都徹底懵逼了,這他媽是玩我呢!

中國電影離奧斯卡到底還有多遠?

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和《1942》也是劍指奧斯卡卻最終遭到了冷遇,於是最近幾年,我們的華語電影與奧斯卡的距離似乎越來越遠,而且選送的片子別說拿給老外了,自己都覺得底氣不足差強人意,2015年是《滾蛋吧!腫瘤君》,2016年是黃曉明的《大唐玄奘》,2017年是《戰狼2》,2018年是《邪不壓正》,這下子不是奧斯卡玩咱們了,咱們自己都跟鬧著玩似的!奧斯卡簡直是虐中國千萬遍,中國在奧斯卡如初戀。

中國電影離奧斯卡到底還有多遠?

中國電影離奧斯卡到底還有多遠?

每年都要提交一部自認為很好的片子去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但迄今為止華語電影中總共只有7部電影入圍,於是話說回來呀,到底什麼樣的電影才能入得了奧斯卡的法眼呢?縱觀過往奧斯卡外語片的獲獎者,可以看出評審們喜歡傳統敘事,但在傳統敘事的基礎上有一點點心新意,不能是徹底的歐式的東西,而且在故事上,其實更青睞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運和困惑,而且要有濃厚的當地色彩,我們入圍後的7部華語電影就很符合這樣的標準。而且更重要的是,奧斯卡青睞的電影故事性和藝術性必須都要兼顧,二者缺一不可,說白了,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要是有個標準的話,那肯定就是雅俗共賞,俗人看故事性,雅人看藝術性,但縱觀咱們目前的國產電影,在票房的刺激下,在逐利的沃土上,越來越多的電影會注重商業效應,這種商業效應讓它的藝術水準大打折扣,有的連故事都講不全!所以越來越想撈錢的中國電影,自然在藝術上越走越遠,也就離奧斯卡越來越遠了咯!

中國電影離奧斯卡到底還有多遠?

中國電影離奧斯卡到底還有多遠?

那麼最後還要解決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的華語電影,到底怎麼做才能得到奧斯卡的青睞呢?首先當然要從故事下手,你不能圖快,越是為了要名留青史就越要保護好故事,耐心不要著急,但我覺得這一點,在整天吹票房的大環境下很難操作,即便編劇導演有心,製片方投資方拿錢說事兒,1年的進度就變1天了,所以小瓶子我是對這件事情比較悲觀的,再加上目前國產題材受限越來越大,很多的東西根本都不能拍,百花齊放的條件也不在了,所以我個人覺得大家未來幾年對奧斯卡也別報太大期望了,土壤都是劣質的,你能種出參天大樹麼?除了悲觀的態度,小瓶子我還想說的是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奧斯卡這個獎。

中國電影離奧斯卡到底還有多遠?

其實平時不管是聊天還是在網上發評論,大夥調侃一個人太能演的時候,經常會說奧斯卡欠你一座小金人,可見奧斯卡這三個字對咱們產生了多麼潛移默化的影響,奧斯卡所具備的含金量,確實值得我們努力向它靠近,但其實能不能獲得這個小金人,並不是評判一部電影好壞的唯一標準。眼下最重要的就是靜下心來,把咱們的國產電影做大做強,如果我們有一個影響力能跟奧斯卡媲美的獎,那麼我們的標準也可能就是它的標準了呀!

我是為您羞羞地吐槽影視作品的小瓶子,咱們下期再見咯,拜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