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城:把巡察“觸角”延伸到黨組織“神經末梢”

中國菏澤網消息(記者 鄭華偉 通訊員 梁樹濤 管昶皓 劉考勇)日前,鄆城縣委第五輪巡察第五巡察組在巡察中發現,唐塔街道辦事處三義村黨支部書記杜同林在任職期間濫用職權,擅自違規收取建設基金及村民火化費,用於村委公務支出,涉嫌嚴重違紀,縣紀委給予唐塔街道辦事處三義村原支部書記杜同林嚴重警告處分。隨後,巡察組要求村委立即對該問題進行整改,清退違規收取的費用。

這一問題的發現,得益於鄆城縣探索推進巡察工作向村級黨組織延伸的舉措。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組織建設到哪裡,巡視巡察就跟進到哪裡”的重要指示,根據省、市委關於實現縣區黨委一屆任期內對所轄村級黨組織巡察全覆蓋的要求,鄆城縣積極探索村級黨組織巡察工作方式方法,結合各鄉鎮街區實際情況,主動將巡察監督“探頭”延伸至村居“神經末梢”,把監督“探照燈”架到村居。

截至目前,縣委第五、六輪巡察,採用“巡鄉帶村”方式,已經巡察了14個鄉鎮街道黨(工)委、421個行政村、19個社區,共立案38人、黨紀政務處分8人、移送司法機關2人,預計2020年年初完成對全縣村居巡察全覆蓋的任務。

村級黨組織點多分散,千差萬別,如何實施精準監督,確保巡察質量?

結合村級黨組織實際特點,鄆城縣探索實施“巡鄉帶村”,上下聯動、一體推進的巡察模式。在巡察中,圍繞群眾關切、反映強烈的問題,努力做到群眾反對什麼、痛恨什麼,就重點巡察什麼、糾正什麼。

“打鐵的人”,首先要成為 “鐵打的人”,並且要成為“會打鐵的人”。鄆城縣紀委常委、巡察辦主任張雲星在巡察前期工作準備時說:“巡察干部是特殊崗位上的黨員幹部,面對基層巡察新形勢,必須做到‘文武雙全’”。

發動群眾是提升巡察質量的關鍵因素。

巡察動員會後,鄆城縣要求廣播電視臺在熱門時段滾動播出巡察公告一週;分列三級,製作“專門”巡察公告,每村不少於3張,要求貼在村公告欄等醒目位置並保持至巡察結束;通過村級“大喇叭”、“鄆城巡察”微信公眾號廣泛宣傳,做到巡察工作進村入戶、群眾會議開到村支部、巡察公告全村知曉。

為此,各巡察組採取走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等貼近群眾方式,做到群眾生產生活在哪裡、工作場地就延伸到哪裡,問題關聯到哪裡、巡察瞭解就跟進到哪裡。

村級巡察期間,巡察組共發放民主測評表824份,開展個別談話1390人次,受理信訪舉報87件次,查閱資料3581卷冊,走訪相關單位54家,走訪群眾522人次,共發現重點問題754個,發現村級線索137條涉及137人,徑送51件。

同時,鄆城縣委巡察組採取看筆記、看現場;查會議記錄、查閱村級賬目、查入黨材料、查公開欄公開情況;比對小麥直補情況、比對五保低保情況、比對危房改造情況、比對林業補貼情況、比對扶貧分紅情況;同群眾見面、同相關責任人見面、同包村幹部見面;規範村級談話提綱、規範村級情況報告,“兩看四查五比對,三見面和兩規範”的工作方法,取得了顯著成效。

鄆城縣紀委監委堅持把推動解決問題作為延伸巡察村級黨組織工作的落腳點,對發現的問題,立即進入處理程序,強化巡察成果運用,發揮震懾作用。

“我們要增強巡察工作的探索性、創新性、引領性,系統推進村級巡察全覆蓋,以實實在在的成效贏得群眾點贊和擁護,全力護航鄉村振興戰略。”談及村級巡察工作,鄆城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劉存長這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